• 3779阅读
  • 0回复

诗歌余光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作者:杜忠全 zCM^r <Kr  
\)s3b/oap  
最初是扩音箱溢出的弦歌掀开了青春的序幕,然后在小小的渔村图书室,我那青涩的文艺年华,开始逐着年月浸泡在丰盛又华丽的余式文字里了…… 1 S^'C2/b  
uq]iMz>  
夜灯下与永恒拔河 4g S[D  
Ep,1}Dx  
初中时期,罗大佑谱曲了自弹自唱的《乡愁四韵》,算来是我对台湾现代文学和当代通俗音乐的最初接触了。诗歌诗歌,诗原来是可以拨弦而歌的,不待上大学修《诗经》,我就固执地铸就这般的印象,而那是随着吉他的拨弦音吟哦而出的,喔,余光中的诗作。高中之后,我骑上老旧的自行车,尾随死党穿过车水马龙的繁忙公路,一起钻入闹市边隅的渔村图书室。在飘着淡淡腥气的静谧书香里,我淘寻着为数不多的文艺藏书,总算搜出一册《与永恒拔河》;无论如何,那是仅有的余光中作品了。抽出了翻开书页,歌里听来的余诗,这会儿才终于落实为铅印的竖排字体。回到家是日暮黄昏,而我至今依然记得,自己拎着书把自行车推进家门时的满心喜悦,虽然夜里灯下展读,却不一定参得透余氏的字里乾坤。多次重借之后,我索性把书送交影印店,店小姐接过了随手翻看,接着傻愣愣地说: enWF7`  
=tLU]  
“咦,字很少,很多空白喔!” _dz +2au  
J,MT^B  
…… x0y% \  
aS3P(s L  
《乡愁四韵》的拨弦弹唱和诗集《与永恒拔河》,对我来说,那似乎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是生心理上的新阶段,是打小从未间断聆赏音乐的一种新接触,更是文字阅读的新体验。青春的头端,从无意间飘钻耳际到后来主动接近的现代诗曲乃至流行曲,此后就一路随伴直至自己跨出高中门槛,而同时进行的,则是文艺的阅读。余光中,那是当时天边最耀眼的一颗天狼星,借由音符的引介,《与永恒拔河》成了我最先接触的一册现代诗集。 @+[Y0_  
Bb$S^F(Xq  
明显不同的精神面貌 2pVVoZV.<  
kO /~i  
初读余光中(以及同时如饥似渴地搜读的现代文学作品),直觉它们跟家里的旧书橱翻出来的,那些泛黄又藏着书蠹的新文学旧籍,有着明显不同的新鲜节奏和精神面貌。后来找到散文集《逍遥游》,读着诗人精心锤炼的句子和匠心布置的明快节奏,再想起之前的五四散文,感觉那样的文字就是灵气活现别有一番风致:喔,“下五四的半旗”了再“剪掉散文的辫子”,那是当年诗人振臂高呼的口号和宣言,是自信满满的宣誓,也是文章的标题。读其文,想其人,文字背后那意气风发地撒豆成兵的神情状貌,往往总是跃然纸面;读罢掩卷,犹然叫人倾心: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写出那般神气的文字呢?当时总禁不住要这么想! $%lHj+(  
.N?|t$J  
后来赴台念中文系时,其实我已甩开高中年代所怀抱的文艺梦;回想起山岗上悠悠4年的大学生涯,终究没多少关涉文艺的。但是,就在离家准备远行之际,我却在收拾停当的行囊里塞下两本散文,揣想那熟悉的丰美文字或可填补未知的异乡孤寂。入住宿舍的头一天,发现室友是来自香港的同班同学,话题聊开了,我便从抽屉取出自己随携的书,说:“你看,我带了这个,余光中这可都写你们香港的喔!” .D>A'r8U  
m-Mhf;  
“哦,是呵,”眼神一亮,他二话不说地把手伸出:“借来看看吧,怪想家的……” %D%e:se  
gDUoc*+h  
伴我离家远行的两册余光中散文,那是诗人香港10年写照的《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和稍后的旅游散文《隔水呼渡》。大学4年,前者一直都插在室友的书架上,那样会让他一抬头就望见家乡的河山楼房?我不过问,由它搁着,任窗外春去秋来地季节轮换;毕业分飞前,他终于物归原主。 b}"vI Rz  
<"j"h=tm}  
生活里遇到余光中 [qc6Q:  
+4p2KYO  
后来不管读或不读,我总也在生活里“遇到”余光中。晨昏登山消闲,偶在山顶小庙门外的野地见到草丛钻出的含羞草,脑际窜出的是“迷梦纱/迷梦纱/你是不许摸不许接触的/一个奇迹,哎,一触就关闭”《迷梦纱》;过端午咬着沾黑糖浆的碱水粽,我想到“千年的水鬼唯你成了江神/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江涛/汀芷浦兰流芳到今天”《漂给屈原》;静夜展卷,抬头惊见夜已过半,正动念是否该熄灯就寝,闪过眼前的还是余诗“只要桌灯不拧熄今晚/今晚就依然是今晚/桌灯一熄/就默认梦到了枕畔……”《夜读》;每到重阳或日常喝菊花茶,毫不例外地总在心里重温一遍“你身后,余音袅袅更不绝/煮茶或酿酒,那纯洁/久久流芳在饮者的唇上”《菊颂》。更甚的是,人到江南了,我在周庄拥挤的街市偶一回头,遥见店家妇女与挑担卖菜的江南老妪交易,当即蹦出应景的还是余诗,你看,“比她更古老的是乡音/比乡音更古更古的是乡土/菜根缠绕着乡土/舌根缠绕着乡音/泥土和方言的乡亲是老妪……”《旺角一老妪》。 RMs1{64:  
}J4BxBuV8  
最后是,因为要写作此文,我把藏书里的余光中都“挖掘”出来。大致找齐了揣书到灯下一坐,这摸摸那翻翻,却错觉仿似在随手翻阅一段早已开溜的青涩年华…… -&HoR!af  
.*clY  
links: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164&pg=758&ac=896045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