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4阅读
  • 0回复

中国古代封爵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1
    中国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是历 *|=&MU*+  
代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 V)a6H^l  
行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 /60[T@Mz  
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些爵位可以世袭。受 =Q|}7g8o  
爵后通常可得到食邑或相当数量的财富。封爵制度在中 ow$#kQ&R O  
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中有相当大的发展变化。 pGcc6q1  
  中国古代封爵制度起源于何时,学术界尚无定论。 H?~u%b@   
传统的看法认为起源于夏代,但这种看法已被否定。还 JDhA{VN6  
有一种看法认为起源于商代。商代疆域分为内服与外服。 }(],*^'u-  
内服由商王直接统治,外服则分给侯、伯等,分封就是 Sx~_p3_5U  
最初的封爵。另一种意见认为,商代的分封并不等于封 .ClCP?HG  
爵。因为在商代,受封的有商王的妻及子(妇、子),有 g SwG=e\  
外围边防之官(侯与伯),还有近郊耕作之官(男与田) BJq}1mn*  
等几类人。侯与男并无严格区分,也无等级之别。即使 Cei U2.:U  
到了西周,公、侯、伯、子、男也只是国君的通称,并 F@*lR(4C  
非爵禄。直到战国时代,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VIUXa  
爵。实际上,封爵制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同的 =5/;h+bk+3  
看法主要由于所取标准不同。五等爵制到了战国时期方 6uXW`/lvX  
才完备。 yUSB{DLpla  
  封爵制度与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初的受爵 F=om^6G%X5  
者仅是王族。《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 ThlJhTh<%4  
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 sBb.Y k  
举亲也。”战国时期,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取消王族 /8MQqZ C  
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赏功劳(主要是军功)。从最高 ~0-764%  
的二十等到最低的第一等,依次是:彻侯、关内侯、大 iW}l[g8sw!  
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 :2pBv#\"qk  
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 e^NEj1  
夫、不更、簪□、上造、公士。西汉以后,皇族封爵与 2]3HX3  
功臣封爵并存,一直延续到清代。 EOX_[ek7  
  秦以前君主称王,封爵中最高的一等为公。秦始皇 Dum`o^l#  
称帝,西汉以后最高封爵为王,皆封与皇子。西晋以后, 0 BCGJFZ{  
皇族封爵与功臣封爵名称合并,但最高一级的王、亲王 H@MFj>~  
只封与皇族。至明代,在爵位中加镇国将军、镇国中尉 a*':W%7  
等名称。清朝皇族爵位分十四等,其中贝勒、贝子是满 J`q}Ry;   
语“天生贵族”的音译。 ],F}}pv  
  爵位与官职有一定关系。西周所封公、侯等爵,对 zNny\Z  
周天子称臣,在封国内就是君主,官爵合一。此后,总 x$n~f:1Y  
的趋势是官与爵逐渐分离,但在某些时期仍有例外。西 +lW}ixt  
汉、西晋及明朝初期,宗室王在封国内有军事、行政权, Q)Iv_N/  
势力逐渐膨胀,先后酿成“七国之乱”、“八王之乱”、 V3mjb H>F  
“靖难之变”等,严重威胁着皇权。在其他时期,爵位 ov`^o25f  
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因其与皇帝关系的亲疏(皇族封爵) +YkW[a\4  
及功劳大小(功勋封爵)而有高低之分。 DD!MGf/  
  爵禄在古代往往连称,受爵后必得禄。西周时,公、 _ }E-~I>  
侯是封国内的君主,封国内的财政收入全归其所有,但 U~:N^Sc  
公、侯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交纳贡税、朝觐述职 b4Z`y8=  
等义务。以后封爵都有一定食邑,但不是自己征收,而 oX'0o 'c  
是由王朝拨给。后来食邑变成了一种虚名,只有在爵位 zoZ<)x=;  
前加所谓“食实封”若干户,才能享有相应的封户租税, 3CR@' qG-  
或从国家领得一定封赐。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