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62阅读
  • 5回复

[寻根]寻祖!寻“余祉X字献臣”的资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陋室白丁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03-24
— 本帖被 thinfo 从 余氏典籍 移动到本区(2014-03-24) —
我是余坚,我祖上原在安徽歙县余家山,民国徽州县志有记载,他的名字叫“余祉X(这个字辞海中没有)”,字“献臣”。他的儿子叫余棠华,字杰三。太平天国战乱,他们举家迁往今天的汉口。我们的籍贯便从此为汉口。文革时期,我们的家谱被毁。我宗亲网站里,请各位宗亲看看家谱中是否有“余祉X字献臣”的人,这样我们就能将家谱重新续了。拜托,感恩! hA 5')te<  
各位宗亲:大家好! 我是余坚,居住上海。藉贯是湖北汉口。 上五代祖是余献臣,都居住在安徽歙县,他本人是徽州府的县太爷,太平天国时举家迁至夏口(今汉口),我们的藉贯便成为汉口了。 我们的家谱在文革时被毁,现在新修家谱是将余献臣为第一代,到我辈是第五代。所以拜托各位查寻家谱中是否有“余献臣”这个名字,如能查到,则幸矣! 我父亲兄弟姐妹名字中都有一个“启”字。
B+`4UfB]Z}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謝余堅分享的資料,祝願早日尋親成功!!! 2014-03-26
离线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4-03-25
欢迎余坚宗亲!
余大俊
离线余修啸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4-03-25
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但起初只是叫“正街”。 yEjiMtQll]  
自从袁公堤修成后,大大减缓了汉口来自后湖方向的水患,再加上长江、汉水河段上沿江堤防的修筑,汉口形成了四面设防的市区。在这一区位中,出现了汉口沿河闹市区。起初,只有沿河码头和河街,后来由河街而正街,由正街,内街到夹街、里巷。 /;}%E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汉口正街就已形成,这里沿江从西到东,出现了宗三庙、杨家河、武圣庙、老官庙、沈家庙和集稼嘴等众多的码头,为商埠吞吐,集散物资。由于水上交通便利,沿街店铺行栈日益增多,贸易往来频繁。 - 7T`/6  
到清代康熙、乾隆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汉正街已成为“汉口之正街”,又叫“官街”。两旁都有房屋,中间街道,可以容车马通过。乾隆4年(1739年),汉正街修起条石路面。同治3年(1864年)郡守钟谦钧在这里主持修建了万安巷等新码头。从此,正街更是商贾云集,交易兴盛,市场繁荣。被称为“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意”,吸引了四方商旅,八方游客,热闹繁华,盛极一时。 Iw.!*0$  
于是,本省荆州、孝感各县,外地晋陕川湘赣徽浙等省人口纷纷迁入。正如清代嘉庆年间汉阳人徐远志的《汉口竹枝词》所云:“石镇街道土镇坡,八码头临一带河;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异乡多”。 } LC  
清代雍正5年(1727年)后,汉阳县在汉口分设仁义、礼智两巡检司。金庭公店(今金庭巷)以西为仁义司,管辖居仁、由义两坊;金庭以东属礼智司,管辖循礼、大智两坊。有竹枝词为证:“金庭以上属仁义,以下都归礼智司”。 9M($_2,44  
H#V&5|K%  
存大体统  扶正纲常  行仁讲义  家国永昌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4-03-26
感謝余堅分享的資料,祝願早日尋親成功!!!
离线陋室白丁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03-27
感谢大俊兄和版主的安慰!也感谢余钰的帮助,提供给我徽州县志协助查找。 (.ir"\k1(  
附议余修啸:我祖上迁至夏口后,父子两代分别任汉阳仁义司和夏口礼智司。 Wb-C0^dTn  
我迫切希望找到更上面的祖先! \wK&wRn)  
再次感谢各位的关心帮助! D:1@1Jr  
祝春天快乐!
离线余记绸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04-26
   有心人一定实现梦想!祝你早日找到祖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