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8阅读
  • 0回复

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阶层兴起的几点观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2-24
作者:陈弱水(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台湾)  kc/H  
T?$?5  
摘要:这篇文章讨论了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福建士人社会阶层的兴起,以及他们所经历的思想历程。作者希望这个考察不但有助于展现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阶层的若干特色,而且能对当时知识界的整体结构有所揭示。 ~d1RD  
{>qrf:  
作者从观察中得出如下结论: sg~/RSJ3  
(1)科举制度是沟通地方性与全国性士人社群的最重要管道,在唐亡前一个多世纪,闽士在此管道备受压抑,一直只有「孤寒平人」的身分。这个景况一方面反映了福建士人作为新兴社群的边缘地位,但另一方面,他们以及其它南方新兴地域士人受到压制一事,事实上显现了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力量的茁壮。 H H7 gT  
(2)在地方性与中央性士人社群之间,有无介于两者之间的区域文化中心,这个现象似乎显示,唐代以后,科举与文人仕宦制度对中国士人社群的结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S6Xw+W02  
(3)中晚唐的福建省学者,颇有人服膺安史乱后出现的新儒家思潮。 '3 ,JL!  
t"m`P1  
关键词:福建士人阶层;科举制度;官僚体制 8&AorYw[  
中途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j7%%/%$o[  
K*D]\/;^  
这篇文稿试图透过对一个新兴地方知识阶层的观察,探测中晚唐五代中国士人文化界的社结构。由于处理的是一个小个案,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很有限度。 B3=/iOb#  
57%cN-v*  
晚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化时代。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则为南方的兴起与北方的相对衰落。在这段时期,南方许多向来处于汉人文化边缘位置的地域,文化和经济急速发达;传统的核心地区如吴地、杭越,重要性也不断增加。整体而言,我们可以说,南方──尤其是东南──自此取代黄河流域中游,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重心,直到近代。 um4zLsd#v  
'4S@:.D`  
今天的福建(唐代多称闽、闽中),就是一个在晚唐五代有急速发展的地区。直到八世纪末,福建还从来没有出现任何具有广泛知名度的知识分子,但在往后的两个世纪,这里形成了一个活跃的知识阶层,到北宋,已是中国最主要的士人文化区之一。学者统计,北宋一代,福建路共中进士2,600名,居全国之冠,远多于第二位的两浙西路。两浙西路即南方传统文化核心区三吴之地(苏州、常州、湖州等),有进士1,444名。事实上,北宋福建进士的数目,超过浙东、浙西的总和。这个惊人的变化,无疑与闽中士人在晚唐五代的崛起有关。 X'p%$HsMG  
U9%nku4  
本文的目的在考察福建士人阶层从中唐到五代兴起时的状况。在中国中古,知识阶层并不限于士人,佛僧和道士中也有许多知识分子,晚唐的福建又是佛教发达地区,僧侣在当地扮有重要的文化角色。不过,由于题旨所限,个人无法对福建知识界中的佛教成分进行系统的探讨,只能在结语中简略提及一二。本文的重点将放在闽中儒士与其它地区──包括京城──士人社群的关系。个人希望,这个考察不但有助于展现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阶层的若干特色,也能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整体结构有所揭示。这样的探讨,或许还能增加我们对唐宋变迁的了解,也未可知。 1e%Xyqb  
FX%E7H  
福建士人阶层兴起过程中所见的中央与地方 6XqO' G  
福建士人的本土社会地位 7hE=+V8  
五代闽士的域外关系 J~6*d,Ry`  
福建士人的思想动态 !I$RE?7eY  
余论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