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91阅读
  • 1回复

台湾高雄市大坪頂梁姓血緣聚落的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6-26
本論文對於大坪頂梁姓血緣聚落的研究,基於時間及人力的限制,目前只著重在聚落基本空間的架構及詮釋,尚未觸及文化的血緣聚落內涵。關於宗族組織如何表達在空間結構中?房的層層空間辯證、祭祀公業公產與私產、公共空間與私有空間的討論,聚落的經濟基礎等問題均有待進一步認識。一篇論文的完成,不代表問題的結束,反而產生了更多待釐清的議題。 WL U}  
Qdu$Os  
J\=a gQ  
大坪頂梁姓血緣聚落,最明顯的空間圖像便是同姓氏的宗族,總是盡量的聚集在一起,這在拓荒時期,可增強安全防禦的力量,在平時,則有守望相助的意義存在。此外,整個血緣聚落裏的居民,幾乎都有血脈淵源的親戚關係存在,即使不同姓,但通過婚姻、收養關係的連結,構成了一實質關係綿密的社會網絡。據此延伸至生活經驗裏,大坪頂人不分老少,至今仍以團結禦侮自許。 q@l(Qol  
梁姓宗族的空間圖像,是以宗祠為中心,由西向東依地勢高低及輩份尊卑,大房、二房、三房依次展開的。宗族組織嚴密,尤以建構祠堂、添置族產、編修族譜等事實之內涵,更可見其宗族凝聚力較強,故空間拓展勢力亦最廣。 sn"fK=,#g  
臺灣為一移民社會,故血緣聚落的形成有其必要條件;較早開發的地區,沒有番亂、械鬥的騷擾,自然環境相對穩定等因素配合得宜,血緣聚落方得以形成與發展。除上述因素外,大坪頂的地形封閉性及政治的邊緣性位置,使其對外關係一直呈現封閉穩定的狀態,因此,聚落的居民從清朝至今日,仍維持以血緣關係為社會整合的方式,異質化的速度相當緩慢;這是大坪頂梁姓血緣聚落有別於今日多半瓦解殆盡或異質化漸顯的血緣聚落。 f*m[|0qI<X  
BpH%STEN  
新市鎮計畫與大坪頂血緣聚落的發展關係密切,禁建的正、負面影響已成過去,展望未來,其命運比起同遭禁建過的紅毛港聚落要樂觀許多,生活機能的日漸完善,不僅可留住流失的人口,亦使其空間勢力擴散至新市鎮內,新市鎮聚落的構成亦轉變成以“地緣”關係所建構,未來,新市鎮的功能性關係將被加強,在轉變過程中,亦發突顯血緣聚落存在的歷史意義及價值,恰如梁耕田先生在梁氏族譜中所書: g^l RG3a  
「萬派分流水一源,千枝葉茂樹同根 ('hT  
川流不息吾宗族,積德興家報祖恩」
M0w/wt|  
血緣聚落的教育內涵,在此亦顯露無遺!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6-26
佘姓先住民的拓墾
佘姓先住民的拓墾: $E!J:Y=  
最早來大坪頂拓墾的是佘姓先住民,根據實地訪談佘嘉明先生(註79)的說法,祖先一族四房從下邳(註80)來台,定居在後厝路,此地有自然湧泉,鑿井取水維生,今日此井則仍可用。至於佘姓人家為何戶數一直不多?(如表一所示,日據時期的佘姓人家只有7戶,表二所示88年的統計只有15 戶)。佘嘉明先生說:「乃因日本時代,按口授田,族人較少,所以田地較少,謀生不易,於是陸續搬出,遷至高松、桂林、二苓、小港、籬仔內、山、鳳山等地。」(註81)。 `3_lI~=eH  
PoSpkJH  
而大坪頂的佘姓和余姓是否有關聯?佘先生說:「在大坪頂佘姓、余姓本是一家人,乃因光復後,戶政事務所的筆誤,日本時代的資料是姓佘。」當時余姓後代紛紛認祖歸宗,正本清源改姓佘,但土地繼承卻因此發生問題,他們也曾向內政部陳情,但土地所有權狀沒有登記身分證字號,故無法確認余姓、佘姓是否是同一人,土地也因此部份被充公呢! `'S0*kMT  
關於戶政事務所是否有可能筆誤?筆者也曾經訪問過小港戶政事務所的人員,他們說:「怎麼可能連自己的姓被人寫錯都不知道?」,而我的看法則是有可能也!,因為〝余〞和〝佘〞的寫法,只有一小筆之差,而早期民智未開,教育水準尚低,文盲普遍,當然無法注意到自己的姓是否有被寫錯(註82)。  C})'\1O%  
p *w$:L  
註79:佘嘉明先生為前鎮區瑞盛冷凍股份有限公司的場務。 {R6HG{"IS6  
註80:由郡號「下邳」反推源流,找尋佘姓的祖籍,根據「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一書,頁292所言,余氏族人,發源於今陜、甘一帶,秦漢以後,族人東遷,主要繁衍於安徽新安,成為當地大族。其後再由新安,分別傳衍下邳(今江蘇邳縣),吳興(今浙江吳興),余氏遂以「下邳」、「吳興」為郡號。(台北余氏宗親會謂,余氏郡號,南稱「下邳」、北稱「高陽」。)由上敘述,可以發現〝佘〞和〝余〞姓,可能本出同源。 f. }c7  
註81:佘姓在全台的主要分布地,民國45年的統計為:高縣(52.1%)南縣(22.1%)高市(7.5%)。資料來源:同宗同鄉關係與台灣人口之祖籍及姓氏分布的研究,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7年,頁436。 ),}AI/j;zY  
註82:關於是否有筆誤的問題,筆者後來在90年6月至小港戶政第二辦公室查資料時,發覺在日據時期的戶籍登記簿裏,同一戶的〝佘〞有的就已筆誤成〝余〞了。 r=.A'"Kf  
故表二88年統計的佘姓15戶,其實里民資料的顯示是包含佘姓12戶、余姓3戶。至於其他地方是否有此問題,則不得而知,但根據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一書,基隆市竟有「余徐涂佘俞宗親會」,顯示這些姓氏的發展過程,可能是有些關係吧! i yesD  
~Ou1WnmO  
佘姓先住民的經濟活動,根據佘嘉明先生的說法,最早以前有打獵山豬的活動。 2S[-$9  
日本時代以前,田地是以竹竿打樁插地為界,主要種植旱作,如甘蔗、地瓜、花生等。近30年才種鳳梨,族人亦有至附近打零工維生,當時的交通工具是走路或坐牛車。 #18FA|   
關於房子建材的演變,佘先生亦非常清楚,他說演變順序是“茅頂竹牆”變成“茅頂土牆”、“茅頂土埆牆”,再演變成“紅瓦土埆牆”、“紅瓦磚牆”,現在則是“加強磚造”。至於傳統古厝的大量消失,源於民國六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賽洛瑪颱風的肆虐,當時許多房子屋頂都被掀了,於是紛紛改建新的房子。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