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42阅读
  • 23回复

四川铁改余探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05-10
报纸内容详见余启堃宗亲的分享: http://imyu.cn/read.php?tid=47333&page=e#a
        余姓在四川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姓氏。当一位姓余的朋友操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和你摆龙门阵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想到,四川本土的余姓市民中,有些带有蒙古族的血统,因一段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而成为四川余姓大家族的一员。 jz$83TB-  
  这些余姓人认为,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为了避祸,由铁姓改成余姓,隐藏着祖传的身份,靠着一首暗藏家族秘史的“分手诗”来明辨血统。但在学术界,这段传奇故事一直存有争论。本期“四川百家姓”,我们抛开学术之争,根据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为大家谈谈“铁”改“余”的故事。读者如有不同见解,可与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探讨。  ?ik6kWI  
9!|.b::  
@T+pQ)0{{  
[+v}V ,jb  
{!vz 6QDS  
甲骨文 qbe9 CF'@_  
>P\/\xL=  
姓名释义:本义是房舍 u.sn"G-c  
>T<"fEBI  
  余与舍字同义。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余字像树木支撑的房屋形。上部为屋顶,下面为梁架和支柱,整个字形像房屋架构侧面图。 oXkxd3  
  余的本义是房舍,后来演化为第一人称“我”和富余之“余”,均为房舍的引申义。 +Ss|4O}'  
URD<KIN>  
主要源头:同姓不同宗 \WVrn>%xu  
If_S_A c  
  余姓有同姓不同宗的说法,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KJIT3J(#  
  一是源于姒姓。夏桀被商汤放逐后,夏禹后代分封的国家中有由余国。由余国的后代中,产生了余这个姓氏。 J$?*qZ(oO  
  二是源于姬姓。由余,周携王余臣之后,出生于春秋时天水一带。由余的祖先原为当时的晋国人,因避乱逃到西戎。后来,由余奉命出使秦国。他见秦穆公贤明大度,便留在了秦国。秦穆公元年(公元前659年)投入秦国,被秦穆公任为上卿(即宰相)。由余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一举攻伐锦诸戎、绲戎、翟戎、义渠等12个戎国,遂称霸西戎,使秦位列春秋五霸。由余的子孙遂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称为由氏和余氏。 O`hOVHD Q  
  三是源自隗姓。余,春秋时期的小国,出自赤狄部落。狄是春秋时期分布在河西、太行山一代的古老民族。春秋期间,他们曾分批向东迁徙,活动于齐、鲁、晋、卫等国之间。其中,赤狄活动在山西长治一代,和晋人杂居。 QMfa~TH#p  
  赤狄部中有余氏族,是赤狄隗姓之后,这一支的余姓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 NVMhbpX6  
  四是源自改姓。四川一些余姓人认为,他们是余姓的一个特殊分支,他们的先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铁木健,因避祸改姓余。 {qCmZn5  
u9FXZK7  
铁改余的传奇:暗藏秘密的分手诗 1TKOvy_  
0f 1Lu) 2  
  “本是元朝帝王家,红巾赶散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皆由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余字并无三两姓,一家分作千万家。” x(z[S$6Y\  
  今年70岁的余体福是凉山州越西县人,是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在他的记忆中,这首诗十分传奇,几乎成了四川“铁改余”认族归宗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foM>UOY  
  75岁的余成文是雅安市名山县人,他刚识字起,就被长辈要求牢记这首分手诗。早年间,他并不知道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但儿时的记忆仍然深刻。他忘不了父母在他起床时揪着他的耳朵大喊:“记到,我们是蒙古人的后代。” elZ?>5P$}  
  四川的一些余姓人开始循着这首诗留下的线索,追寻家族的历史。他们认为,这首诗描述的是蒙古的一支贵胄为避难被迫改姓余的故事。 85l 1  
IEdC _6G  
本是元朝帝王家 红巾赶散入西涯 nv(Pwb3B  
pK#Ze/!  
  余体福说,所有“铁改余”家谱记载,铁木健是铁改余姓家族的先祖。余氏家谱记载铁木健生长在五国城,后到安徽、江西,转河南京山、湖北麻城一带。 [SgP1>M  
  关于铁木健的记载,主要是依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新修编的明代官员余子俊所序的《青神余氏家谱》:“世祖之孙铁木健其人也。”“封铁木健为南平王、东路不花元帅,镇江南。” phUno2fH  
  家谱记载,铁木健,元朝人,蒙古乞颜部奇渥温·孛儿只斤氏,元太祖铁木真第五代嫡孙,“铁改余”姓的先祖。生于13世纪中后期,卒于14世纪中叶。封南平王,食邑湖广行省黄州府麻城县。铁木健自幼在漠南汉地忽必烈军营中成长,15岁随军出征,战功显赫,很得忽必烈的赏识和器重。 28-6(oG  
  1340年,辽阳“金后人”聚众反元,铁木健奉命征讨,大获全胜。结果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去世。家谱中记载,铁木健育有九男一女,9个儿子都中了元朝进士,后来他招的一个女婿也中了进士,故有“九子十进士”的说法。 VY@uQ#&A  
  余成文说,铁木健有两位夫人,大夫人洪氏生了4个儿子: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张夫人生了5个儿子一个女儿: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和寿英,寿英又名金莲。招婿金姓,改根十,名余德仙。 8UoMOeI3  
  因为子女们的生母不同,便以“秀”和“根”来分长房与次房的排位。因此,“铁改余”的后人会以“秀几公”和“根几公”来称呼自己的祖先。余成文是根九公的后人。 %$I\\q q>{  
  《铁改余姓总谱》记载,元顺帝时民不聊生,发生红巾军起义。朱元璋的军队攻占元大都后,驱赶元朝臣属,聚集在麻城以观后变的铁木健“九子一女”无法北归,为避免遭遇满门抄斩之祸,商议西逃,当时云贵川还在元朝梁王的统治下。 \CB{Ut+s  
  于是,“九子一女”携带家属及随从380余人往西迁徙。 ji`N1e,l  
{Zjnf6d]  
泸阳岸上分携手 凤锦桥边插柳桠 H]Q Z4(  
RP7e)?5$s  
  一大家族辗转到达泸州凤锦桥。为避免人马过多暴露目标,大家决定分散各地隐居以求生存,并相约改姓为余,寓意“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随从改姓“于”,意为上不戴帽下不穿衣。他们在泸州分散后,流落到了今天的重庆、泸州、富顺、纳溪、青神、荣县、乐山等地。 Q<d\K(<3?:  
  余体福说,家谱中,“九子一女”逃至泸州凤锦桥准备分散逃离时,为让后人记住自己是元朝皇族,10人每人咬指作笔,以血代墨,每人吟诗一句,作为日后认亲的凭证。这10句诗还有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把“帝王”换成了“宰相”。 e\k=T}  
  诗毕,又相约插柳为记,撮土焚香,望空朝北而拜,对天明誓说,余姓子孙永世相亲相认,不得富不认贫、贵不认贱,余、金不准通婚。议定排行12字“位世其昌,永曰芝贤,耀祖应国”。 +e%9P%[+  
K-)_1  
否泰是天皆由命 悲伤思我又思他 q+3Z3v  
L"1UUOKy  
  据余氏家谱记载,铁木健的“九子一女”分手后,分别去了这些地方: G7pj.rQ  
  秀一公铁承良改名余清,字德元,元进士授濠州太守。分手后回到安徽休宁县侍奉弘吉剌氏祖母庙,后迁回四川资阳,再后移至重庆垫江,子孙传于江南江西。 `&4L'1eF{  
  秀二公铁承勋改名余珍,字德朝,元进士授韶州太守。分手后居洪雅、乐山,后裔迁居资阳、双流、长寿、西昌等地。 Y;p _ff  
  秀三公铁承模改名余醇,字德真,元进士授苏州太守。分手后居成都,子孙传于成都、双流以及云南、贵州等地。 CVo@zr$  
  秀四公铁承猷改名余和,字德辅,元进士授集庆太守。分手后居内江,子孙传于温江、资阳、泸州、长寿、渝北和云南、贵州等地。 vJ7I [Z  
  根五公铁承业改名余璠,字德弼,元进士授刑部尚书,分手后居宜宾,子孙传于宜宾、威远、高县、双流、荣县、南溪和云南、重庆等地。 b>hNkVI  
  根六公铁承烈改名余垣,字德肖,元进士授兵部尚书,分手后居青神,子孙传于青神、眉州、荣县、长宁、珙县和云南、贵州等地。 JaXT B"e  
  根七公铁承德改名余屏,字德盛,元进士授吏部尚书,分手后居仁寿,子孙传于井研、仁寿、长宁、兴文、筠连和贵州、云南、山东、重庆等地。 &&xBq?  
  根八公铁承光改名余翰,字德隆,元进士授户部尚书,分手后居夔州,子孙传于遂宁、泸州、犍为和贵州、重庆等地。 *j?tcxq  
  根九公铁承英改名余芳,字德兴,元进士授礼部尚书,分手后居荣县,子孙传于荣县、威远、富顺、大邑、犍为和贵州、重庆等地。 ]U!vZY@\  
  根十公铁金莲(又名寿英)之夫婿金镕,赐名承弦,改名余伯锡,字德仙,元进士授兵部侍郎,分手后居乐山,后到泸定县沈边,子孙传于四川中江、长寿、成都等地。 u01 'f-h  
,G!M?@Q  
十人誓愿归何处 如梦云游浪卷沙 |Up+Kc:z/n  
(8TB*BhQ_  
  余成文说,如果想认铁改余的后人,说来也简单,除用分手诗考一考外,还可以看一个生理特征。 O%H_._#N`  
  “全国铁改余班辈高的和班辈低的,现在相差有7代之多。孛儿只斤氏余家的后代,都有一个共同的生理特征,即两只脚的小脚趾,皆有两个小指甲。”他说,他的小脚指甲旁还长有半个指甲,这是他们的家族特征。 U s86.@|  
  “我们余姓人是不吃月饼的。”老家在仁寿的余治伦,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家里不过中秋节的传统。“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吃月饼,馋得很。” uM h[Ht^.  
  余治伦说,后来才知道,余姓人不吃月饼,是因为元末农民起义者是用月饼传送起义通知的,月饼中暗藏起义通知,“我们是蒙元后裔,所以不吃月饼。” <k<K"{  
CL.JalR`b  
余字并无三两姓 一家分作千万家 au@ LQxKQ  
7yD=~l\Bbs  
  《铁改余姓总谱》上记载,“九子一女”分别后,余伯锡一家到乐山境内找了个偏僻地方立足,最后占山为王。到了明朝洪武年间,余家成为当地的一个部落首领,后被提拔成千户,后来因有功被授予沈边长官司(土司)一职。 Ef{rY|E  
  《四川通志》载:“沈边长官司余尚昀,原籍江西吉水县人,其先祖余锡伯于前明,从征来川,授土千户,世袭土职。国朝顺治九年,余期援投诚改名永忠,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余明奇授职,颁给印信号纸,住牧沈边(泸定沈村)。” _*7h1[,{f  
  历朝历代沈边余氏土司都能顺应朝廷,服从征调,多次受王朝嘉奖。清乾隆年间,两次用兵金川,沈边都奉调出兵在泸定、康定设卡护后,屡受乾隆赞赏。 8^\}\@  
  余明奇曾于康熙四十四年参加并主持修建泸定桥,这是沟通内藏的大举,泸定桥至今为一大名胜。 g}"`@H(9r3  
  犍为的一支铁改余姓(根九后裔),因为过继而改成了周姓。“湖广填四川”期间,湖广麻城县孝感乡的周承泗一大家人来到犍为。周承泗的一个孙子周思兼,因为无子,就从朋友余尚宾那里过继了余可行,改名周长胤,周长胤有9个儿子。后来,周长胤因分家不平对父辈不满,带着老四、老五两个儿子返回余家,改回余姓,其他儿子仍姓周,并发展至今。 I=o[\?u*_  
SF$7WG3Q  
四川铁改余姓部分支系字辈 [ -"o5!0<  
yI/2 e[  
资阳(秀一后裔)一支支系: }/&Q\Sc  
文冲元必大,汝登国应昌,懋正崇仙道,锡化永春芳。 oJa6)+b(3  
o|Cq#JFG  
新津(秀二后裔)一支支系: jXA!9_L7  
腾万文凤中,子登绍国正,天兴顺治孝,仁仪德安康。 [p[nK=&r  
n@n608  
仁寿(秀四后裔)一支支系: ^?PU:eS  
朝其明登成启元,定国光廷瑞,安邦显德兴,先修招泽永,荣华历万春。 j_N><_Jc  
(Mi]vK.4  
马边(根七后裔)一支支系: Gr9/@U+  
天登怀思文,光宗成耀祖,名利深荣贵,世代德隆昌,先进大如海,存仁复朝钢,云开方现星,鸿猷应传继,洪福远流长。 UjibQl 3:m  
)E;+C2G  
青神(根六后裔)一支支系: *Q2;bmIc  
德永示子,宀承草发,力崇木世,龙玉儒先,金心水正,一本万元。南平开业,西川安土,报国传家,谨守遗泽,长泉千古。 \#4??@+Xf  
Bz}Dgbb  
仁寿(根七后裔)一支支系: D'V0b"  
光腾必廷在,元洪应正登,宗作思维懑,世学志及先;太守芳声远,尚书德泽长,勳名召万古,富贵庆同堂。 ~wnTl[:  
JFaxxW  
眉山(根七后裔)一支支系: ' Cy^G;  
元世希大众,天佑汝宗兴,朝有纯良治,廷占俊秀登;传家唯孝敬,辅国效贤能,代继诗书志,光辉应克承。 5,=Yi$x  
B5J!&suX  
筠连(根八后裔)一支支系: gLv|Hu7  
会以人逮,邦国从正,忠孝兴荣,朝元永盛,克定显修,泸阳柳茂,凤锦耀宗。 ?]%JQ]Gf*  
-_=0PW5{  
威远(根九后裔)一支支系: #!p=P<4M  
德子奉,高金天佐万,汝文朝怀亮,元世存天理,映锡广祯祥,崇儒体大道,长开富贵春。 .(o]d{ '-}  
9fD4xkRS  
犍为(根九后裔)一支支系: n<MMO=+bg  
尧旺子承天,福学仲三元,有仕希洪让,德美可登先。 CCKg,v  
Mq) n=M  
i} 96, {  
铁改余姓四川部分祠堂 ^B@4 w\t  
"?,3O2t  
  青神土主场余家祠堂、仁寿石嘴碧玉余家祠堂、筠连镇舟余家祠堂、内江白马庙余家祠堂、资阳丰裕民合余家大房、长宁梅硐余家祠堂、仁寿新店乡余家碥余家祠、珙县下罗坝余家祠堂、泸州余家祠堂、威远铁金余五福祠、威远余氏敬宗祠、威远余氏射斗祠等。 9[DQ[bL  
>V(>2eD'S  
@_YEK3l]l  
下期预告 Y~1}B_  
  明朝,四川“铁改余”姓出了一个叫余子俊的大人物,曾先后担任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他在任期间,主持修建长城,抵御外侵,留下了诸多传奇故事…… ?97MW a   
nzy =0Ox[  
特别致谢 o!mf d}nG  
  本期“铁改余姓”稿件采用的资料和现场采访,得到了四川省历史学会中华姓氏文化学分会、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hgj#VY$B  
el!Bi>b9c!  
文章原标题:《铁改余姓 成吉思汗后裔的传奇》 *p?b"{_a  
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2014年05月10日]宽窄巷 --版次:[a13] w GZ(bKyO  
  华西都市报记者 崔燃 .u7d  
                            摄影 雷远东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拜讀完畢,感謝分享!!! 2014-05-14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余怀兴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5-11-27
四川铁改余探源
ji既然是太守,尚书,(姑且不论那朝根本就无此官衔),抱负经论,又还经过科考,竟会不懂诗侓?怎么会出此烂诗?纵是传抄之误,也仅是一、两处有误,根本不可能每一句多有误嘛。反正对:“铁改余”要认真研讨研讨才是!对我们四川那么多的余氏,竟有人怂恿加串通说说什么“铁改余”,骗人骗谱,对这一用意就值得深思?
离线余启堃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4-06-30
铁改余姓分手诗之我见 v0$6@K;M4G  
U Ciq'^,  
我叫余馥泉,书名叫余绍明。男,现年81岁,籍贯:富顺古佛;现住址:自贡市大安仁和路恒和花苑一期B栋2门2号。中共党员。51年参军抗美援朝,有时也爱写一些四言八句,但此时并不知诗律为何物。94年退休后才从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学到近体诗的格律,从而参加了自贡市诗词学会,成为诗会的一名普通会员。 5lU`o  
一九四七年我父去世。其在世时我从他口中听说过这首分手诗,现在依稀还能背诵。根据祖辈的口传,我家属根八公支之后裔。 qbP[  9  
从《华西都市报》2014年5月10日第十三版“宽窄巷”刊登的题目为:铁改余姓成吉思汗后裔的传奇中,看到了完整的“分手诗”。细赏之后,发现有些词还存有疑义;按诗律,发现不少句还带有一些病点。思之再三,觉得作为一个铁改余姓的后世子孙,有责任按史实和诗律尽可能地将其修正过来。否则,象这样流传下去,会继续遗误后世;若让懂诗律的方家看到这首“分手诗”,他们会对病点发出嗤笑,从而会让我们的祖先十进士蒙羞的。 k*-+@U"+  
我认为,十进士在当时都是饱学之士,又经过严格地科考,他们不可能不懂得近体诗的格律。从这首分手诗看,它完全合符七言长律,这是不会诗律的人是无法做到如此巧合的。由此可以断定,现在这首分手诗不会是十进士的原作。它是多少年后铁改余姓的后人能够敢 .IKK.G  
于公开编撰余氏家谱时仅凭祖辈人口口相传而记录的。所以,现在这首分手诗存在有破律的病点就不足为怪了。 w e} sC,  
我不堪冒昧,拟将这首分手诗按诗律作如下修正,并作出我修正的理由,抛砖引玉,以供探讨。现逐句提出的修正意见如下: jM7}LV1Ck  
一、    本是元朝帝王家。“帝王”应修正为“宰相”家。因四太守、五尚书一位侍郎,只主宰当时的朝政,并没有一人做过帝王,所以改为“宰相家”更符合史实。 Vm6^'1CY  
二、    红巾赶散入西涯。“赶散”应修正为“作乱”,因为十进士举家从湖北麻城出逃避难,是主动地,当时并未受到明军的追杀,所以“赶散”是不合史实的,修正为“作乱”是符合当时的“正统”口气的。 QY^ y(I49  
三、    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芽、“上”似乎改为“畔”更好,因为后面的对句“桥边”对“岸畔”更妥帖。 SA/0Z=  
四、    否泰是天皆由命,悲伤思我又思他。“由”字是平声字,此处按诗律只能用仄声字,否则即成为拗句。因此应改“由”为“是”字,是命也符合当时人们的思维认识。况且对句的“思”“思”对出句的“是”“是”也更工整。 ,U7hzBj8k  
五、    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十人誓愿”如改为“从今聚散”归何处,似乎更切合当时的情景。此联按诗律要求要对仗,而此联却没有对仗;但尾联允许不对仗而对仗,按拗救理解。尾联的对仗,救了前面颈联的不对仗,这还是合律的。 UWusSi3+LG  
六、    余字并无三两姓,一家分作千万家。“字”应改为“姓”,因为对句的“家”“家”对出句的“姓”“姓”这样更妥当。末句的“分”字应改为“化”字。“分”字太实,“化”字比“分”字要虚一些。若要按“分”字来理解,十兄弟举家共380人,怎么分都分不够千万家。“三两姓”,“千万家”都是不确定的数字,是对后世的良好期盼。还有:“千万家”的“千”字是平声字,这里按诗律“千”字处应用仄声字,把“万”这个仄声字调到“千”字前面,改成“万千家”就不存在拗救的问题了。况且前句已用了“三两姓”后句用“万千家”作对不是更加妥帖吗! z?gJHN<  
现将修正后的分手诗完整地抄录于下: &1?Q]ZRp  
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 '8Gw{&&  
泸阳岸畔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 XG [%oL  
否泰是天皆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 ,>g 6OU2~6  
从今聚散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 UG!&n@R  
余姓并无三两姓,一家化作万千家。 _E "[%  
还发现富顺的余姓家谱在这首分手诗的后面加有两句: B#gmT2L  
若有一人不认祖,身生白癞丧长沙。 `C()H@;  
我认为十进士一人出一句所构成的分手诗,只能是共十句。这两句不符合出处,意义也不见得好,所以是没有这个必要的,是应去掉。否则“画蛇添足”,有损整体形象,因这两句的平仄也不符合诗律要求,不是近体诗句。说白了这是对自己人进行恶毒的诅咒。 *PI3L/*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4-06-18
加分鼓勵!
离线余鸿远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4-06-17
很牛B!! 0%F.]+6[O4  
提两点疑议: -],?kP  
1、众所周知元朝对外推行行省制,等级分别是行中书省(丞相、平章之类)------路(万户)-----府(知府或府尹)----州(知州或州尹)-----县(知县或县尹)。这铁家咋有四个儿子当了太守这种元朝没有的官职呢? \Sby(l  
2、中央推行一省六部制,即中书省,下辖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这铁木键一家子老子是南平王,儿子占了五部尚书,皇帝怕怕呀!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加分鼓勵! 2014-06-18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4-06-01
歡迎启堃加入家族網站,但別認錯祖宗了喔!!!,
离线余永庆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4-06-01
回 18楼(廣德堂余成) 的帖子
廣德堂余成:要不把它删了吧  您看如何内容来自[短消息]  (2014-06-01 00:40) 
3|K=%jr[  
删了吧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4-06-01
要不把它删了吧  您看如何 (C,e6r Y  
Rw{$L~\  
内容来自[短消息]
离线余永庆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4-06-01
回 16楼(廣德堂余成) 的帖子
廣德堂余成:永庆兄言语要慎重人家哪里来的根一,根二......  是秀一至秀四,根五至根十。莫授人以柄。 (2014-05-31 23:59) 
(?vK_{  
对,被他们气糊涂啦!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4-05-31
回 11楼(余永庆) 的帖子
余永庆:铁改余把余靖后裔十贯,十兄弟,改成十根。一贯改根一,二贯改根二…… (2014-05-31 01:06) 
;11x"S  
永庆兄言语要慎重人家哪里来的根一,根二......  是秀一至秀四,根五至根十。莫授人以柄。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