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72阅读
  • 0回复

女真的来龙去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7-19
女真(或“女贞”),亦作“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肃慎”, 汉-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靺鞨”,辽-金时期称“女真”,清朝以后,“女真”称为满族。 A s8IjGNs{  
\7Fp@ .S3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O*9d[jw[  
宋元时代,女真族形成和崛起,从根本上改变广东北地区的历史,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 ZSn6JV'g  
R".*dC,0'B  
宋朝人说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语讹为女真”。可见,朱里真是汉名。为避辽兴宗耶律真的讳,改称女直,也写作女质。 *s!T$oc  
fAD {sg  
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现在7世纪。《金史》是这样记述女真族的起源的: r: ,"k:C  
&izk$~  
女真族的始祖函普,有兄阿古迪弟保活里。在唐朝贞观年间,因氏族离散,年逾 60的函普,从高丽旧居出走。他的哥哥信佛,留在了高丽,只有保活里随他出来。走到完颜部时,正巧碰上人们互争财物,械斗不已,函普出面调停,平息了事态。作为酬谢,完颜部送给了他一头青牛。为了在这里站稳脚跟,他又用这头青牛作为聘礼,和完颜部的一个60岁老妇人的女儿结了婚,婚后生了二男一女,他和他的子女们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完颜部人。 Pa/2])w  
|q 0iX2W  
完颜部居住在鸭绿江上游及图们江流域,女真族是由这一带的朱里真人组成的,与采集珍珠的居民有关。 =l%|W[OO  
Rc~63![O.  
完颜一词,是从汉语“蜿蜒”音转的女真语。依傍绥滨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布各地以后,就以蜿蜒河之名来作为姓氏。“蜿蜒”、“完颜”乃是同音异写。所以,完颜部作为黑水靺鞨一支,是从蜿蜒河畔辗转游徙,迁移至阿什河之滨的。天长日久,女真语“完颜”演变为汉语的“王”。完颜氏,是女真族中的王族。女真族从长白山移居黑龙江中游,而完颜部就定居在完达山。完达山,相传是完颜部人女真王到过的地方,主峰在黑龙江中游北岸的俄国境内。 5- "aK~@+  
8b $e)  
在辽代,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有七十二部落”,地方数千里,人口超过10万户,散居山谷之间。渐渐地,女真族由分散的氏族部落统一起来。部是从部落发展来的,族由氏族血缘关系改组而成。不相统一的部落,发展到“远近相服”而推举了“酋领”的部族,酋领必然派出自己家族成员,到那些归附的部落取代原来首领的职权,于是出现了以氏代姓、统属其部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7n`]S/  
u@kr;^m  
辽代女真族分布范围较广:南起鸭绿江、长白山一带,北至黑龙江中游,东抵日本海。居于咸州(今辽宁开原)东北至束沫江(今第二松花江)之间,以辉发河流域为中心的称之为“回跋”(回霸);居于松花江以北、宁江州(今吉林夫余石头城子)东北,直至黑龙江中下游的称之为“生女真”;居乌苏里江以东而近东海 (日本海)的称之为“东海女真”。 y{QF#&lW  
9j$J}=y  
契丹人对女真族的政策,是实行“分而治之”。他们把强宗大姓骗至辽东半岛,编入契丹国籍,称为“合苏馆”,又作曷苏馆、合苏衮、是女真语“藩篱”的意思。这些人就是“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松花江北流段)之北、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县)之东,这些人就是“生女真”。黑水靺鞨后裔,是生女真的主体。后来建立了金朝的完颜部,就是生女真的一支,亦是黑水靺鞨的直系后裔。 )IGx3+I ,  
Wp//SV  
辽国还特别设了一些王府,目的在于以女真治女真。 j6BFh=?D  
mA6Nmq%{ F  
北女真分布在辽河中游一带,辽设北女真国大王府、北女真兵马司管辖;南女真:分布在辽东半岛上,辽设南女真国大王府、南女真汤河司管辖;鸭绿江女真:分布在鸭绿江一带,辽设鸭绿江女真大王府管辖;长白山女真部:分布在长白山一带,辽设长白山女真大王府管辖;蒲卢毛朵部;分布在海兰江流域,辽设蒲卢毛朵部大王府管辖。 "ax"k0  
e`Tssa+  
生女真,部落众多,居处更为分散。 jR{Rd}QtQ  
`6y\.6j  
Eo_; N c  
完颜部,世居安出虎水(阿术浒、安术虎、案出浒),分布在黑龙江哈尔滨东郊阿什河; &(rR)cG  
iPt{v5}]  
温都部,分布在来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蜚克图河)以北地区; oOHr~<  
`rI[   
蒲察部,分布在阿什河及伊通县境内; VseeU;q  
[7gwJiK  
斡勒部,分布在阿什河之北; wM&WR2  
pN7 v7rs  
徒单部,分布在黑龙江木兰县布雅密河(今白杨木河)流域; ob"yz}  
j-wz7B  
泥庞古部,分布在黑龙江呼兰县境内; /a:L"7z  
nV&v@g4Tt  
术甲部,世居琶里郭水,分布在木兰县佛特库河(今黄泥河)流域; s+XDtO  
f/RDo4  
加古部,分布在黑龙江五常县境内的活龙河流域; 7c.LyvM  
9V( esveq  
术虎部 (乌虎部),分布在来流水流域; 3Mt Alc0xp  
5 ]v]^Y'?  
乌萨扎部,分布在来流水流域; a #4 'X*  
Y]>Qu f.!  
裴满部,分布在五常县境内; #Bgq]6G2  
mFXkrvOf,  
乌林答部,分布在瑚尔哈河(今牡丹江)的支流海浪河(今海兰河)流域;  @M E .  
U?d4 ^  
唐括部,分布在黑龙江五岳河附近; j}$Up7pW  
Zc9j_.?*  
达鲁古部,世居洮儿河、嫩江下游一带,分布在吉林前郭县境内; r(::3TF%#q  
c@1q8,  
纥石烈部,分布在星显水(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陶温水(今汤旺河)、徒笼古水(今多陇乌河)流域; HAr_z@#E  
:xP$iEA`G  
温迪痕部,分布在统门水(今图们江)、胡论水 (今活龙河)、移离闵(今饮马河)流域; _noQk3N  
}&mFpc  
乌古伦部,邻近奥屯部、乌塔部; r\-25F<e5  
2i@t;h2E  
乌塔部,邻近乌古伦部; 2%DleR'i  
OJ'x>kE  
陀满部,分布在图们江附近; gAY%VFBP0  
~',}]_'oR-  
乌延部,分布在蝉舂河(今延边嘎呀河)、星显水、阿不塞水流域; ^3-Wxn9&  
VhAZncw  
斡准部,分布在苏滨水(今绥芬河)流域; i~IQlyGr.  
,Dz2cR6  
职德部,分布在绥芬河流域; K+` Vn  
vl@t4\@3  
含国部,分布在乌苏里江上游一带; LC/w".oq?  
6[9E^{(z  
兀勒部,世居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合流处的东兀勒河一带; Gc9^Z=  
K.2M=Q  
主偎部,分布在扎伊芬河流域; @"s\eL,r  
@2_s;!K  
秃答部,分布在都尔河流域; kXC.rgal  
z1+rz%  
鳖古部,分布在布库河及松花江、黑龙江汇流处; Z"? AaD[  
SEchF"KJQF  
婆离八部,又称颇里八部,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伯力一带。 l7{hq}@;cC  
FA^x|C=$  
辽代的生女真长期没有本族文字,通常还是用结绳、刻木之类原始的方法记事。他们既不懂汉文,也不懂契丹文,至多通晓契丹语,仅仅凭记忆往来传话和充当翻译。至于成文的天文和历法就更谈不上了,只是凭借世代相传的经验来识辨四季和记忆自己的年龄。以“青草几度”来判断岁月,草青一次当作一年,自然本人也就增长了一岁。生女真人遇疾病,很少用药医治。同时,居处地势的复杂和生产生活的多样化,炼就了生女真人的娴熟骑术。《说郛》上说他们“骑上下崖如飞,渡江河不用舟楫,俘马而渡”,简直可以说是神奇至极了。农副产品除自用和就地交换外,还远运到宁江州的榷场上去出售,主要货物有北珠、人参、生金、松实、白附子、密腊、麻布之类。 [/uKo13  
&`L5UX  
生女真习惯于依山谷而居,住的是木板屋,大门一律东向。家家产户烧火炕,用来取暖、抗寒和除湿。他们久居深山,多饶林木,因陶器粗陋,瓷器又难得到,于是盛行使用木器,碟、盆、杓之类生活用具多为木制。女真人很喜欢饮酒,爱吃别具风味的肉菜粥糜,这是由鲜肉和野菜捣成的肉馅泥。他们还采摘芍药花的嫩芽做成鲜脆佳肴,味脆美,香久留。 !P Gow  
3}:pD]`h  
生女真地处寒冷地带,衣裳多用各种皮毛制作,富人以貂鼠、狐貉皮为裘,贫者以牛、马、猪、羊、猫、犬、鱼、蛇之皮为衫。 jPU# {Wo#  
jZ D\u%  
在婚姻形态上,大体确定了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形式,同时存留诸如自寻配偶和抢婚的遗风,还表现为“男下女礼”,就是在女家举行结婚仪式,鼓励“入赘”。 ` `;$Kr  
^Js9E  
而生女真中最强大的完颜部,又分12部,以部为氏。 hYd8}BvA  
J/<`#XZB   
函普的后人,担负了统一女真各部的重任。绥可时期,已定居安出虎水(黑龙江阿什河流域),种植五谷,制造舟车,建筑房屋,学会了烧炭和炼铁。乌古迪时期,史称“自景祖(乌古迪)以来,两世四主,志业相因,卒定离析,一切治以本部法令”。乌古(辶西)奠定的基础,为他的后人所继承和发展。 E+1j3Q;  
; %Da {  
女真族的强大,引起辽王朝的不安。不仅派重兵防御,大辽皇帝还年年东巡。辽国每年要向女真族征收贡马万匹,契丹贵族强买女真族的北珠、人参、生金、松实、白附子、蜜蜡、麻布,他们还随意强抢、殴打女真人。辽国和契丹贵族的残暴,自然也引起了女真人的不满、愤怒和反抗。 BkZ%0rw%  
f.P( {PN  
<C>i~ <`d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1W$9\%  
#`fT%'T!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不仅统一了女真各部,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发展了本民族的经济文化,壮大了武装力量,还领导了当时东北的汉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人民共同反辽的武装斗争。他生前还和南宋王朝达成协议,南北夹攻辽军,协助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宋、金间的海上交通也日益频繁。 jF;4 8g@^  
h^0mjdSp,  
阿骨打在繁忙的战争年代,仍很注意农业生产,对黑龙江流域的手工业和商业也做了不少努力。在他生前还创制了女真文字。1125年,宋金联合攻灭辽国。后来,宋、金双方缔约,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形成新的南北对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金国,拥有了北部中国的广大版图。 S }n;..{  
"XY?v8*c  
金朝采用了宋,辽官制。在地方上,州县制与猛安谋克制并行。猛安谋克,是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组织。 X2uX+}h*tA  
vRq xZN  
金朝有19路总管府,分掌各路兵马和居民。东北地区分属北京路、上京路、东京路。北京路以今辽宁宁城县为中心,领辽西地区和吉林北部。上京路以今黑龙江阿城县为中心,领吉林北部、中部及长春、黑龙江。东京路以今辽宁辽阳市为中心,管辖辽东广阔地带。 eI}VHBAz  
@(cS8%wK  
女真族在夺取了辽国政权以后,强令中原人口搬迁到黑龙江流域。这里,土地平坦肥沃,人来多了以后,出现了到处有村落、庄稼满田野的兴旺景象。农业生产技术有所发展,如松花江畔的肇州、冷山一带,不仅种植五谷和蔬菜,还从外地移植回鹘豆、西瓜、红芍药、桃树、李树。 `g1Oon_  
#I?iR 3u  
金兵从中原掳掠来一些木匠、造船匠,学习修造中原式的运粮船。他们还广泛应用中原建筑的工艺流程和风格。开矿、冶炼也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矿洞规模之大,冶铁炉之多,还有金银制品、陶瓷烧制、铁制农具的生产技术,大大超过辽代。几乎与中原一样,只是质量稍有不及而已。如铸铜以铜镜居多,工艺一般虽较粗糙,不过也有像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双龙纹铜镜这样的精品。 4iz&"~&1  
pNlisS  
金代也有了自铸的铜钱,包括“正隆通宝”,“大定通宝”、“泰和重宝”,还发行了叫“小钞”、“交钞”的纸币。商业贸易以国家经营为主,以盐为大宗。只有一些金、银首饰的经营,归私人商家经营。金、银器上的“上京翟家记”字款,说明上京的翟家是自产自销的私人银号。 ^eW.hNg  
hzLGmWN2j8  
女真族不仅有本民族的语言,还有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文字最早是由一个叫完颜希尹创制的,他仿照汉字楷书,参照契丹文而创制了女真大字。后来,又颁行一种女真小字,是仿照契丹字和汉字的偏旁创制而成。这种女真小字流行很广。流传至今的女真文已经不多,吉林扶余县石碑崴子屯有一通碑,叫《大金得胜陀颂碑》,是目前最为珍贵的女真文实物。女真文字一直沿用到明代,凡是在女真族地区任职的文武官员,晋京朝见的奏疏、表章,一律要用女真文字书写。在中国文字史上,女真文字和契丹文字一样,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7=>x_  
? ~Zrd  
女真贵族不仅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还自觉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k_n{Mss'9  
LH#LBjOZk  
金代建国之初,女真族的文化还很落后。入主中原后,征集到大批汉族图书,一批汉族文人前来归附,使女真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女真贵族自幼学习汉族语文和各种文化知识,朝廷还采用骈体文写诏谕和奏章。唐、宋诗词,也是金代宫廷文学的主要形式。女真贵族完颜踌,能诗善画,他在《思归诗》中有“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这样颇为风趣的诗句。  #U52\3G  
 sGls^J)  
金代女真族的歌舞音乐也受中原影响,常用乐器有的箫、琵琶、笙、鼓之类。宫廷乐工、歌女也能表演柳永的《望海潮》一类的乐曲。  hu(K!>{  
y]]Vp~R:[  
女真族信奉珊蛮教。珊蛮,即萨满。在女真语中,把巫婆叫珊蛮。所以,珊蛮教实际是一种巫术。重要的是,后来的满洲人也信奉珊蛮教。金代女真人也接受了佛教和道教,于是各地出现了许多佛寺和佛塔。 ~e<'t4  
@Q\$dneY  
1234年,在蒙古人铁马金戈的有力打击下,盛极一时的大金国土崩瓦解。先前徙居中原、华北和辽东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而那些留居在故地的女真族,似乎一夜之间作鸟兽散,重又分散为众多的部落,接受来自元朝新政权的统治。 {2k< k(,  
/B@% pq  
在元代,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称之为混同江,元朝在这里设立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邻、荸苦江5个万户府;又在黑龙江口特林地方设东征元帅府,在乌苏里江流域设阿速古千户所,在滨海地区设鲸海千户所,在黑龙江下游设兀者野人、乞列迷万户府。一般情况是,万户府下有千户所,千户所下又有百户所。这些女真部落,“各仍旧俗,无市并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 u AS8F=9xP  
gQd=0"MV  
永乐元年(1403),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招抚女真族。女真,原作“朱里真”,又作“朱里扯特”、“主儿彻惕”、“主儿扯惕”、“拙尔察歹”,满语称之为“珠申”、“诸申”。 i? _D]BY4  
Ya&\ly /i  
/N[o[q  
明朝女真族的分化和重组 HvgK_'  
h[je_^5  
明朝先后设辽东都司25卫,奴儿干部司384卫,统辖整个东北地区。女真族分布在松花江以东,黑龙江下游以西,濒临日本海,南界朝鲜半岛的广大地区。明初,依照分布区域,把女真族划作三大集团,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RN=9J  
[+MH[1Vr={  
建州女真,以原渤海国建州为部名,分布在长白山、牡丹江、绥芬河之间,以今吉林珲舂县、黑龙江宁安县为聚居地。 o(X90X  
$, &g AU  
建州女真,原为居住在黑龙江三姓(今依兰)的火儿阿部。明初,火儿阿部酋长阿哈出,赐名李思诚,任建州卫指挥。永乐八年(1410),阿哈出死后,他的儿子释家奴,赐名李显忠,世袭父职。宣德年间,阿哈出之孙李满住,率部从三姓迁至宁古塔,又迁至婆猪江(今浑江)一带。正统初,因受海西女真、朝鲜的侵扰,又迁到苏子河上游的灶突山(今辽宁新宾县呼兰哈达)附近。建州女真另一支,为居住在三姓附近的斡朵里部,酋长为猛哥帖木耳(孟特穆),永乐八年,因野人女真侵扰而南迁,几经转迁,于正统初重新集结于浑河流域。 COan) <Ku  
AYPf)K;%  
正统七年(1442),明朝设建州左卫、建州右卫,与建州卫合称“建州三卫 ”。万历年间,明朝先后封努尔哈赤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1583—1593年,努尔哈赤用兵11年,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中心,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1599—1616年,又相继统一扈伦四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以赫图阿拉为兴京,史称后金。 $;)noYo  
DA4edFAuE  
海西女真,沿用元代地名,因居地在东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松花江下游的吉林扶余县至黑龙江阿城县一带。 *<.WL"Qhl  
=Y]'5cn{  
海西之名,始见于元代,泛指海西诸卫的女真人。海西女真有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四部,又有山夷、江夷之分。山夷依山作窟,即熟女真完颜种;江夷居黑龙江,即生女真。哈达、叶赫属山夷,而辉发、乌拉则属江夷。后迁至呼兰河流域,呼兰与呼伦(扈伦)为音转,又称呼伦四部。17世纪初,为努尔哈赤所统一。 fV A=<:  
0+n&BkS'  
野人女真,同样是沿袭元代旧名,是女真中比较落后的一部分,故冠以“野人”之称,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以东。 DX&lBV  
-n=$[-w  
野人女真,又称东海女真、东海窝集部,分为萨哈连、呼尔哈、瓦尔喀、库尔喀四部。而呼尔哈部,是建州女真的老家所在。后来,留居原地的仍为呼尔哈部,而迁走的就是建州女真。 <i:*p1#Bm  
;9p#xW6  
明代女真族是重新组合的民族。建州卫、毛怜卫的女真族,多是渤海族遗民,从事农耕定居生活,种谷纺线,饮食服用,与汉族没有多大区别。海西女真人,多是金代完颜部后裔,同样也从事耕稼,他们倚山作寨,亲属聚居在一起。野人女真,又称女真野人,是女真族同赫哲族、鄂伦春族融合而成的一支,风俗与海西女真相同,所不同的是,“不事耕稼,惟以捕猎为生”。 RWh9&O:6'  
Cz=A{< ^g  
I8<Il ^  
满族的形成 uKR\Xo}  
XI@6a9Uk  
满族始称满洲,后有新(满语“伊彻”)旧(满语“弗”)满洲之分,实际上包含东北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 {2}tPT[a(  
vi[#? ;pkF  
正统七年(1442),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在明朝统治下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了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帜下,不止是女真各部,还有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先民们,也采用了女真族的名号。15—17世纪,满族已成为一个新的共同体。所以,满洲之为族称,是以建州、海西女真为主体,同时又包括了大部分野人女真,当地的汉族、蒙古族和别的民族,也是构成满族的重要因素。 eD*?q7  
TRs[~K)n  
归结起来说,肃慎作为满族的最早先民,尽管史书上语焉不详,但考古发掘资料却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物证。至于肃慎及其后裔,既有关联又不能等同,不应该把肃慎以下的邑娄、勿吉、靺鞨、女真各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当为满族本身的形成发展过程。可又不能把肃慎以下,直至明代女真人的世代相承关系,与满族的形成割裂开来。否则,是不能正确反映满族悠久的历史渊源的,当然,满族真正以一个民族出现,只能说在明代末期的17世纪之初。这不是说构成满族的成员到了明末才降临人间,而是表示这时已从女真人中间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的历史,起源于明代女真的分化和重新组合。从女真到满族,这是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是历史进步的重大成果。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