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88阅读
  • 3回复

明朝大学士余有丁故里——岐山村(岐阳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7-04-10
— 本帖被 washington 执行合并操作(2013-11-17) —
    “余相书楼”是东钱湖有名的旧十景之一,为明代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余有丁所建,位于东钱湖北隅大青山岙中。这里翠峰为屏,绿竹掩映,奇幽绝胜。余有丁晚年在此读书自娱,其庄园遂以“余相书楼”传世。 O k7zpq  
} 0M{A+  
    但很多人不知道余有丁却是高桥镇岐山村人。 jPk c3dG +  
Np2ci~"<.  
    岐山村现与余姚市相临,它原属于慈溪,1958年划归原鄞县。 J`oTes,  
{'R)4hL  
    甬梁公路自村前穿过,去宁波可乘602路公交车,附近还有杭甬高速公路入口,岐山村民进出入交通相当便利。 7[KCWJ  
SW9fE :v  
    村前有一座山,名为岐山。此山颇像牛头,当地人称它为岐山头。岐山村之名由此而来。只可惜如今山头已被打掉,只像个馒头了。 usOx=^?=  
yn~P{}68  
     在村办公室,当我们问到是否有余有丁遗迹时,村主任余国炳用手指指紧换村办公室后墙的那进老宅说:“那就是余家大祠堂”走进祠堂,只见里面放了些村里的杂物,显得杂乱。但那雕梁画栋依然在,画面栩栩如生,掩没在青草丛中的堂前石板依然平平整整的。祠堂里的戏台和石碑已不见,但在一边我们看到了两块横匾,字迹遒劲有力、雄浑厚实,一块为黑底金字,写着“明廷硕辅”,落款为“十九孙有丁”;一块为白底金字,上写“敦本堂”,可惜书写落款的那截木板已找不到了。据悉文革前这两块匾还挂在正堂之上,后遗落村民家中。所幸历经劫难,此两匾还是被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ZK !A#Jm{  
zxKCVRJ  
    解放后,余家大祠堂曾被当作村办公室。余姓是村里的一大姓,约占全村1540人口中的70%。岐山旧宅、小佰房三个自然村组成。后新房,据说也都是余姓后代分家而形成的。 0=![fjm  
=~|:t&v=c  
     余有丁虽是明代高官,却未能使家乡免受早涝灾害的肆虐。如今74岁的老人余阿狗告诉我们 :“过去的岐山啊,是‘烂污岐阳破沿江,十年倒有九年荒。’“岐山村地势低洼,排涝抗洪能力极差,虽濒临姚江,但由于姚江末造大闸,落潮时,江水就干了,江边常常满地是小蟹。晴上十天半个月,姚江水就泛咸,村民喝水难、农业灌溉难,当时村民形容粮食产量之低有这么一句话:“三袋一亩还要连根拔”。 |4C^$  
u%2KwRQ  
    建国初期,宁波建成了姚江大闸,随之上游河动工兴建。上游河的建成,连通了姚江和岐阳西河,大大改善了当地的水利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岐山人从此深深体会到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全村1718亩耕地上已建成2000多米长的纵横交错的三面光水泥渠道,筑成了3000多米四通八达的标准机耕路。最近该村又加入了建设我县沿高速公路综合开发形象工程的行列,目前已建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树成林”的250 亩标准农田。岐山村不再烂污样,旱涝保丰收,粮食年单产达到 800多公斤。近年来,村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采用“蔺草十晚稻”的耕作模式,使农业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 (3%t+aqq  
I3)Zr+  
    上游河的开通,还使航船通到了岐山,这为当地采石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运输条件。1976年起,岐山人开始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开采石料支援其他村人砌石造大寨田。到70年代建成甬梁公路,为采石业插上了翅膀,采石业逐渐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全村有采石场三个,每年可产石料3000多吨,为村级经济增加收入20万元左右。石场承包和企业租赁使得村级可用资金近几年每年保持在50万元左右,村民生活面貌大变样。 WS,7dz  
wda';@y5(  
    我们环村走了一道,随处可见平整的水泥路、崭新的楼房。由于这里曾为岐阳乡政府所在地,岐山村还有一条宽阔的街道,两边街面房子林立,邮局、储蓄所、幼儿园、小学等设施齐全。最近,该村又完成了中心村建设土地测量工作。可以想像,几年之后,岐山村又将换新颜了。 J^zi2 jtV  
x';u CKWV  
    短短几十年,岐山村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对此,余有丁肯定想像不到,如果当时的岐山能有这般青山绿水,他定会将余相书楼建到自己的家乡。
[ 此帖被washington在2013-11-17 07:22重新编辑 ]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2013-03-23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ianyuan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6-07
那是我家啊~!请问我的谁的后代,宗谱在那里。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3-23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11-17
余相故里岐阳村
余相故里岐阳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8-13  
  
pg+[y<B  
{4aWR><  
m4E)qCvy  
NCqo@vE  
积福桥
                                      
                                          岐阳村一角
余氏宗祠外景
       明万历年间,进士出身的鄞县人余有丁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中枢机务,即通常所说的入阁拜相,从此余有丁也被称为“余相”。晚年他在东钱湖畔所建的“五柳山庄”,以建筑秀美、藏书丰盈而闻名,遂以“余相书楼”传世,成为著名的“钱湖十景”之一。病故后亦归葬东钱湖,如今隐学山尚存其墓道遗迹,可以说余有丁对东钱湖怀有深厚的感情。殊不知他的故里却在今高桥镇岐阳村。 [ =x s4=  
8n BL\{'B[  
       岐阳村曾设为乡,历史上先后隶属于慈溪和余姚,1958年划归鄞县,是鄞西姚江边上靠近余姚的一个边缘乡。1992年“撤扩并”之后并入了高桥镇。现在的岐阳村是2004年由原岐山村和周家浦村合并而来。   lJP1XzN_  
l&VjUPz_  
       而今的岐阳村,环境整洁,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的景致让人赏心悦目,穿村而过的岐山路两旁店铺林立,银行、邮局、菜场、小学、幼儿园、卫生服务站等设施一应俱全,一派繁华的新农村景象。   iz(u=/*\  
z|7zj/+g  
       过去,当地有句俗语:“烂污岐阳破沿江,十年倒有九年荒。”说的是由于岐阳地处低洼,自然条件差,使得排涝抗洪功能极弱。其实,这与广德湖被废有关。广德湖曾是鄞西的母亲湖和重要水利枢纽,北宋末明州知州楼异为一己之私废湖为田,导致鄞西水利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岐阳更是首当其冲,雨季时水满为患,排水不畅;旱季来临则姚江水泛咸,给百姓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姚江大闸建成后,岐阳的水利条件才有了根本好转。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5G0 $  
vB37M@wm  
       余氏宗祠位于村委会办公楼一侧,宗祠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叫“派分昌国,居卜岐阳”。昌国,即今之舟山;岐阳,即岐山之阳,对联意谓余姓的一支明代时从舟山分出来,选择岐阳这个地方定居下来。“岐阳”地名的出处就来自这副对联。 /MB{Pmk$R  
   +9O5KI?P  
       那是民国初年,余姚大隐镇要把一镇分为两乡,南端沿姚江五个村另立一乡,新上任的余姓乡长是岐山人,他想取一个乡名。有人就提议以岐山为乡名,余乡长认为不妥。这时,有一人无意中见到宗祠大门的那副对联,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大家都觉得取“岐阳”这个名字好,于是有了岐阳地名。而岐山村名的来历,因为村前有座岐山,状如牛头,所以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岐山头,可惜现在“牛头”已因采石而消失。把新村称作“岐阳”,是因为岐山村是原岐阳乡政府驻地。周家浦则是因周姓聚居地濒临姚江而得名。   2#X4G~>#h  
zJ+8FWy:S  
       余氏宗祠为余有丁的家祠,五开间四合院硬山式建筑,创建至今已四百余年,历经风雨沧桑,2011年重修。和许多宗祠一样,在特殊年代里,余氏宗祠也难逃被另作它用的命运。这很难说是一件坏事,有时反而是好事,由此避免了作为“四旧”而被拆毁。据立于厢房内的《重修余氏宗祠记》所述,余氏宗祠解放后用于安置移民,曾作食堂,住过知青,办过工厂,也是开会演戏的场所。   &2-L. Xb  
Fg$3N5*  
       宗祠厅堂高大雄伟,雕刻着鱼龙和如意云纹图案的牛腿、支梁工艺精细,令人称奇的是几百年来堂内竟无鸟雀筑巢、蜘丝悬梁,也无灰尘,个中奥秘,无人能解,可能与保国寺大殿的情形相似。堂内高悬三块匾额,分别为“节孝”、“敦本堂”和“明廷硕辅”,其中“明廷硕辅”匾为旧匾,听说“文革”时被村民拿去做了猪舍的挡板,能完好保留至今实属不易。余有丁从小聪慧好学,中进士后历任翰林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为官刚正不阿、敢作敢为,且很有谋略,不愧为一代名臣。他在担任翰林编修时,负责起草诏书,一改历任编修接纳受诏者馈赠并为之美言的做法,坚持按公允的观点写诏书。他说:诏书是代表皇帝说的话,怎么可以借草诏之权奖谀受诏者而谋取私利呢?   E^_w I>  
e98lhu"|H  
       说到余有丁的谋略,不能不提发生在万历十年(1582)的那场兵变。是年三月,杭州发生兵变,事态极为严重,朝廷令兵部侍郎张佳允到杭州平乱。张佳允向余有丁讨教,余有丁就说,杭州兵变者好比困兽,如果用武力征讨,会把他们逼上绝路,引发更惨烈的战祸;听说原先统率这支部队的将领叫徐景星,此人治军恩威并用,士兵都听他的,但因犯错在蓟门等待处罚,不如赶紧去请他出面处理此事。张佳允依计行事,果然,兵变的士兵一见徐景星到来,立即复归平静,兵变就这样被平定了。 VhT= l  
ej&<GM|  
       漫步余相故里,深深感受到曾经的历史印记,一些似曾相识的小地名也不时映入眼帘,倍感亲切。如小佰房,是以宗族房名得名;旧宅为余有丁的居住地,当初余姓从舟山迁入至此,后子孙繁衍分住,便把最早建的村庄称作“旧宅”;后新屋,则相对于“旧宅”而言,是余姓先人择此另建的新屋;三房的村民主姓周,清时自河南迁来,因是第三个儿子所建的新居,故名;下边和上边,是清时由诸暨迁入的边氏兄弟俩分家而得名……   yix'rA-T  
nfb]VN~(  
       回去时,过积福桥。远远地便望见桥旁的两棵大樟树,枝繁叶茂,遮阴蔽日,也算是村里的一道风景。村民说那两棵大树有七十多年的树龄了,听那口气,分明透着作为岐阳人的自豪。而当我问起桥的来历,村民却说不上来。其实,桥原本是座石桥无疑,想必有些年头了,现改建成水泥桥,可通汽车,似乎少了些许古韵。细观桥的一侧,居然镶嵌着两块阴刻“积福桥”的旧桥额,还有“嘉庆六年荷月上浣吉旦……重建”等小字。嘉庆六年即1801年,按此推算,积福桥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古人云:“积善可以得福。”不知当年建造此桥时,是否蕴含了这样的涵义?我想,如果有机会,定要再去作一次深入的探访;推而广之,岐阳应该还有许多值得留存的文化记忆有待挖掘整理。 Q|}a R:4  
jk\ dG16  
       来源:宁波晚报    陈武耀 文/摄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