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6阅读
  • 0回复

宗族风土的地域与心性:近世福建义序黄氏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2-24
作者:阮云星(浙江大学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浙江杭州310028) o&ETs)n|  
H5>?{(m  
摘要:本文是笔者“宗族风土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即近世福建义序黄氏宗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部分。笔者采用了传统中国政治制度的结构分析和福建地方社会风土考察相结合的研究视角,根据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观察和对族谱等第一手资料的解读,勾勒了宋代末期到民国中期义序宗族的历史。 #ADm^UT^  
5D eo}(3  
义序个案提示,虽然族产和乡绅的能动性对宗族的组织化具有决定性的功能作用,但父系的观念系谱和以此为基础的宗族乡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是近世宗族存续的文化前提和社会基础。这种宗族的风土性渊源于传统中国政治制度结构性要求和以儒教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的长期渗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宗族自身亦成为晚期王朝统治和德治政治文化的基础。 LS]0p#  
76cLf~|d~  
关键词:宗族风土;义序宗族;观念系谱;近世;历史人类学 /V GI@"^v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_;M3=MTM9  
 stQ_Ke  
前言 s  }Ql9  
e|N~tUVrrN  
本文尝试论述以下三个问题:1)梳理勾勒福建义序黄氏宗族的历史;2)简论包括义序宗族在内的近世宗族1的内涵及其在整个中国宗族历史中的位相;3)阐述本文采用的研究视角,亦即作者的历史人类学理解和在本文中的运用。 YPW UncV  
0j;q^>  
在这三项内容中,项一是主要内容2,在本文的正文中论述。项二也可以说是对项一与笔者提起的“宗族风土论”假说之关系的简要说明,在本文的“结语·讨论”中阐述。在“前言”中,笔者先对项三,即本文的研究视角作一个简单的交待。 _b$ yohQ  
)k;;O7C k  
国内学界的历史人类学“讨论”数年前有个小高潮,对历史人类学大致有“方法说”和“学科说”两种理解。笔者对此问题缺少专深的研究,总体上的感悟有二: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相互转向或曰方法借用,和以萨林斯提出“文化界定历史”为标志的所谓学科的历史人类学的形成,或许可以看成是世界近现代学术史中,反思“宏大叙事”和学术/科学的人文化取向在历史学人类学这两个学科中之表达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前一阶段方法借用的所谓“方法论”色彩较浓,后一阶段则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学科”性,换言之,后一阶段逐渐呈现出催生新的交叉学科或曰各自学科中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下位学科形成的征兆或局面,这是其一;其二,与此相关,即与上述前后两个阶段的发展及其各自特质相关的,谅是后一阶段更加体现出人类知识学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具体地说,就是后实证主义的确立以至诠释学知识论兴起所产生的影响。 pH3<QNq5  
/3&MUB*z&y  
就本文而言,如下述主要内容所示,此前笔者对历史人类学的理解和操作,大致相当于上述方法互借阶段的素朴营为;然而,这种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尤其研究在总体上的“宗族风土论”追求,也许正暗合了且直觉质朴地诠释着“文化界定历史”的命题。准确地说,本文是一篇还在进行中的关于义序宗族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前篇;当然,这一学术心路历程“一段风景”的“历史”文本5,在多大程度上诠释了“文化界定历史”的命题,还要留待读者们的判定和时间的淘濯。 L7hRFf-o  
NBHpM}1xtU  
以下进入这样一个关于义序宗族史的历史人类学考察的“历史”文本。 QFMA y>Gdn  
s&Y"a,|Z  
一、福建·福州地方的宗族风土 hGkJ$QT  
二、清代福州地方的宗族与聚落 1X&.po  
三、义序宗族的形成 R3;%eyu  
结语·讨论 /0 4US5En  
+D:8r|evH  
本文以义序黄氏宗族的形成过程为案例,考察了近世福建,尤其是福州地方的宗族风土问题。以上的考察表明,义序黄氏宗族是南宋末年北方世族后裔黄之複为始祖的黄氏一族,迁入义序后的八百年间,克服了诸如人口繁衍、生活资源保障、地域扩张及族内·地域内的统合和统辖等难题,经过了移居·立足期、宗族组织化期、地域扩张·统辖期等阶段,逐渐发展为人口过万众、下位层级分支发达、最终占有六个村落的大宗族。 -sfv"?  
r34MDUZdI  
在义序宗族的形成过程中,功能的要素,诸如族产(全族或分支的祠堂、祭田等)等经济要素、绅衿等的政治统合因素等在宗族组织化以及推进宗族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诸如宗亲具体感知和确认以致强化父系观念系谱等宗族文化传承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X71JU  
|PlNVd2  
但是,若只从功能要素方面寻找宗族形成的原因则是有失偏颇的。义序黄氏宗族的形成过程的案例以及近世福建·福州地方宗族风土问题的考察还表明,与诸功能要素相互关联但又具有相对自足性(安定性·自律性)的文化要素,对于近世宗族的形成来说通常是前提性的和基础性的要素。宗族的文化的前提似由以下两者构成,即,其一,依据父系观念系谱的日常家族·村落生活的草根基础;其二,科举·乡绅制度、土地·家族制度、以孝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教化·“宗族法”等的“大文化”制度框架。 c%J6!\  
u }gavG l  
可以说,在以上两者相互结合、互补的过程中,近世宗族得以成立。而当人们进一步考察宗族组织形态的地域性特征时,还应考量特定的地理要素以及地域历史文化诸要素的影响。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