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89阅读
  • 5回复

天下师表-余正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angya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5
— 本帖被 thinfo 从 余姓名人 移动到本区(2011-09-12) —
$vs],C"pX  
3&hR#;,"X  
余正健,字乾行,号惕斋,赐号孝白。生清顺治末卒康熙五十六年。福建省古田县鹤塘镇路上村人。 x[0T$  
y;b#qUd5a  
"Z.6@ c7  
正健幼年家贫而好学求上进,入塾就读,聪敏过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考取县学第一名,康熙二十五年乡试解元,翌年连捷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康熙四十四年任历代诗余馆纂修,康熙四十七年秋钦差河南副主考,康熙四十九年连升左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康熙五十三年五月迁江南提督学政,康熙五十五年二月擢顺天府尹,同年十月又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顺天府尹。康熙五十六年余正健受命云南学政时,因病告假回籍,途经临清(今山东省)病卒。 $$9H1)Ny  
@%4'2b  
|Z:yd}d  
余正健为官清廉,任河南副主考与江南提督政时,注重整顿科场纪律,杜绝弊端,堵塞贿途,对携馈品求谒者不予接见,且不辞辛劳,躬亲评卷,鉴别诸生文章功底,精心选拔人才。于顺天府尹任内,致力剔奸弊,督囹圄,减狱讼,察城池,处事恭慎正直,人称其“于卑职无所狎,于权贵无所贬”。从宦十余年,颇得朝廷器重,康熙皇帝曾多次御旨赐以《古文渊鉴》、“松花石砚”等物,雍正元年(1723年)御赐余正健为“天下师表”;士臣赞其“和而不流,清而不刻”。 +( LH!\{^  
f"Sp.'@  
E !kN h  
a\P:jgF  
余正健进士牌匾 <*5S7)]BP  
F_@B ` ,  
以下材料摘自福建省情资料库--地方志之窗 |lNp0b  
   64'2ICf#m  
rN1]UaT  
  余正健,字乾行,号惕斋,福建古田人。生年不详,约在清顺治(1644~1661年)末年。 ^q-%#  
  余正健家贫好学,小时入塾就读,聪敏过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考取县学第一名;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乡试中解元;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任史馆纂修。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任河南乡试副主考。在任上,整顿科场纪律,杜绝假冒,对携礼品求谒者不予接见,考风为之一振。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连升左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余正健对国子监生要求严格,且以身作则,亲自为监生评卷,精心选拔人才,甄别弄虚作假的学生。后请假回福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福建巡抚张伯行疏荐余正健提督江南学政。余正健督学重在正本澄源,且严于律己,师生对其节操十分敬仰,均倾心向学,无一请托之事。余正健日夜审看诸生文章,分其高低优劣,对不足者温醇教诲,态度和蔼。时人称他“和而不流,清而不刻。”余正健还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行教育。对名宦、乡贤及忠孝节烈者,都上疏请予表彰。并疏请将范仲淹从祀学宫,以为学生榜样。 8F[ ];LF>  
  朝廷对余正健督学十分赞赏,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二月,提升余正健为顺天府尹。上任后,剔除奸弊,减省狱讼,处事恭慎正直。同年十月,升任副都御史兼顺天府尹。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受命督学云南,因病告假回乡,途经临清(今属山东省)时病逝。 rWr'+v?  
  余正健严于律己,以古圣贤为榜样,孝母尊兄,美德为时人所称道。对生徒讲学必正衣冠而危坐,不苟言笑。因此,深得皇帝器重,曾多次获得御赐《古文渊鉴》、“松花石砚”等奖赏。雍正元年(1723年),皇帝褒之为“天下师表”。乾隆十五年(1750年),福建巡抚潘思榘疏请崇祀乡贤祠。 )>~ jjR  
  余正健生平著有《校士漱芳录》、《敬义斋集》等,今佚;仅存《龙源堂记》、《卢孝子传》等篇。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1条评分
thinfo 威望 +20 谢谢提供资料! 2008-12-05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4-19
http://baike.baidu.com/albums/973154/973154/0/0.html#0$adee30dd89b145ca8d1029b5 2MB>NM<xO  
GTOA>RB2  
http://baike.baidu.com/albums/973154/973154/0/0.html#0$5beeba0f11a578c4ab6457ac kYCm5g3u  
余正健 Z:^<NdKe  
FS8l}t  
R6X2d\l#  
aNM*=y`  
rhzI*nwOT  
    人物介绍 KUPQ6v }  
  余正健,字乾行,号惕斋,赐号孝白。生清顺治末卒康熙五十六年。福建省古田县鹤塘乡镇路上村人。 uFmpc7  
  正健幼年家贫而好学求上进,入塾就读,聪敏过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考取县学第一名,康熙二十五年乡试解元,翌年连捷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康熙四十四年任历代诗余馆纂修,康熙四十七年秋钦差河南副主考,康熙四十九年连升左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康熙五十三年五月迁江南提督学政,康熙五十五年二月擢顺天府尹,同年十月又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顺天府尹。康熙五十六年余正健受命云南学政时,因病告假回籍,途经临清(今山东省)病卒。 $Vp&7OC]  
   Z  OAg7  
  余正健为官清廉,任河南副主考与江南提督政时,注重整顿科场纪律,杜绝弊端,堵塞贿途,对携馈品求谒者不予接见,且不辞辛劳,躬亲评卷,鉴别诸生文章功底,精心选拔人才。于顺天府尹任内,致力剔奸弊,督囹圄,减狱讼,察城池,处事恭慎正直,人称其“于卑职无所狎,于权贵无所贬”。从宦十余年,颇得朝廷器重,康熙皇帝曾多次御旨赐以《古文渊鉴》、“松花石砚”等物,雍正元年(1723年)御赐余正健为“天下师表”;士臣赞其“和而不流,清而不刻”。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5-27
PHez5}T  
\ z*<^ONq  
一代祭酒余正健 :1UOT'_  
2011-07-17 09:15:39   来源:闽东日报   论
_+~jZ]o N  
8BY`~TZO$q  
kDiR2K&  
  简介:
  余正健(生年不详-1717),字乾行,号惧斋,御赐号孝白,古田鹤塘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进士,历任翰林庶吉士、河南副主考、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江南提督学政、顺天府尹等职,为官清廉,处事恭慎正直,注重整顿科场纪律,致力择优选拔人才,广获嘉誉,雍正元年(1723年),御赐其为“天下师表”。
   (程建新) 位于鹤塘镇芝山上的古田三中,一边毗邻路上村,一边紧连余氏宗祠。自己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三中任教,一呆就是十三年,冥冥之中,似有缘分。
  余氏宗祠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五落递进,飞檐翘角,天井殿堂,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宽敞,兼而有之。起先,三中没有食堂,就借用祠堂当中宽敞的大厅作饭厅,师生日日往来其间。祠堂最里边是享堂,悬有一个匾额,上书“天下师表”四个端庄挺秀的大字,为雍正皇帝所赐,因为余正健曾是这位皇帝的老师。
  看到这块匾额,心想,哦,原来我们古田历史上的这位名宦就生长在这里了,崇敬之情从心中悄然升起。而清晨傍晚,有空就到祠堂走走看看,渐渐地觉得一切都很自然亲切。
  其实,最早知道余正健,是从老祖母的故事里得到的。她说余正健当秀才时很穷,穷得连换洗的裤子也没有。一年在外地教书,一次将裤子洗浆后只好呆在屋里。正好邻家的鸡来啄饭粒,被盖在脚桶下面,他并也没发觉。邻居老母找来,就说他偷鸡,他感到十分冤枉。又一年,他要到福州去赶考,妻子清早起来为他做饭,发现饭花开了,觉得是大大的吉兆,就将一甑饭藏到米仓里,再量米煮饭。
  他等了老半天饭还没熟,就赌气出门赶考去了。走了半天,疲乏饥饿,看到一口水井,心想穷得连老婆都看不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一死了之?正想跳下井去,却见井中龙现,觉得是好兆头,就继续上路,结果中了解元,第二年又中了进士。
  小时听着这些故事,感到神奇有趣。
6!U~dt#a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5-27
^X*l&R_=R  
{*Qx^e`h$.  
一代祭酒余正健 |P"kJ45  
2011-07-17 09:15:39   来源:闽东日报 `b5pa`\4  
 %B#8  
  据乾隆版《古田县志》记载:余正健,字乾行,号惕斋。康熙二十五年(1696)年乡试第一,联捷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史馆纂修,晋侍读,擢国子监祭酒,典试河南,任顺天府尹等官职。典试河南时,终日衡文,所选拔的都是一时的名流隽士,并著《校士漱芳录》流行海内。历职二十年,勤于职守,小心谨慎,刚正不阿,多有建树。康熙皇帝赐以《古文渊鉴》等物,雍正皇帝赐“天下师表”的匾额,士臣称赞他“和而不流,清而不刻”,可见是一时的名臣了。
\/ /{\d  
,NU`aG-  
n\4sNoFI  
  他早年的确颇为贫穷,县志说他“为诸生,食贫课读,以古贤自期,炎暑对生徒讲说,必正冠危坐,笑颦不苟”,可见其志向不凡,为人严重,操履纯正。民间传说,不免夸张、附会、调侃和神化起来,但总的表明老百姓对贤人名宦的敬重,而又不喜一板正经,故而添油加醋,津津乐道,口口相传。
  余正健的老家就在鹤塘镇的路上村后街。路上村靠马路边的多是新建的房屋,而里边都是明清或近现代所建石基、土墙、板屋、瓦顶的老房子,间以棕榈、枇杷、竹丛、薇蕨、杂草等等,整个村庄古老幽静,满是沧桑之感。小巷是细石铺砌,但当中都是长长的条石衔接起来。据说是出了余正健这个大官,路的当中才能铺砌长长的条石的。走了几百年的村庄小巷,路面总是清净的,油油的,滑滑的。
  过去常常独自散步到路上村,走在幽静的村巷之中,心情总是悠闲的。特别是村后靠山边之处,是老屋、竹丛、枇杷等等,古老而宁静,有时颇发隐遁于此的想法。有时穿过村庄,走到村外,满眼是青绿的水田。也常走到后山,那是一片风水林,整年都是蓊蓊郁郁的。山上有些硕大的枫树,枫叶红时,从学校望去,灿烂耀目,便有师生们到山上去拾取丹红的叶片,带回来,夹在书本里。
  遗憾不是路上村民,不能深入到村民家里。又很遗憾一直没有走访余正健的故居,直到前几年才了却这一心愿。余正健的故居,是座建于清代的土木结构的老屋。进门是照壁,然后是天井,当中是厅堂,再进是后厅。厅堂十分宽敞高大,地面用三合土铺成,十分坚硬,古色古香。厅堂高高的梁上悬挂着余正健的进士匾额,其中的小字告诉人们,余正健是“康熙丁丑科会试中式第一百三十名,殿试第二甲第二十五名”。
  余正健晚年可能多住在福州,据说死后葬在福州的祭酒岭。
  时光悠悠地流逝,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时。余正健的著作很遗憾没能流传下来,只有旧县志上还保存他的一两篇文章,他的流风遗韵也淡出了一般人的视野。但是,还是常常能让人想起这位先贤名宦,也让人喜欢坐落在芝山的典雅的余氏宗祠,喜欢诞生过余正健的优雅的路上古村。
  写着这篇文字,让我想起三中的岁月来了,想起一叠叠晨岚夕照,想起一串串美丽的人事和景物。
#Bas+8 @,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5-28
余正健 /:aY)0F0<&  
余正健,福建古田县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科乡试举人第一名。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科李蟠榜进士 kt hy9<!$  
'u4TI=[6  
|jTRIMj%,_  
《古田县志》余策忠提供 HO9w"){d$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6-12
  余正健 字乾行,古田人。康熙丙子乡举第一,丁丑成进士,选庶常,授编修,充史馆纂修。戊子典试河南,所拔皆名隽。迁中允,晋侍读,擢国子祭酒,课试甄别不少假。寻假归,抚臣张伯行疏荐,命督学江南。至则条教不烦,祗以正本澄源,道在责己。各属凛其风操,苞苴请谒,无一至者。衡文穷日夕,视其根柢而甲乙之。见诸生,勖以行谊,剀切温醇,士论称其和而不流,清而不刻,尤以激扬为任。疏请范仲淹从祀庙廷。上廉其学守,召为顺天府尹。剔奸弊,省囹圄,巡视城濠,勤于奉职。数月,晋秩副都御史,兼府尹事。再命督学云南,疾作,予告回籍,归至临清卒。正健事母及兄以孝恭闻。为诸生,食贫课读,以古贤自期。炎暑对生徒讲说,必正衣冠危坐,笑颦不苟。扬历中外,恭慎小心,于卑贱无所狎,于权贵无所贬,垂二十年如一日。乾隆庚午,巡抚潘思榘疏请崇祀乡贤。纂《福建通志》 jq12,R2+)  
) i=.x+Q  
o0:RsODl  
[福州府志(清·乾隆)] 人物三列传古田 gX!-s*{E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