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89阅读
  • 0回复

中国古代后宫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1
    中国古代帝王的内职机构和组织形式,主要由后妃、 5=(fuY3  
女官、内侍、宫省等制度构成。它作为君主专制制度的 Fu].%`*xJ  
一部分在中国存在了4000年,与中国传统的政治奠基密 sF[7pE  
切相关。它集中体现了君主的特权,在政治上发挥着重 +es|0;Z4yP  
要作用,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腐朽性和残酷性。 Q*&k6A"jx  
  后妃 中国古代帝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广繁后 Ls51U7  
嗣,使王位有足够的继承人,同时为了显示帝王的尊荣 FK ? g  
而建立起来的。 !'#Y-"=ypk  
  中国古代社会以男子血统为中心,以对女性占有的 n3x< L:)  
多少来显示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的大小。帝王至高 'Sk-L 5  
无上的权威也表现在对女性的大量占有上。自夏朝开始, 2":{3=oW~  
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局面形成。随着王位传子的继 T'8d|$X  
承制,尤其是形成和确立嫡子继承制,等级分明,身份 uz U2)n3y  
有别的后妃嫡庶制度也随之建立起来。 u /6b.hDO  
  历代的妃嫔名号先后出现过千余种。根据名号的不 C] dK/~Z#r  
同,妃嫔被区分成若干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 "1I\~]]  
经济、礼仪等方面的待遇,在后宫的居处地也有区别。 e]5 n4"]D)  
区分后妃尊卑贵贱等级,是“正嫡庶,广继嗣,息□忌, 'cgB$:T}.,  
防淫匿,塞祸乱”(《白虎通义•嫁娶》)的必要措施。 N$I@]PL  
传说,周代开始制定正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 ~[[(_C3  
八十一御妻,共 121人的后妃制度。此制是否实行,尚 k\/idd[  
难有定论。但从西周至战国所出现的后、妃、夫人、嫔、 i!KZg74V  
世妇、女御、姬、七子、八子、女史等后宫名号看,后 $v \@mW*R  
宫嫡庶制度是十分严格的。秦灭六国后,规定“帝母称 '.$va<  
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称皇后,妾皆称夫人”(《汉 ;)7GdR^K  
书•外戚传》)。按规定,皇后和太后可以像君主一样取 ;}W-9=81  
得尊号和谥号,统率妃嫔和女官,执行宫中纪律,但不 Ms61FmA4  
能直接干预或处理朝政。然而在皇帝幼小、昏庸、懦弱 5JvrQGvL  
或皇嗣中断的情况下,太后有权以监护人的名义,监督 &:@)ro CR  
和选立后嗣,甚至临朝称制或垂帘听政,合法地暂时代 |XV@/ZGl~  
行皇权。从秦昭襄王母宣太后“始摄政事”,到清末慈 OA?pBA  
禧太后垂帘听政,两千多年间,多次出现母后临朝称制, _X/`7!f  
少则临朝几年,多者长达几十年,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 2Y-NxW^]  
的影响。 ?nc:B]=pTY  
  历史上,一些后妃在皇帝昏庸、荒淫、疏懒的情况 N)0V6q"  
下,往往藉专房之宠,直接或间接侵夺皇权,“挟天子 Y Z.? k4>  
威福,胁制四海”,乃至制造出许多巫蛊倾陷、宫廷妒 IizPu4|  
杀。也有一些后妃与母家父兄子侄辈相勾结,构成内外 >JUOS2  
结合的政治集团,进而形成“外戚之祸”。 |9*8u>|RC  
  但在母从子贵、妻以夫荣的社会里,妇女的法定地 Nfo`Q0\[P  
位被限制在对男性的依赖上。有子女的妃嫔,在君主死 \:Vm7Zg  
后,可以随有封爵的子女一起生活,享受原在宫中的等 P+2@,?9#  
级待遇,加封号为皇太妃或太夫人。没有子女而已经取 )wdTs>W7  
得一定封号的妃嫔,在君主死后,或固守宫中,或在陵 K?$|Y-_D^M  
寝伴灵守位,直到死后才可安葬在君主陵寝周围。历史 Q xm:5P  
上曾有一些“开明”的君主在“晏驾”之前,或新君主 LZ-&qh  
即位之初,将自己或先君的妃嫔中所谓“后宫无子者” sn-P&"q  
遣出另嫁,但也仅限于所谓“世妇”之列以下。有不少 mi'3ibCG  
朝代,甚至还保留妃嫔殉葬的陋习。 ,.,spoV  
  女官 按传统规定,皇帝治理国事,“为天下之父”; `&w{-om\  
皇后治理内事,“为天下之母”。为了使皇后能“母仪 ^_5t5>  
天下”,设置一些官属辅助皇后治理内事,也是增强皇 7 <<`9,  
家威仪的一种措施。后宫的女官,大体上是“拟外百官, F9Co m}  
备位内职”,使她们“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唐 ./i5VBP5  
六典•内官》)。如汉代仿外官三公九卿,在内设视丞、 _h^er+d!_  
视上卿等妃嫔女官等级十四等。唐代仿三省六部二十四  sDl @  
司,设三夫人以及尚宫、尚仪、尚服、尚衾、尚寝、尚 (;cKv  
功等六局二十四司,以及主管监察的宫正司。她们统辖 y"Ios:v@-  
着后宫之内的成千上万的宫女,犹如中央政府在后宫的 ~@d4p|K  
缩影,直到清代才废女官而将宫女归内务府所管辖。 7 0Wy]8<P  
  内侍 按后宫规定:“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 &6&$vF65c  
官之戒”,是皇帝及后妃的侍奉官,专门为君主和后妃的 Y$0K}`{  
生活服务。在宫禁内苑中为帝王及后妃生活服务的男仆 7;@o]9W  
总称宦官,因“以与妇人同处故”。东汉“中兴之初,宦 XM~eocn  
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后汉书•宦者列传》), ) ^ 7- qy  
以禁绝后宫男女关系。秦汉时,宦官作为国家机关的一 g`I$U%a_2  
种正式组织出现以后不断发展,渐趋独立。从归属少府、 oH1]-Nl$  
大长秋等卿,到文属少府。至隋唐时出现内侍省,明代出 '@f#GNRT  
现二十四衙门,宦官组织一直是国家的重要机构。宦官 tUhr gc  
大部分是受宫刑的奴隶、罪犯和一部分自愿受刑者。他 Fiaeo0  
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凭借接近君主和后妃的有利条件以 %h}3}p#4  
及自己媚上欺下的本事,取得君主和后妃的信任,掌握一 ~' q&rvk`  
部分军政大权,发展成为依附皇权的特殊政治势力。在 `3L?x8g  
皇帝幼小、昏庸和女主专政时,他们假借皇帝招牌,擅行 ZmZ7E]c  
权力,甚至废立君主,在历史上形成多次宦官之祸(见中 =' &TqiIv"  
国古代宦官制度)。 UB7C,:"  
  宫省 是皇宫的建筑形式。崇宫室以威四海,是统 w C-x'  
治者建筑宫省的本义。宫是皇宫,省是省中,也称禁中, %i@Jw  
二者有严格的区别。以汉、唐、明、清为例:汉代的皇 \<x{U3q5  
宫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做前廷,是百官朝拜君 q@}tv =}  
主、议政的地方,所以称之为朝廷。百官朝拜君主的地 s` o _ER  
方称为前殿,亦称正殿。在前廷内有一些为君主办事的 $ -M'  
机关,其官员称为宫官或中朝官。后一部分叫后宫,是 ;\gHFG}  
皇帝与后妃燕居的地方,称为禁中,后因避讳改为省中, c'Zs2s7$  
亦称禁省。禁省内有一些为皇帝及后妃生活服务的机关, B2)SNhF2Y  
其官员称为省官、内官、中官、省内官。唐代长安太极 LAv!s/O$=  
宫建筑严格按南北中轴线布局。南正门是承天门,进了 Tw!_=zy(Gw  
承天门,迎面是太极殿,百官在此朝拜君主。太极殿东 R2dCp|6A  
边是门下内省,西边是中书内省,还有许多其他机关分 Rx.dM_S  
布殿前两侧。太极殿后侧,东边有东上阁门,西边有西 H]&^>Pvh  
上阁门,入阁门便是后宫。明清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后 {{Z3M>Q  
期宫殿建筑的典型。它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布列了午门、 uDsof?z  
前三殿、后三殿和神武门等主体建筑。午门为宫城正门, E~eSHJ(oR7  
皇帝在此举行“班师”、“献俘”大礼和“廷杖”朝臣。 Fq #;  
午门之内,故宫按功能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前者以 bs\7 juHt  
太和门之内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是皇帝 z*OQ4_  
举行大典、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后者以乾清门 I9E]zoj8  
内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是皇帝和后妃的 H<bB@(i  
生活区,称为禁省或禁中,也就是后宫。中轴线东、西两 ,5/zTLd   
侧还建有许多朝房宫所。整个建筑以太和殿为中心,其 }^}ep2^  
布局和建筑集中表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体现了严 */E5<DO  
格的封建等级、尊卑观念。 M3/_E7Qoj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宫省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和君 =RH7j  
主的居处地,而且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君主诏令的发源 MNZD-[  
地,是最高统治权的象征。同时,又是各种政治势力竞 P *zOt]T  
争角逐的场所。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