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9阅读
  • 1回复

巴人源出东夷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7-19
  提要:巴人源出东夷,其核心氏族巴氏属东夷中徐夷的一个分支,与殷人有某种族源上的密切关系。巴氏最早居地在今安徽的淮水流域,至商代已迁徙到晋东南一带,与樊、相、郑、等四姓结盟,形成巴族。周灭商之后,巴人活动中心南移至汉水中上游即今之禄、陕、鄂之间,春秋战国之际再辗转徙入今重庆东部。 %96l(JlJ)B  
l $:?82{  
关于巴人的起源,有出自西北氐羌系民族说、南方濮越系民族说、西南土著说以及氐羌与濮越融合说。但这些观点迄今未有定论,尚不能解决各种史料之间的矛盾,比如甲骨文中是否有"巴方"?助武王伐纣的西土八国何以无"巴"?笔者经过数年的资料搜集、爬梳、整理,现对巴人的世系与起源、姓氏及迁徙考证如下。 pP|LSr Y!  
l>D!@`><I  
一、巴人的世系与起源 Sv>bU4LHf  
ZNUSHxA  
有关巴的世系,古文献中有两条记载。其一,《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有巴国,大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而罗泌《路史》则以"伏羲"替"大",其云:"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是司水土,生后,后生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 o,yZ1"  
但大与伏羲的合而为一,是晚起的说法。根据较古的传说,大就是大,伏羲就是伏羲:大氏族在东方,属于东夷集团;伏羲与女娲同一氏族,在南方,属于苗蛮集团。后来大与伏羲成了一个人,是齐鲁学者综合整理的结果(注解: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因此之故,讨论有关巴人的世系,只能以前者的记载为主,以后者为补充。以下试作详细考证。 EC8Fapy  
先说大,其记载屡见于《左传》,这里仅列三条:《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子鱼谓:"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大之虚也";同年条:"大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以上大的氏族和故里,"任"在今山东济宁,"宿"、"须句"在今山东东平境内,"颛臾"在今山东费县,"陈"在今河南淮阳(注解:《左传》杜预注,见《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11页。)。这些材料说明,"大氏"原是东方部族之始祖,其活动的地域在今山东半岛和河南东部一带;其图腾"以龙纪",是一个以龙(蛇)为图腾的部族,其姓为"风姓"。巴人既为大之后,巴人的祖先亦当出自东方部族。 f?BApm  
大既为东方部族东夷的始祖,其后必有许多分支部族,而巴人之先为其之一,故此只论大之后、巴人之先,而不遑其他。"大生咸鸟","咸鸟"应当就是凤鸟,也叫"玄鸟",《春秋》称为"爰居"。"咸"、"玄"音近义通,"玄鸟氏"就是"咸鸟氏"。传说继大王天下的一个东方部族"少氏",就是以凤为其图腾的。《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曰:……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而传说中的玄鸟氏,与殷商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诗经》、《楚辞》中均有"玄鸟生商"的传说。《诗经·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楚辞·天问》说:"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遗女何嘉?"而《史记·殷本纪》所载更详:"殷契母曰简狄,有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殷商民族兴起于东方,与少氏的活动地域相近,故有学者认为:或许殷人就是少氏的苗裔(注解: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216页。)。由于巴人远古世系同样要追溯到"咸鸟",因而有理由相信,巴人与殷人一样都起源于东方,在族源上还有共同的传说中的祖先。 c`s ]ciC  
"咸鸟生乘厘","乘厘"当做何解释?遍检文献,除此外无有关"乘厘"的记载。上古史官记事,以中原之汉字去记录各个民族的发音,有时明明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个部族、同一地名,有可能记出读音相近的不同文字来。从这一点出发,我怀疑乘厘就是"常仪",为中国古史传说人物帝喾之下妃。清张澍粹集补注本《世本·帝系篇》云:"喾,黄帝之曾孙。"又云:"帝喾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而生后稷;次妃有氏之女,曰简狄,而生契;次妃陈锋氏之女,曰庆都,生帝尧;下妃訾氏之女,曰常仪,生挚。"(注解: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7页。)"挚"即上文所引的"少昊氏挚",这里又一次将巴人的世系与以凤为图腾的少氏联系起来了(注解:这里"常仪"与"少挚"的顺序与巴人世系中"咸鸟"(与少氏大略同时代)与"乘厘"的先后不大一致,似乎互相矛盾。其实,远古的所谓"世系",本来是氏族或部落间的亲缘和姻亲关系的某些反映,后人若不了解其实质,硬要从中去系统排列,结果是人言人殊,相去甚远。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世系"间的联系,去找出氏族或部落之间"古老的血缘关系保留的程度"(恩格斯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详见李民《夏商史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1页。)。 +Ua.\1"6  
"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后照何许人?后为帝后之后,古代部族首领和国王都可称后,如夏启称" 后开",稷称"后稷","帝辛"称"后辛"。启为夏代人;稷为周人之先,其活动的年代当在殷;帝辛即最后一位商王,又称纣或受辛、后辛。由此可知在名称前冠以"后"字的习惯,流行于夏、商而不见于周,则"后照"活动的年代上限在夏,下限在商。但是,目前还没有从史料中发现有关后照的记载,因此只能暂时将其视为传说到历史过渡时期的人物,姑且把他的活动年代放到夏代,此其一。 []<N@a6VA>  
其二,从有确切记年史料判定年代出发,只能以武丁时期甲骨文中的" 巴方",作为巴人有文字以来的历史的上限(详后)。而且,目前真正有史料记载其活动的巴人始祖,只有《世本》所载的巴氏之子务相,即《路史》说的"后生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有关务相与另外四姓结盟、被推为君长之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引《世本》说: r"$~Gg.%(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 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君"。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飞,掩蔽日光,天地晦暝。积十余日廪君(思)[伺] 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这段关于廪君得名、巴人起源的传说,颇有一点英雄史诗的味道,因而除了有关地名和时代背景将在本文后两节讨论外,其余故事情节的真实性无须一一去考证。这里,只需从中归纳出几点:巴氏出于赤穴、四姓出于黑穴,无非表明巴氏出自一个较为久远的世系,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几次竞技比赛,应看做巴氏与其他四姓之间的多次较量,最后务相取得了胜利,作了五姓的君主,称廪君;廪君与盐水神女的故事,只不过是巴氏通过征服不断扩大地域、充实族众的历史缩影。不过也应当指出:在五姓结盟之前,仅以巴氏而论,还不能将其视为一个部族或民族,而只有在五姓结盟、建立政权,并控制了一定的地域和民众之后,以巴氏为首的联盟才开始跨入部族或称古代民族的门槛;只有从这时起,其他民族、地域的人才会把以巴氏为首的族团称为"巴"或"巴人"。《路史》所谓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说的也是同一意思。 HLb`'TC3r+  
第三,由于就目前所见的史料,巴、樊、、郑、相等五姓的活动轨迹,大多只能追述到殷代(详后一节),加之甲骨文有"巴方"的记载,因而我们认为务相活动的年代在殷商时期,巴人的形成和得名亦在同一时代。 <7*d2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至少可得出以下认识:巴人传说中的始祖,最早可追溯至大;大之后,其部族有所分化、繁衍,其中一支以凤鸟为图腾的部族,与殷人和巴人的先世均有关系;巴人首领后照出于乘厘,乘厘就是"常仪",仍属于传说时代的人物;后照虽为巴人始祖,但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却是其后的务相;务相在位的年代,如用甲骨文中的"巴方"作参照,约为商代中期,故可以说巴人部族的形成在商代。 二、巴人的名号 /;;$9O9  
P.W@5:sD  
尽管在巴人形成的过程中,其某一支祖先可能出自以凤鸟为图腾的氏族,但巴人名号的含义却另有来源。因而弄清楚有关"巴"字的含义,对认识巴人的起源亦十分重要。 d 6=Z=4w  
"巴"字最先见于商武丁时的甲骨文中,作"巴方",但词义不详。其后,《左传》、《山海经》、《竹书纪年》、《逸周书》等也见记载,或作"巴",或作" 巴国"、"巴人"等等,亦均未详其义。直到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将"巴"释为:"虫也,或言食象蛇,象形。"《路史·国名纪》引三国谯周《三巴记》说:"阆、白二水东南曲折三回,如巴字,故名。" $^5c8wT  
本世纪30年代,吴致华在《古巴蜀考略》中提出,巴之得名有因蛇之说、以植物释巴、以山释巴、以水名及水流状释巴诸说,他认为以虫释巴之说或者较为恰切一些(注解:《史学杂志》第2期,1930年5月。)。40年代初,吴敬恒《避巴小记》一文认为:巴,巨蛇也,巴蜀古居西南蛮夷中,巴地多巨蛇,先民习见,以名其地(注解:《说文月刊》第3卷第7期,1942年8月。)。同时,卫聚贤在《巴蜀文化》中则提出,古代的巴国在今汉中,巴可能因渝水(嘉陵江)而得名(注解:《说文月刊》第3卷第7期,1942年8月。)。陆侃如的《评卫聚贤"巴蜀文化"》一文,关于巴蜀的得名,倾向于"巴蜀命名为蛇与蚕"之说(注解:《文化先锋》第1卷第12期,1942年11月。)。 get$ r5  
50年代中期,潘光旦著文提出:巴字原是地名,巴人自称"比兹",外地人已知其地望为"巴",又风闻其人自称的前半部"比",由于两个字读音相近,于是便称其人为" 巴"了〖ZW(〗〖ZK(〗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载《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4辑,1955年11月。)。60年代初,徐中舒著《巴蜀文化续论》,指出巴人本义为坝,《广韵》巴在麻韵,巴坝同音,惟平去稍异。坝本从贝声,贝为货币,在云南则称海肥,是即古代贝、巴同音之证(注解:《四川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收入《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70年代末,童恩正著《古代的巴蜀》一书,认为有关"巴"名称的流水状、植物名、动物名、地形状均不能成立,考虑到巴族的祖先有生于石穴的传说,而川东方言又呼石为巴,那么巴的最初含义可能就是指"石"或"石穴"而言(注解: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Co^GsUJ  
80年代中期,任乃强提出:汉字的巴字,就是依据巨蟒的传说制成的,《说文》对"巴字"的解释说得很清楚;巴是巴族的自称,其族以巴蛇为图腾。总之,"巴"字是依据其图腾造形而因其民族称呼之声合成的(注解: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页。)。张勋燎在《古代巴人的起源及其与蜀人、僚人的关系》一文中,根据大量的民族语言学和民俗学资料,认为巴应是我国南方壮泰语系民族中"鱼"字的读音,"巴"就是鱼(注解:《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q 1~3T;Il  
1992 年,张文提出以上诸论均不能成立,而将"巴"释为"蚕",与"蜀"之义同(注解:张文:《巴蜀符号琐谈》,《四川文物》1992年第2期。)。1994 年,杨华著《巴族之"巴"字涵义》,认为"巴"即"巴蛇"或曰"巴蛮",又谓"巴之夷蜒",巴有蛇之义(注解:《四川文物》1994年第2期。)。 1995年,钱玉趾著文,通过对巴蜀铭文的考证,认为"巴"之义为首领、雄性、伟岸等(注解:钱玉趾:《试论巴蜀铭文》,载《三星堆文化论集》,巴蜀出版社1993年版。)。 6fV;V:1{  
归纳起来,诸家释巴有动物说、植物说、地形说、雄性说等。以论据充分与否而言,当以动物说较为有据。是哪一种动物呢?笔者初步认为巴人名号的起源与晋陕豫方言对虎的称呼和巴人自称虎人有关。以下试作论证。 6\NBU,lY  
《方言》卷八"虎"条:"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於菟。自关东西谓之伯都。"注:"俗曰伯都事神虎说。"这里的"关东西",是指以函谷关为中心的今关中、豫西、晋南一带,如《史记·李斯传》曰:"自秦孝公以来,周室鄙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据以上所载,在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从先秦及至汉代,当地方言把虎称为"伯都"。 LLd5Z44v  
实际上,上文"伯都"可与晋南和鄂西均有的历史地名"巴公"勘同。东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曰:"钟离、运掩、菟裘、寻梁、修鱼、白、飞廉、密如、东灌、良时、白、巴公巴公巴、剡、复、蒲,皆嬴姓也。"有学者认为,上文自"密如"以下,多乃王符在《史记·秦本纪》基础上所补,尤其是"公巴公巴"四字实不可解,显系衍文(注解:汪继培:《潜夫笺》,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423页。)。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因为这五字中至少"巴"或"巴公"是不误的。"巴"有巴人,"巴公"目前至少发现有两个地名,一是山西晋城北30里的巴公镇,一是湖北思施之南的巴公溪,前者见载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注解:《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拙文《巴子五姓晋南结盟考》已论证,鄂西的巴公溪是从晋南同一地名延伸而来的,今晋南巴公一带为巴氏早期的居住地(注解:《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 @!,W]?{  
现在回过头来说明"伯都"与"巴公"的勘同。伯的上古音为帮声铎韵,按王力先生构拟出来的声韵系统为Pak;而都的上古音为端声鱼韵,构拟出来就是Ta, 故"伯都"合为Pakta。"巴公"的上古音为帮声鱼韵和见声东韵,可拟音为Pakong。可见,"巴公"与"伯都"读音是很相近的,所以我们认为"巴公"与"伯都"一样,是汉以前晋陕豫一带对"虎"的称呼。 =S<E[D{V`  
对"巴公"与"伯都"这两组词汇,还可作进一步的分析。我认为,其中的"巴" 和"伯"均为虎称的主要成分,而"公"和"都"为修饰成分。关于"巴"或"伯"为虎称的主要发音,我们已在元代蒙语中找到了一些例证,如陶宗仪《缀耕录· 巴而思》:"(姚天福)弹击权臣,无所顾畏,世祖赐名巴而思,国言虎也。"《事物异名录·兽畜·虎》引《事物原始》:"白额将军、啸风子皆虎之别名,胡人谓之巴而思。"现代蒙古语族中,以"巴"为第一音节称虎的有土族语:bas,撒拉语:bas,蒙古语:bar,东部裕固语:bares。由此可知,在汉代或以前,以"巴"、"伯"称虎的是一些与现代蒙古语族有渊源关系的古代少数民族,按《方言》所说的"自关东西"看,可以划入北方"胡族"的范围;或者可以说,汉代以前,今陕西、山西、河南一带,民间方言对"虎"的称呼,受到了北方胡语的影响。笔者的这一认识是受董珞先生《巴人族源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审视》一文的启示,该文提到:土家语"兔子"一语的词根,不仅与藏缅语族的某些亲缘语言相吻合,而且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有牵连(注解:《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这就提醒我们应该注意到,作为巴人后裔之一的土家族,其语言在历史上受到过蒙古语族和满〖CD*2〗通古斯语族影响的事实。这与前文提到的汉代以前"自关东西"的方言对"虎"的称呼,受到了北方胡族的影响正相一致。而根据笔者的考证,至少在商武丁时期前后,巴人正是活动在今晋、陕、豫一带的(注解:《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 ;bYLQ  
其次,再看"公"或"都"对巴(伯)的修饰。我们认为,见载于汉代文献《潜夫论》的"巴公"之"公",已是汉译过来的文字,所以"巴公"即"虎公",也就是公虎。这种置修饰词于名词之后的语法,除了可以用彝族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来解释以外,在巴人后期活动的中心地带--原川东今重庆市范围内还可以见到,如重庆江津方言把公鸡叫做"鸡公",把母鸡叫做"鸡母"。按照此理,则"伯都"之"都"亦是用于修饰虎的,其意按与"巴公"的勘同来看仍有雄性之意,若按扬雄注《方言》的说法则为"神虎"。其实,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所谓"神虎"一般均应为"公虎",这可以《后汉书·南蛮传》所载巴人首领廪君死而化虎的传说为证。 9k3RC}dEr  
此外,陶潜《群辅录》引当时民谣, 称东汉辽东太守巴肃(字恭祖)为"天下卧虎巴恭祖"(注解:转引自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第60页。),也曲折地反映出巴公(巴恭)一词带有虎(公虎)之意。又,据今人研究,《方言》中另外两个地区方言对虎的称呼"李父"和"李耳",均非汉语词汇,尚可与今天土家族对虎的称呼勘同。"李父"即土家语的"李爸",用于称公虎;"李耳"即土家语的"李尼夹",用于称母虎(注解:吕冰:《务相、廪君名号考释--兼论虎的别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可见,《方言》所载的几个方言区对虎的称呼,多是带有雌雄修饰的,这也就辅证了"伯都"为公虎之说。最后,就是按照《说文解字》对"巴"字的解释,实际上也应释为"虎"。其曰:"虫也,或言食象蛇,象形。"而在今山东一带,自古以来方言就称"虎"为"虫",《水浒》第二十三回中有"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其中的"大虫"便指老虎。 VdF<#(X+  
巴为"虎"义对其起源的认识有重要的帮助,一方面说明巴人曾经活动于晋陕豫一带,同时又暗示巴人与其他曾经被称作"虎"的民族有关,这个民族就是先秦时期东夷族中的大族--徐夷。 F+285JK  
有关"徐"为虎称,这里需略作说明。已经有学者指出:甲骨文、金文等皆无徐字,它们的本字都是"余"(注解:董楚平:《涂山氏后裔考》,《中国史研究》 1994年第1期。)。据笔者所见的春秋徐人器皿中,"徐"字绝大多数铭文均作"",个别作"余",隶定皆作"徐",如:王粮(《徐王粮鼎》)、王季禀 (《宜桐盂》)、王庚(《儿钟》)、王义楚(《王义楚觯》)、余子(《余子鼎》)(注解: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1934年铅印本,第 159-170页;上海博物馆编写组:《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二),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565-567页;心健、家骥:《山东费县发现东周铜器》,《考古》1983年第2期。)。根据东汉许慎《说文》,上述字当"读若涂"。段玉裁注:"涂当作涂,同都切,五部。"又,《山海经·海内南经》:"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郝懿行注:《太平御览》六三九卷作"孟余"或"孟徐"。秦嘉谟辑补《世本》于"徐"姓下注:《氏族略》四引《国语》作" 余"。按"余"、"徐"古音同。由此可见,余、涂、、徐本是同源字。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7-19
巴人源出东夷考
"徐"字的本义是什么呢?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说过:" 虎方亦见于卜辞,此属南国,当即徐方,徐、虎一音之转。"而李白凤虽基本赞成郭说,却略有不同,他认为"虎"是其本称,而"徐"则是周人对其的讹称:徐夷的名称大约在成王时代还没有统一,根据出土文物,徐人自称为"虎族",商人承之而称"虎方","方"就是方国的意思。李白凤又说:徐、二字乃书写上的变化,从金文上看,应该是""在"徐"前,与"虎"、"楚"是同音异书,古籍中统称"南国"或"徐土"(注解:李白凤:《东夷汇考》,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98、104、111页。)。 ^eY% T5K   
两位先生说"徐"即"虎",主要是从汉语音韵上的通转来考虑的。但"徐"与"虎"在对音上毕竟尚存一段距离,因而似可换一种角度,从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出发来考虑这个"徐"字。笔者认为,余、涂、、徐诸字,均源于江淮南楚之间对虎的称呼"於菟",见于《左传》宣公四年和《方言》卷八"虎"条(注解:前者曰:"楚人谓乳彀,谓虎於菟"。)。若作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於菟"两字的读音中,"於"属轻音,"菟"读重音,此正似句吴、于越之类的称呼。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句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也。"可见古时江淮南楚之间,称虎缓音为"於菟",而急读则为"菟"。后一读法正与"涂"、""、"徐"勘同。 6}^6+@LG  
由上可见,徐或涂的本义正是"虎",与巴的含义相同。 三、巴人的姓氏 0uwe,;   
RZ GD5`n  
有关巴人的姓氏,历来论述不多。在探讨此问题之前,需明确两个前提。第一,"巴"字在先为氏族名,因以巴氏为主结成了一个五姓联盟,"巴"才演变成族名或国名;巴被灭国后,方有人以之为姓称巴氏。第二,巴氏在迁徙、发展、建国的过程中,与其他氏族或部族的人结成联盟,由于巴氏在其中处于联盟或国家的核心地位,因而其它部族的人也被称作巴人,或以巴人自居,这样文献所载的巴人姓氏就并非单一了。 oV=~ Q#v  
陈先生作《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就论及了巴人姓氏多源的特点,其云:"风姓之巴,大后。嬴姓之巴,黄帝、高阳之支庶。姬姓之巴,武王支庶。子姓之巴,商后,武王所封。"并称:"盖巴本落后民族,种姓匪一,文化亦不齐同,虽亦号称能建国矣,而大部分族众流动性仍甚大,如两汉时西南夷之比,此服彼叛,已去复来,彼一巴,此亦一巴,或化整为零,或化零为整,莫可究诘。"(注解:陈:《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三订本),台北历史语言所,1988年,第438-439页。) Ry4`Q$=:  
首先说"风姓之巴"。前一节说过,大后裔之国如任、宿、须句、颛臾等多为风姓,作为大后裔的巴人,其祖先自然出自风姓的部族。仅从这一点讲,陈先生说"风姓之巴大后",还是能够成立的。 v]e6CZwo  
次说"姬姓之巴"。按《左传》昭十三年(前529年)有"巴姬"为楚共王妾,证明当时巴国的王族或贵族中有姬姓的一支或数支。《华阳国志·巴志》说:"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尽管《尚书·牧誓》所载从武王伐纣的有蜀无巴,常璩之说甚可怀疑,但从《左传》载有"巴姬"来看,周克殷后,封宗姬以统辖巴地却是很有可能的,不然不会有此称呼。 +RN|ZG&  
需要强调的是,"巴姬"只能说明西周、春秋时巴国的某支王族或贵族为姬姓,并非全部巴人皆为此姓。李学勤先生就说过,古籍所说某国某姓,实际上是指该国国君之姓,即使其卿大夫,也有不同姓的。至于民众,一般便没有姓(注解:李学勤:《巴史的几个问题》,《巴渝文化》(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结合后文所作的考证可知:巴氏祖先出自与大有关的风姓,而商代的巴人首领为嬴姓,入周后监其国的官员为姬姓,但其大部分贵族和民众直到十六国时仍属嬴姓。这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古代列国的结构每每如此,如吴国国君系太伯之后,姬姓,民众则是荆蛮。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不至于将某姓视为某国君臣、民众惟一的姓氏。 z2Kvp"-}  
其三,子姓巴国之说,是出自《路史·后纪》的注文:"《舆地广记》云:武王封商姓为巴子。"陈先生指出:"封商姓"应为"封同姓",是承注文前一段文字" 巴,楚昭王妾巴姬国"而言的。但是据后文将要引述的一段材料说明,与巴氏结盟、列为巴人五大姓氏之一的郑氏即出于子姓,可见巴子姓说还是能够成立。 g*[DyIm  
不过,真正能够找到例证的巴人姓属,目前只发现了一个,这就是嬴姓。罗泌《路史·后记》直接就说巴国是嬴姓,系本自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其中有:"……巴公巴公巴、剡、复、蒲,皆嬴姓也。"秦人亦属嬴姓,《志氏姓》称其为高阳之后,所以陈先生说:"嬴姓之巴,黄帝、高阳之支庶。"前文已经提到,《志氏姓》"巴公巴公巴"这五字中,至少"巴"或"巴公"是不误的,"巴"有巴人,"巴公"目前至少发现有两个地名;下一节将考证到,今晋南巴公一带为商代"巴方"的活动范围。而且,以巴氏为首的五姓虽在晋南的武落钟离山结盟,但这个地名应看做是今安徽凤阳境内的古"钟离"的搬迁,这就曲折地透露出巴氏与钟离有某种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讲,属于嬴姓的巴氏有可能起源于今安徽境内的"钟离"附近。"钟离"即终黎,属东夷族的分支,嬴姓;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巴氏,自当亦属嬴姓,这是不成问题的。 ZZ@1l  
不仅如此,巴人嬴姓还有具体的人物例子。《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延熙十三年(250年),大姓徐巨反,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关于涪陵这四姓的族属,唐长孺考证其中的徐、范二姓可能是巴人(注解:唐长孺:《范长生与巴氐据蜀的关系》,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版。)。如果上引文献尚未明言"徐"即"巴"的话,那么,《晋书· 刘曜载记》就说明白了:"长水校尉尹车谋反,潜结巴酋徐库彭,曜乃诛车,囚库彭等五十八人于阿房,将杀之。……于是巴、氐尽叛,推巴归善王句渠知为主,四山羌、氐、巴、羯应之者三十余万,关中大乱,城门昼闭。"徐氏、句氏皆属东夷姓氏,尤其是《史记·秦本纪》明言徐氏为嬴姓之后,巴人首领到十六国时仍为嬴姓徐氏,《志氏姓》称巴族为嬴姓,就是自然的了。而且,《太平寰宇记》引《世本》:"终黎氏,徐之别号也。"这里巴人的大姓亦为徐氏,则巴人与终黎氏有关,二者又与属嬴姓的东夷徐人有关,有可能均属于上古徐夷的分支。 i\94e{uty[  
可见,自先秦殷、周至魏晋十六国,巴人最主要的姓氏是嬴姓,具体说来有徐氏、句氏等。至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提到的郑、樊、、相四姓,这是于商代在晋南与巴氏结为联盟的诸外姓,充其量可将其视为巴族内部的四大异姓, 或者说是广义巴人的姓氏。有关此四姓,在此略加说明: 5"o)^8!>  
五姓之中有樊氏,《元和姓纂》:"周太王子虞仲支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因命氏,今河内阳樊是也。"此视樊氏出于姬姓。而《左传·定公四年》所举的"殷民七族"中亦有樊氏。《通志·氏族略》说得更具体:"商人七族有樊氏。仲尼弟子有樊迟,鲁人,盖其后也。"相氏,《古今万姓统谱》:"故殷城,以地为氏。""武洛山出四姓,其二曰相氏。"郑氏,一般姓氏、世系书皆视为姬姓,起先地望在今陕西华县,后郑"武公与晋文公夹辅平王东迁于洛,徙溱洧之间,谓之新郑"(注解:《元和姓纂》卷八四第一五"劲"。〖ZK)〗〖ZW)〗。但据《潜夫论· 志氏姓》,殷人子姓中亦有郑氏,其曰:"帝乙元子微子开,纣之庶兄也。武王封之于宋,今之洛阳是也。宋孔子、祝其子、……郑氏……皆子姓也。"五姓之中, 惟氏见于文献最少。李贤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于"氏"云:"音审。"潘光旦认为,氏可以在与之音读和形象上相同或相近的姓,如覃、潭、谭中间去寻求(注解: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第19-20页。)。若以为谭,又可作郯,春秋嬴姓之国,为齐灭时在今山东(注解:《左传》庄公十一年(前684年):"齐师灭谭",杜预注:谭在济南平陵县西南。《史记·齐世家》记此事:桓公"二年(前684年)伐灭郯"。《集解》:"徐广曰:一作谭。")。由此看来,除了巴氏本身出自东夷以外,在晋南与之结盟的四姓,亦多为东方氏族,其来源可以追述到商代。 四、巴人的迁徙 A.>TD=Nz  
\o2cztl=  
商代中期,巴人活动中心在今山西南部,即以前一节提到的"巴公"为中心。为说明巴人在晋南的分布,这里需对《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有关地名作一考证: mb_~ "}A  
《世本》说得很清楚,"巴氏"等巴郡南郡蛮,"皆出于武落钟离山",那么这个"武落钟离山"应该就是巴人最早的居地了。以往学者依据较晚的史料,把"武落钟离山"的地望定在今鄂西清江流域长阳县以西,这从我们在前面所作的巴人世系和姓氏考察来看,是不相符合的。换言之,"武落钟离山"只能到东方去寻找。 1KWGQJ%%s  
先考证"钟离山"。《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终黎氏"条下,《集解》徐广曰:《世本》作"钟离";而《太平寰宇记》引《世本》作"终犁"。可见"钟离"就是"终黎"或"终犁"。由东夷族的分支终黎氏而得名的钟离,春秋战国之时,地望在今安徽凤阳县境内。《左传》成公十五年(前576年),叔孙侨如及诸侯之大夫"会吴于钟离";又昭公四年(前538年),楚"尹宜咎城钟离"以备吴。汉置钟离县,故城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二十里(注解:臧励和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304页。)。就目前所能见到的零星资料来看,巴氏所出的原始地望应该就在今安徽的淮水流域,这与巴氏出于嬴姓,且与同属嬴姓而原始地望在今安徽凤阳的钟离氏、原始地望在今安徽涂山的徐氏弥近的记载相符合。 "+GKU)  
次说"武落"。已有学者据《世本》"廪君之先,故出巫诞也",指出"武落就是巫落"(注解:董其祥:《巴史新考》,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我以为这是很有见地的。《山海经·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郦道元《水经注·涑水》下引"巫咸国"条等,认为其在今山西安邑县境内,而近人研究中国上古神话者,也多从此说(注解: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所以,"武(巫)落"的大致地望在晋南不成问题。也就是说,巴氏早期的居地是在今安徽淮北,其后又迁徙到了今山西的南部。 _|qs-USA  
但也许有人会说,《世本》所载的"武落钟离山"这一地名名称是连在一起的,而且"武落" 还在"钟离山"之前,怎么理解原始地望在后,迁徙之地反而在前的现象呢?这一疑问只能用民族迁徙中地名搬家的规律来解释。因为古代民族在迁徙的过程中,常常会把他们原始住地的山、水名称随着迁去,以命名其新迁之地的山山水水。这种地名搬家的例子在古代民族迁徙过程中比比皆是,已是人所熟知的常识,毋庸赘述。可以设想,巴氏在迁往晋南时,把他们的原居住地的"钟离山"之名也随之带去,然后与所徙地的地名"武(巫)落"糅合到一起,便形成了《世本》记载的" 武落钟离山"这样比较少见的多音节名字。 JMIS*njq^  
查晋南之地,与钟离山或离山音近的"历山",地望有两处。一是山西永济县东南六十里的历山,属古代雷首(今中条山)山脉。《后汉书·郡国志》:蒲坂有雷首;《括地志》: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此皆指古之历山,亦即《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的"五老山"。又有今历山,在今晋南垣曲县东北中条山与王屋山交界处,海拔2 322米,属晋南最高峰。结合前述"巫落"在安邑一带、"五老"合"五姓"及后面将要考证到的夷水、盐水等地名来看,笔者倾向于认为,永济之南的历山即是五姓结盟的钟离(中历)山(注解:陕西一位业余研究历史的王天义先生,曾给我来信谈到他对"中条"、"终南"、"中岳"等山名的解释。他说:古时在河南、陕西、山西、四川、湖北数省交界处,生活着一个民族,他们属于南语系,修饰词在后面,称山为Zhong,可以汉译为"中"或"终"等,"中条"、"终南"、"中岳"、"中华"、"中原"这些山名或地名就是他们留下来的,按汉语的意思译过来,无非就是"条山"、"南山"、"岳山"、"华山"、"原山", 该民族是不是"夏族"尚不敢断定。尽管王天义先生的这种观点还需要进一步作出论证,但至少在他以上所举例中,基本上是能够成立的。不过,需要补充的是,后来汉语系统的居民又画蛇添足地在这些山名后一律添上了"山"字,才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名字。如此,则"钟离"(终离、终犁)者,"历山"也。)。 [H&Z / .{F  
笔者研究发现,《世本》所载五姓结盟处的夷水、夷城、盐阳及盐水神女等,分别与晋南历史地名临猗(夷)、盐水、女盐泽、五姓湖等相对应,现考证如下: - BE.a<  
"夷水"。此水名虽暂于晋南无考,但在今涑水北面有一个与之音近的地名,即古之猗氏县(注解:《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第836页:"猗氏县,周郇国。春秋晋郇瑕氏之地。汉置猗氏县,故城在今山西猗氏县南二十里。魏晋间移今治。"),今临猗。猗与夷的读音,古今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临猗如同临淇、临汝、临漳、临汾一样,应是在猗水之阳(北面)。因而我推测涑水在上古时当称猗水或夷水,于是才会有猗(夷)氏、临猗(夷)这些地名。 pXBlTZf  
"盐阳"。盐阳就是盐水之阳,《水经注·涑水》载:"涑水又西南,迳临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迳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其水又迳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臧励和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盐水"条:盐水,一名白沙河,又名巫咸河,隋都水监姚暹浚此,遂称姚暹渠。可见与巫咸及廪君有关的古盐池、盐水,是在今晋南运城至永济之间,"盐阳"当在今姚暹渠以南地带。 l S m7i  
与上述盐水、盐池相关的又有"女盐泽"、"五姓湖"、"五姓滩"、"五姓村"等地名。《水经注·涑水》说:白径"南通上阳,北暨盐泽。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新唐书·地理志》:解县有盐池,又有女盐池;《元和郡县图志》:女盐池,在解县西北三里;《读史方舆纪要》:又有女盐池,亦曰硝池,在解州西北十里。此正当是《世本》所载盐水神女所居的"盐阳"之域,从地势、地貌上看也符合"此地广大,鱼盐所出"之描述。 O2 sAt3'  
关于"五姓湖",《嘉庆重修一统志》山西蒲州府条下:"五姓湖,在永济县东南三十里,分属临晋县、虞乡县界,即古张阳池东西二陂也。《水经注》:西陂即张阳泽,西北去蒲坂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县志》亦名五姓滩,滩旁有五姓村,因名。"五姓湖、五姓滩、五姓村源出哪五姓?晚出的《永济县志》自然不能详其所指了,但结合上述情况来看,指巴、樊、、相、郑五姓应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G" &yE.E5  
以上从历史地理方面考证了以巴氏为首的五姓在晋南活动的史实。关于时代的界定,有武丁时期甲骨文中的"巴方"来说明,并能对巴人的地理分布作补充。据研究,约有五片卜辞记载其名其事,引出如下: _b(y"+k  
(1)壬申卜,争,贞令妇好从伐巴方,受有又。(《殷墟粹编》,1230正) pg:1AAhT[  
(2)□□卜,□,贞〔王隹妇好令从〕伐巴方,受有又。贞王勿隹妇好从伐巴方,弗其受有又。(《殷墟文字丙编》,313正) 2^.qKY@g@  
(3)辛未卜,争,贞妇好其从伐巴方,王自东伐阱于妇好立。〔贞〕妇好其〔从〕伐巴方,王〔勿〕自东伐阱于妇好立。(《殷墟文字乙编》,2948+2950)(注解:王宇信等:《试论殷墟五号墓的"妇好"》,《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4EtP|  
综合陈梦家对""的考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小屯村西北发掘的妇好墓的情况(注解: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 297页;王宇信等:《试论殷墟五号墓的"妇好"》。),便可以理解:(1)辞是问:命令妇好统率伐巴方,受到保佑么?(2)辞问:王不命令妇好统率伐巴方,不受到保佑么?(3)辞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卜问:命令妇好统率伐巴方,武丁亲自由东去攻打巴方在地的驻军,把溃败之敌歼灭于妇好埋伏之处与否?若以殷墟及所在的今地为据,则(3)辞又可释为:妇好率出今河南三门峡市往东北,武丁自率大军出今安阳往西,成东西夹击之势,能将巴方一举击败否? Dd:;8Xo  
上述卜辞内容和考释表明,武丁时期巴方确在晋东南一带活动,其地域大致是以今山西南部的巴公镇为中心,东北到太行山口,西南到黄河一带。依此,就可消除目前史学界对卜辞中"巴方"释义的分歧。因为除唐兰先生、胡厚宣先生等承认卜辞中有巴方以外,陈梦家、李孝定、徐中舒诸先生所编甲骨文字书,均不收"巴" 字(注解:孟世凯:《巴渝文化琐议》,载《巴渝文化》(三)。)。后者的理由,大概是因为文献所载的巴国是在汉水流域或今重庆地区,而妇好所率之地处豫西,若妇好每每率中原之去征伐西南之巴方,这当然是不可思议的。但前文和此处所作的考证,则可证明卜辞中的巴方是成立的,商代武丁时,其活动的中心区域就在晋南。 Rz_fNlA  
通过对甲骨文"巴方"及《世本》中有关地名作过考释之后,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武丁在位前后的商代中后期,以巴氏为首的"巴方",确实活动于晋南一带。这也就回答了本文开头提出的"甲骨文中是否有巴方"、"助武王伐纣的西土八国何以无巴"等问题,因为在武王伐纣之前,巴人活动的地域不在"西土"的范围之内;加之巴氏及与之结盟的樊、郑、相、诸姓多为殷之属民,因而武王伐纣之时,他们是不大可能加入灭商的队伍的。 ; M%n=+[O  
周灭商之后,巴人活动的重心已经西进、南移,据《左传》昭公九年(前533年)载詹伯之语:"及武王克商,……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可见周初时巴人已活动于汉水中上游。巴人活动中心的南移,估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武丁以来,由于受到妇好率军连连征伐,巴人被迫从晋南举族南移;二是因为巴氏及与之结盟的诸姓多为东方殷之属民,周克商后,行分封、徙民之举,巴、樊、相、郑、等殷之"遗民",自然免不了被迁出中原的命运。 O?I~XM'S  
据《左传》庄公十八年(前676年),楚"与巴人伐申而惊其师","申"在今河南南阳,则春秋中叶时巴人已活动于豫西一带。此后,巴子及其臣民中的大部分渐次南徙,于是与楚的交往就频繁见载于《左传》。如《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哀公十八年(前477 年):"巴人伐楚,围"。"庸"之地望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之地望则在今湖北襄樊附近。根据巴人所攻对象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出巴人活动的中心是逐步南移了。 eJv_`#R&Of  
到了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年),巴与蜀两国联合起来,向楚发动了一次重大的攻势,两国的联军从今鄂西的清江出兵,乘虚攻占了楚国的兹方(今湖北松滋县),威胁到楚国国都郢(今江陵县北10里的纪南城)。楚人被迫在长阳境内的清江上修筑捍关,与之对抗,并很快就击败了巴、蜀军队(注解:《史记·楚世家》:"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为捍关以拒之。"而《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六《松滋县》:"《左传》巴人伐楚荆。《荆南记》云:巴人后遁而归,因有巴复村在山北。"故童恩正认为此役为巴、蜀联军伐楚,见《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5页。)。这就是说,到战国中期,巴人的活动重心已南移到今鄂西、渝东南一带。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蜀时,巴国的四境是"其地东至鱼复(今重庆奉节),西至棘道(今四川宜宾),北接汉中(今陕西汉中),南极黔、涪(从今湖南西北部到贵州东北部及与湖北、重庆邻近的地区)"(注解: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并且从"巴子时虽都江州(今重庆市区),或治垫江(今重庆合川),或治平都(今重庆丰都),后治阆中(今四川阆中)"的记载来看(注解:同上书,第27页。),巴人自战国初年进入今重庆东部以后,迫于楚国的威逼和向西发展的需要,其活动中心也在逐步西移。  结语 n,+/%IZ  
F7r!zKXZ  
综上所述,本文从世系、名号、姓氏、原始地望以及迁徙路线等方面,探讨了巴人的族源问题。现在可以得出以下四点初步认识: @! gJOy  
(1)从巴人的世系来看,其远祖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史上的传说人物大和少,但确实可信、又见诸于文字的历史始于商代的巴氏之子务相;并且巴人与殷人有某种族源上的密切关系。 `J(im  
(2)从巴人的名号起源看,其"虎"之义,正与"徐"为虎相近,如此,巴人应属先秦东夷中徐人的一个分支。 L-}6}5[  
(3)从巴人的姓氏考察,目前已知的核心姓氏为嬴姓,具体为徐、句等,均属古代东夷人的姓氏;其他与巴氏结盟的樊、相、郑、四姓也多为殷之属民,是为巴人内部的四大异姓。 ~)kOO oH  
(4)从巴人的活动轨迹看,巴氏最早居地在今淮水流域,后迁徙到山西南部与四姓结盟、形成巴族,商周之际南徙豫、陕、鄂之间,春秋战国之际辗转徙入今重庆地区。 }{(dG7G+  
李修松先生在《徐夷迁徙考》一文中考证说,徐夷的始祖为夏代的皋陶氏,即涂山氏的首领;而皋陶是少氏曾孙,被舜封于皋(今山东曲阜),其后裔居淮北者以徐夷为主。商时,有一部分徐人向西北方迁到河南温县,然后又沿古少水支流丹水北徙今山西屯留。其后,徐人的一支又由此向西迁至今山西榆次县的古涂水流域(注解:李修松:《徐夷迁徙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本文的结论是:巴人的世系亦可追述到少氏;商中叶巴人的活动中心在今晋南巴公镇一带,此地恰好就在丹水(今丹河)流域的上游;《山海经·海内南经》说:"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传递的信息是巴人的统治阶层源自夏代的"涂山氏"(即殷商以后的徐人);巴人后期活动的中心是今重庆,其市区东南也有一座徐人崇拜的神山--涂山(注解:有关重庆涂山的文献记载,如扬雄《蜀王本纪》:"禹于涂山娶妻生子,名启,于今涂山有禹庙。"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 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江水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存焉。常璩、庚仲雍并言禹娶于此。"《嘉庆重修一统志》:"涂山有四,一会稽,二渝州,三濠州钟离县,四宣州当涂。"有关"涂山氏"即后来的徐夷、涂山为徐人崇拜的祖山,以及涂山的多见,参考董楚平《涂山氏后裔考》,《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1期;李修松:《徐夷迁徙考》。)。因而,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巴人源出东夷,其核心氏族巴氏为上古徐夷的一支, 只不过在其迁徙、征战从而建立国家的过程中,先后融合了诸如樊、相、郑、等其他氏族的人,最终形成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民族(注解:彭英明先生曾在《试论湘鄂西土家族"同源异支"--廪君蛮的起源及其发展述略》一文中,提出巴人"廪君蛮当来源于(东方的)古夷人部落群",因文章重点在考证土家族的来源,对前一观点的讨论未能展开。详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tf5h/:  
〔作者杨铭,1952年生,研究馆员。重庆市博物馆 400013〕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