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4阅读
  • 0回复

跨地方的地方性实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2-22
    ——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的移植 q1H~ |1  
mU50pM~/i  
作者:朱浒(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Bw6L;Vu  
Sobtz}A*  
摘要:以往的地方史研究通常认为,善会善堂是地方性实践的典型表现之一,而地方性实践在总体上也只能在该地方空间内部有效进行。然而,晚清时期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移植的现象对这种认识提出了挑战。也就是说,这些善会善堂虽然位于华北地方社会之中,却是按照江南而非华北的地方系谱建立起来的。本文由此提出了“流动的地方性”这一概念,以期进一步反思地方史路径的空间局限。 l"kx r96  
N ,+(>?yE  
关键词:慈善;地方性;地方史 wEE2a56L-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W+.{4 K  
A?DB#-z.r  
在地方史研究路径中,“地方性”问题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任何一个地方社会权力与权威的结构、格局及秩序,以及各地方社会在这些方面究竟有何不同,这都是一个根本性的出发点。尽管目前尚未出现对“地方性”的严格界定,但是从以往地方史研究中不难看出这样的共识:所谓“地方性”主要是指某地方社会为构建本地独特的“地方感”而运用的种种策略、逻辑与知识,同时外乡人也能够据此识别出这种“地方感”。按照当下地方史研究的表述,地方精英只能在地方空间——这个空间的边界虽不那么十分明晰却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内部进行地方性实践。近来虽有学者提出了跨地方性逻辑,但其认为那主要是近代政治自上而下的穿透力所塑造的结果1,因此并未打破地方性实践的空间封闭性。那么,在地方性的层面上,生活果然不可能在别处吗? mW~P!7]  
wYjQ V?,  
在以往的许多地方史研究中,有关善会善堂的状况都得到了相当的注意。尽管善会善堂在地域分布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性2,但是无论在各处数量多寡及兴盛程度,善会善堂通常都被视为充分展现地方性逻辑的主要处所之一,其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性实践。张仲礼在很久以前的研究就表明,在整个19世纪,善会善堂都是地方绅士所承担的主要地方职责之一3。梁其姿则更为明确地指出,自嘉庆以后,善会善堂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便是强化社区认同,推动社区的自我界定4。对此,以往所有牵涉到善会善堂的地方史研究不仅从未表示异议,而且潜在地将其作为自己处理善会善堂时的一个前提。然而,以往学界从未注意到的一个历史事实是,晚清时期出现了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移植的现象。根据前述逻辑,这无疑对地方性问题的通常理解提出了直接的挑战。而本文剖析这个现象的意义,也就决不限于填补中国善会善堂史中一个不大不小的空白。 Z["BgEJ  
>ukQ, CE~  
一、跨地方义赈的兴起与江南善会善堂 +}U2@03I  
二、义赈在华北创建善会善堂的原则与模式 +;dXDZ2  
三、义赈模式影响下出现的“华北广仁堂系列” iX%n0i  
四、结语 2d8=h6  
s/t11;  
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的移植现象表明,那种试图通过把握“小社区”内部脉络来分析“大社会”的做法,未免给人以先行画地为牢之感。这是因为,地方性实践并非不可以跨地方进行,而地方性自身不是不具有自发向外流动的能力。本文虽然只从社会史的角度出发,但是“流动的地方性”这一概念仍然可以得到较为清楚的展示。并且,这个概念应该有可能为我们的历史认知方式开出一条新的可行途径。自从美国学者施坚雅(William Skinner)使用较为严格的标准将中国分解以来,地方史研究视野中的地方空间呈现出边界越缩越小、封闭性越来越强的趋势,“破碎的历史”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地方史研究者们也大多失去了对社区外部的穿透力。目前,无论是所谓的“华北模式”、“江南模式”、“关中模式”还是“岭南模式”,显然都不能代表中国社会变迁的基本方向。而如果转换一下思路,注意到存在着“流动的地方性”这一线索,那么这些模式各自拥有的合理之处或许能够有杂糅到一起的可能性,因为它们不仅是共存于一个更大的独立空间而且是互动的。因此,这个概念具有在跟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进一步检验的价值。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