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3阅读
  • 0回复

清代入川移民人口数量及素质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清代入川移民人口数量及素质分析 d ~CZ9h  
;|vn;s/  
  作者:林成西
I&&[ ':  
D<4cpH  
  摘要 ;:~-=\  
2,6|l.WFpE  
  清代四川经济在战乱之后的复兴和发展,与大量移民入川和其较高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入川移民数量历来说法不一,作者对这个问题作了考察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对移民素质进行了分析概括。 ]#O~lq  
Tml>>O  
  正文 ^s3SzB@  
cY%6+uJ1  
  清代四川经济在经历明清之际战乱的毁灭性破坏之后迅速复兴和发展,而且经济发展规模和商品化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这样一个经济复兴和发展的过程,与清代入川移民对四川的重新开发过程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清代四川经济的复兴和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移民的鲜明烙印。因此,清代四川经济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从入川移民的特点予以解释。考察清代入川移民人口数量及其素质,不仅可以为研究清代四川经济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对于深入研究清代以来的四川经济发展是也是十分有益的。 aL0,=g%  
s% (|z  
  一、入川移民的人口数量分析 -x0u}I  
{);<2]o| 6  
  1.移民数量以及占四川人口的比例 4A~1Z,"%v(  
4^AdSuV  
  四川在经过明清之际数十年大规模战乱之后,人口死亡和流失极其严重。清代初年,四川人烟稀少,土地大面积抛荒。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平定吴三桂叛乱之后,官方户口登记数为18509丁。按康熙二十四年王骘《条陈太和殿采运楠木疏》所言:“以通省之户口总计之,仍不过一万八千九十余丁,是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⑴此处的“丁”数,应指成丁数,而不是指全部在籍人口。若以一户五口计算,包括成丁在内四川的在籍人口约92000余人。清初江南一些大县,如华亭县为96419人,海宁州为98830人⑵。与王骘所言“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的情形比较符合。 .Fn7yTQ%  
=?gDM[t^  
  从顺治后期起,清政府开始鼓励移民入川垦荒。康熙十年(1671年)规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⑶。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定入籍四川例,凡他省民人在川垦荒居住者准其弟子入籍考试”,同时限制入川移民回流⑷。并规定“以川省民少而荒地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⑸,以资招徕。在清政府的政策鼓励下,来自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江西、陕西等省的移民大量涌进入四川垦荒,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移民运动。康熙后期,仅湖北宝庆、武闳、沔阳等处百姓,“携家入蜀者不下数十万”⑹。雍正年间,广东仅潮、惠二州和嘉应州入川的移民,“一县之中,至少必有千人,以有入川人民各县计之,不下万余”⑺。雍正初年清政府虽已停止鼓励向四川移民,但移民潮仍以巨大的惯性继续涌入四川。雍正五年(1727年),湖广、江西等省歉收,更加速了移民入川的进程。当时湖北移民沿长江进入四川,“日以千计”⑻。乾隆年间,仍有大批广东、湖南移民假道贵州入川。乾隆八年(1743年)到十三年(1748年),“由黔赴川就食者共二十四万三千余人”⑼。移民大举入川之势到乾隆中叶以后逐渐衰减,乾隆末年才渐趋停息。嘉道年间仍有外省移民入川定居,但已不是以垦荒农民为主,而是以商人居多。 DmpG35Jk  
1wM~),B8  
  大量移民入川,致使四川人口急剧增长,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四川人口已达948·9万⑽。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以来,106年之间人口大约增长了10115倍。值得注意的是,移民大规模入川使清代四川人口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移民在人口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土著。文献对此记载颇多。《蜀难叙略》记清初成都附近情况是“远近趋利者辐辏,然故民中则千百不能一二也”⑾。川东方面,“土著者十之一二”⑿。川北广元一带“土著者少,其四方侨寓率皆秦楚吴粤之人”⒀。雍正《四川通志》在谈到全省的人口构成时,明确指出“其民则鲜土著者,率多湖广、陕西、江西等处迁居之人”⒁。 FJ(}@U}57  
[BzwQ 4  
  历史文献关于清代四川移民与土著的人口比例的记载,一般是凭直感印象加以描述,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以具体数据作为支撑的科学统计。因此,清代入川移民与四川土著人口的基本比例究竟如何,说法各异,莫衷一是。要了解清代入川移民在四川人口中的基本比例,需要根据有关数据加以概算: 4vbtB2  
y?@(%PTp  
  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之间,全国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24‰。考虑到明清之际战乱造成官方控制的在籍人口大量流失的情况,这种24‰的人口增长率,应包括流亡人口的重新登记入籍和人口的自然增长。同一时期内,四川土著人口的增长同样与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尤其是清初政府允许在四川将垦荒土地作为永业,并特准5年起科,对脱籍的土著人口重新登记入籍有极大的吸引作用,因此四川土著人口的增长应不低于24‰的年均增长率。 hqVxvS"  
z*B-`i.  
  由于康熙十年(1671年)清政府就准许移民携带家属在川入籍,则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川的92000多在籍人口中,应包括部分入川移民。不过四川在平定吴三桂叛乱之前,移民运动高潮还远远没有出现,入川移民人数还相当有限,为计算方便,可以将这92000多在籍人口基本上视为土著人口。按24‰的年均增长速度计算,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经过106年,四川土著人口发展到11112万人。从乾隆五十六年四川的总人口数94819万之中减去土著人数,余下的837.7万人理论上应是入川移民及其后代(移民迁入四川机械增长的人口加上在此基础上自然增长的人口)。于是可知,在乾隆末年大规模移民运动基本停息时,移民大约占当时四川人口总数的8813%。这样的比例,由于所采取的数据缺乏科学统计的准确性,只能视为实数的影子,但毕竟可以大体显示出移民在清代四川人口中的基本比例。并由此证明移民构成了清代四川人口的主体。 RDWUy (iX  
GFppcL@a  
  2.清代入川移民与进入东北、台湾移民的数量比较 95%QF;h  
S @[B?sNj  
  若再与明代入川移民以及清代进入东北和台湾的移民相比,更能显示清代入川移民在人口数量方面的特点。 .T|1l$Jn  
5w$\x+no  
  元末明初,四川在战乱以后,人口大幅度下降,明初也曾出现过大规模的移民运动⒂。洪武四年(1371年)四川原有土著人口约75万。以洪武十四年(1381年)年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年平均0.93‰的增长速度计算,洪武四年四川的75万土著人口经过22年的发展,到洪武二十六年应达到7615万,以该年四川人口总数14616万⒃减去土著人数,则洪武二十六年时,入川移民及其后代人数大约为7011万,约占当年四川总人口的47.8%。可见明代入川移民,无论从人口绝对数量还是占四川人口比例上,都不能与清代入川移民相比。 D3xyJ  
?|,-Bft3  
  至于清代前期进入东北和台湾的移民,由于缺乏必要数据而难以确知移民的具体数量和占当地人口比例。但由于清前期对进入东北和台湾的移民采取了与对入川移民截然不同的政策,从而使其数量受到极大限制⒄。 W_%@nm\y  
! uX0G4  
  清初曾一度招徕内地人民进入东北垦荒,顺治十年(1653年)曾颁布过辽阳招民恳荒例,但当时应之者少,到康熙十年(1671年)便告停止。清政府视东北为满族龙兴之地,为了维护满洲旗人的经济利益,长期禁止关内人民前往东北垦荒,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才对东北局部地区弛禁。对东北的封禁政策持续了近2个世纪。尽管内地人民不顾禁令,不断冒险进入东北,由于清政府的禁限和强迫流入东北移民回籍,如乾隆五年(1740年)、十年(1745年)二十六年(1761年),先后宣布奉天所来移民限期回籍⒅,从而使向东北的移民运动的规模在相当长时期内不能与入川移民相比。 yirQ  
>3&Oe  
  清政府在统一台湾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对大陆人口进入台湾实行严格限制。往台湾之人,必须由地方官给照。为防止大陆人口在台湾长期居住,清政府禁止携带眷属入台。清前期福建入台农民大多是“春时往耕,秋成回籍,只身去来,习以为常”⒆,作候鸟式往来迁徙,这类农民甚至不能视为严格意义上的移民。福建移民进入台湾,大多是偷渡过海,这就限制了移民运动的规模。而且由于禁止妇女入台,使入台移民的两性比例严重失调,“男多于女,有村庄数百人而无一眷口者”⒇。这对入台移民人口自然增长有明显影响。这些因素使清代入台移民在数量和占当地人口比例方面不能与入川移民相比。 5eJMu=UpR  
|O4LR,{G.w  
  清代入川移民在人口数量和占迁入地区人口比例方面的特点,决定了移民对四川经济的复兴和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v| Yh]y  
]**h`9MF  
  二、入川移民的人口素质分析 UZJ<|[  
= iXHu *g  
  清代移民的经济能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人口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特点。 _CImf1  
^<OcbOn;O  
  1.移民的年龄结构 )~2~q7  
lv!8)GX|  
  移民千里迢迢前往四川,路途艰险,垦荒创业更是异常艰苦,老弱者绝对难以适应。文献的记载显示,入川移民多是精壮成人携带年少子女,或单身前往,老弱则多留原籍。如广东籍移民钟成上,于康熙年间“奉母命迁蜀,留四子在粤侍养。”〔21〕湖南籍移民易良祥病故后,其在原籍的母亲“年九十……复命李(易良祥之妻)再往(四川),于是李氏束装拜别,携二子国仁、国义与俱”〔22〕。湖北籍移民涂开胜,在乾隆二年(1737年)“年十七随父入蜀”〔23〕。广东籍移民黄玉成,雍正初年入蜀时,“年二十余”〔24〕。陕西李氏始迁祖于雍正四年(1726年)入蜀,同行的包括妻儿兄嫂等13口,都是精壮劳力和年少子女〔25〕。 -|g9__|@  
Rx,5?*b$  
  上述资料尽管生动具体,但均属个案性质,尚不具备统计价值,不能以此对移民的年龄结构进行计量分析。而《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冕宁县造报麦地沟开挖火山户口花名册》〔26〕,则可以作为对移民年龄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的资料。 ?R":"*eu  
nI7v:h4  
  乾隆后期,四川盆地内的土地已经基本被先期入川的移民开发,后续入川的移民不得不转向盆地边缘的少数民族地区谋生。《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冕宁县造报麦地沟开挖火山户口花名册》,就是当时地方官对外来移民的进行户籍管理的资料。该花名册对人口记载如下: GFTOP%Tgl  
!%Bhg?  
  周世朋 51岁 妻何氏 男2丁 UZRN4tru6  
T6nc/|Ot  
  杨必逵 52岁 妻袁氏 男1丁 3Pgld*i7  
3g87ir  
  周世先 53岁 妻安氏 男3丁 i6P'_  
^Eif~v  
  张维龙 35岁 妻姚氏 {[~dI ~  
BVG.ZZR})  
  周仕贵 54岁 男2丁 c)Ne/E{!0  
K"cV7U rE  
  谢玉林 51岁 妻王氏 男1丁,女2口 J\hqK*/8  
qOflvf  
  田宏学 51岁 妻赵氏 男1丁 -`D<OSt7  
JC# 5CCz  
  田永年 51岁 男1丁 yCwe:58  
U6#9W}CE  
  王局远 42岁 xy4P_  
cNMDI  
  吴登仲 35岁 妻陈氏 tB VtIOm9  
?kS#g  
  刘国士 43岁 "q KVGd  
hFnUw2 6P  
  陈一元 54岁 妻邓氏 yb,$UT"]  
LI<Emez  
  邓曾山 68岁 妻赵氏 男2丁,女1口 u8gqWsvruM  
DXQ]b)y+N  
  李子荣 38岁 dKhS;!K9p  
.m.Ga|;  
  莫朝珍 44岁 WJ^]mpH9  
<~aKwSF[wW  
  罗文笔 36岁 A 8-a}0Gh  
(?TK P 7  
  傅少贵 34岁 ";7/8(LBZ  
$$EEhy  
  该花名册登记了17户移民家庭,共42人。其中,对户主有姓名及年龄记载;对妻子有姓氏而无年龄记载;对子女只有性别而无姓名和年龄记载。尽管如此,仍可据此大致推算出这批移民的基本年龄状况。如果按妻子平均比丈夫小3岁,子女平均15岁计算,则这批移民平均年龄为34.6岁。 ><xmw=  
Z>3m-:-e  
  冕宁县麦地沟移民的人口年龄结构表如下: jatlv/,  
&5XEjY>@  
  统计显示,这批移民中,50岁以下的共30人,占总数的71·4%。可见,属于精壮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的人口占有很大比例。 6 EfBz  
ef_H*e  
  《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冕宁县造报麦地沟开挖火山户口花名册》具有一定的随机抽样性质,因此该花名册所反映的年龄结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入川移民年龄结构的一个缩影。移民以精壮劳动力及青少年为主的年龄结构特点,对于清代前期四川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殖,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qU;;`P]|  
!uO@4]:Y  
  2.移民的心理素质 +\;Ro18?  
i$`o,m#  
  移民背井离乡,进入一个前途未卜的陌生环境,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在艰难环境中兴家立业,没有吃苦耐劳的顽强精神,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何况许多人已将原籍房屋、田产悉行变卖,清政府又限制其回流,退路已断,更是破釜沉舟,一往无前。而土著则由于固守桑梓,环境相对比较稳定,难以激起奋发精神。对川康地区的调查显示,“客籍汉人,性耐劳苦,至俭朴,或挖药,或烧碱,或事农耕,储积小本,渐事贸易,而致中人产者,实繁有徒。”与此对照,“土著汉人,多数习于怠惰苟安,除少数能业农桑外,余多失业。”〔27〕移民心理素质方面的优势,往往成为他们在逆境中奋起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方志对此多有记载。如江西籍移民胡元海“自幼贫困,颇知稼穑艰难”,成年后“赖族人资助,贩少量布匹来自流井出售”,积累一定资金后,投资盐业,到晚年已是拥有独资经营的盐卤井5眼,瓦斯灶30口,租谷2千石,活动资金白银数百万两的巨富,成为自贡号称“四大家族”之一胡慎始堂的创始人〔28〕。这种顽强精神甚至能使家业衰而复振。如彭山民赵映高,浙籍,当其高祖时,家已中落。“映高父及映高又以勤劬力再昌之”〔29〕。 !]Qk?T~9-  
7Z~JuTIZ  
  清初以来大批具有奋发精神的移民涌入四川,不仅对四川经济复兴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于四川民间风气的变化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JbJ!,86  
-Eig#]Se3  
  〔参考文献〕 J\w4N",  
J~4mp\4b  
  〔1〕雍正四川通志卷16·木政〔M〕. k;`1Ia  
  〔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440,附表12;448,附表19. - 0q263z  
  〔3〕嘉庆四川通志卷64·食货·户口〔M〕. ?e4H{Y/M  
  〔4〕清朝文献通考卷19〔M〕. VpAwvMw  
  〔5〕嘉庆四川通志卷62·食货·田赋上〔M〕. Lu:*nJ%1[  
  〔6〕嘉庆四川通志卷64·食货·附李光复疏导〔M〕. ='w 2"4  
  〔7〕杨锡绂.奉委查办入川人民事宜禀〔A〕.四友堂文集卷17〔C〕. +9|0\Q  
  〔8〕道光夔州府志卷34·政绩〔M〕. !sEhjJV^7  
  〔9〕清实录(乾隆朝)卷310〔M〕. _?cum ~A@  
  〔10〕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上)〔M〕.737附表1—1清代各时期四川人口统计;谢中梁.二千年间四川人口概况〔J〕.四川大学学报,1978,(3). ot2zY dWAz  
  〔11〕(民国)华阳县志卷35·纪事〔M〕. J?X{NARt  
  〔12〕(民国)合川县志卷15·征榷〔M〕. SiaW; ks  
  〔13〕(乾隆)广元县志卷7·风俗〔M〕. + jeOZ  
  〔14〕四川布政使窦启英叙文〔A〕.雍正四川通志〔M〕. _>;MQ)Km~  
  〔15〕明史·食货志〔M〕. Iy4%,8C]g  
  〔16〕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204. 8q{|nH  
  〔17〕赵英兰.清代东北的人口统计分析〔J〕.人口学刊,2004,(4);马波,张瑞清.清代台湾的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垦〔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2). 9_jiUZFje  
  〔18〕彭雨新.清代四川和东三省土地开垦中劳动力的调动〔J〕.平准学刊,第1辑. na~ FT[3 C  
  〔19〕吴士功.题准台民搬眷过台疏〔A〕.续修台湾府志卷20〔M〕.转引自林仁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J〕.历史研究,1983,(2). .81Y/Gad_  
  〔20〕诸罗县志卷12〔M〕.林仁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J〕.历史研究,1983,(2). <bo)p6S&  
  〔21〕(民国)简阳县志卷9·士女篇〔M〕. !1i-"rR  
  〔22〕(民国)合川县志卷50·列女〔M〕. B|"i`{>  
  〔23〕(民国)云阳县志卷25·士女·耆旧1〔M〕. *U$]U0M  
  〔24〕(民国)简阳县志卷17士女篇氏族〔M〕. !DSm[Z1  
  〔25〕(民国)陇西李氏族谱〔M〕.转引自郭松义.从宗谱资料看清代人口迁徙〔J〕.清史研究通讯,1986,(2). 2#^g] o-N  
  〔26〕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资料选编〔Z〕.成都: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320. m3pDFI  
  〔27〕川康边政资料辑要理番概况·生活情形〔Z〕. x=7:D  
  〔28〕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C〕. 5j]!r  
  〔29〕(民国)彭山县志卷7·列传〔M〕.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