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2阅读
  • 0回复

改铁为佘何也?——铁改余的朋友观后不要哭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05-18
— 本帖被 thinfo 从 争议内容区 移动到本区(2019-01-15) —
铁佘—佘姓源流之我见之7 2013.6.6
添加:2013-6-6   作者: 佘国纲   来源: 端阳史志馆    

铁佘
—佘姓源流之我见之7
&r~s3S{pQ  
    北京图书馆藏有清代佘明逵所编《铁佘氏大族谱》。该谱专门有《改铁为佘何也》一篇,祥细叙述铁氏改佘氏的经过: .Zj`_5C  
    元朝显宗铁木健,政宽仁明,忠信爱民,乐善好施,延世不绝。铁木健前妻洪氏生四子,取名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后娶张氏生五子一女,取名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女名寿英招婿姓金名根十。儿子女婿,均知书达理,武勇过人。均经科举中进士,四个官至太守,五个官至尚书,一个官至侍郎。后来红巾军起义,元灭明立。因战乱风起云涌,兼之奸臣诽谤,皇帝有诛铁木健九族之意。铁木健九子一女婿后裔,世代皇亲,居官显赫,不意失势。闻风即从徽州下邳因惧祸统家“而逃至西川”,“改铁为金,金乃铁字之旁,恐相似为害,又将金字改去下划,而为佘。佘字万代不改。一行来至泸州衣锦乡凤锦桥,人多影大,难以一路同行,乃联诗、合对、遗嘱誓盟,插柳溪边,四散各处,永古为纪”。
    联诗曰:
  
本是元朝宰相家(秀一),
红巾赶散入西崖(秀二)
泸阳岸上分携手(秀三),
凤锦桥边插柳丫(秀四)。
否泰是天皆是命(根五
悲伤思我又思他(根六)。
佘字并无两三姓(根七)
一家分做百千家(根八)。
十人誓愿归何处(根九),
如焚云游浪捲沙(根十)。
!_QT{H  
    其对云: ."=%]l 0  
    九兄弟一妹夫十人进士,四太守五尚书一位侍郎。 RRB=JP{r  
    誓词为:  qT!lq  
    自今改铁为佘,而后世子孙俱要相认,不可骨肉视为路人。此桥万古不磨,此柳历世亦在。诗对之代代相传者,皆我氏之踪迹也。且吾父荆棺为葬,吾母青茅生冢故在,是可凭焉。所以或贫或富,或贵或贱。纵语音殊途,省属不一,往来知其端的者,必是九子十进士之苗裔也。况佘字无二,岂有下邳邑属而复有旁支者乎。如有不相认者,罚他一十二斗麦,卢癞嗟夫。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世世子孙其各遵毋违乎。 (3lA0e`Y  
    该谱还记载了铁木健十子婿改佘姓后所迁居之地:秀一公佘清,归江南徽州休宁县住,奉剌氏皇后祖母之春秋;秀二公佘贞,归四川洪雅住;秀三公佘醇,归四川华阳、成都住;秀四公佘和,归四川内江、成都住;根五公佘藩,归四川宜宾县住;根六公佘垣,归四川泸州、荣昌、隆昌、长宁住;根七公佘屏,归四川仁寿、井研、犍为住;根八公佘翰,归四川叙宁、犍为住;根九公佘芳,归四川荣县、犍为住;根十公佘伯,归中州长寿住(是否重庆长寿待考)。 -egnMc67  
    2006年,有人在四川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发现了一块清代咸丰年间的墓碑,上刻有:“我祖铁木健,封王爵两平取妻张氏洪氏,一生五子一生四子,一婿姓金作为侍郎,十人由科各中进士,赫赫称极盛焉,不意红巾贼乱,又被奸臣诽谤,我祖铁木健虽属勋旧,亦将奈之何哉!于是惧祸窃负而逃四川”,“改铁为金,金有相似又改为余,余氏而万代不改铁木真义出焉,此余姓氏之所由肪乎。故一行来自泸州,奈人多影大难以一路,原在风锦桥依锦乡誓祖遣散。”这块墓碑所述与佘明逵所编《铁佘氏大族谱》所记基本一致,至于墓碑中的“改为余”,实际就是“改为佘”。因为将“佘”刻写为“余”历来都是很常见的事,就是佘明逵所编的《铁佘氏大族谱》中,亦有不少将“佘”字刻写成“余”字的情况存在。 Kx&" 9g$  
    不过,云南思茅铁家坡人于1997年寻祖整理后的《蒙古铁氏族谱》,则记载为“铁氏”改姓为“鱼氏”(余)。该谱记载说:他们“是蒙古贵族元成宗的后裔……元顺帝退出大都(今北京)到了应昌(今内蒙古境内),铁氏不愿意随元顺帝北还,取道四川前来投奔云南的梁王,途中遇到明朝军队追捕,逃到大渡河泸定桥附近,追兵紧逼、形式危急,于是决定更名易姓,分散逃避,但一时又想不出合适的姓氏。后来看到河里不少游鱼,认为是吉祥之兆,便改姓为‘鱼’,为区分主仆关系,把嫡系改为‘余’姓,把女婿家由金姓改为‘俞’姓,奴婢则改为‘于’姓……这个大家族分散逃难后……有一部分逃到大理,后来又从大理迁到今思茅……把寨名取名为余家坡。明国初年,官府已不再追杀蒙古族后裔,才又恢复铁姓。新中国建立后……除了恢复铁姓外,还恢复了蒙古族族称,同时将余家坡改名为铁家坡。” BWy-R6br  
    这个《蒙古铁氏族谱》所记的“铁氏”嫡系改为“余”姓,是否也是“佘”姓之误呢?我认为:“不是”。因为:一、他们自述是“蒙古贵族元成宗的后裔”,而不是“元显宗的后裔”;二、他们是见“鱼”改姓“余”,而不是先改姓“金”,因恐“铁”与“金”相似,再改为“佘”姓;三、他们“明国初(明朝初或民国初)即“恢复铁姓”,而不是“佘字万代不改”。
http://www.wanxinglou.com/ViewInfo.asp?id=2607
r A(A$VR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