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51阅读
  • 10回复

[交流]各位宗亲端午节快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7-29
端午节、新罗国及韩国的江陵端午祭 2.`\  
.wEd"A&j  
                                    王耀平 bQzZy5,  
P>y@kPi   
    4000年前与夏朝同时诞生的罗国,其地域在今河南省的罗山县。几经变迁,其后代在朝鲜半岛建立了新罗国。 NlA,'`,  
gldAP:  
     ………… =Pyj%4Rs  
S^JbyD_yoh  
    命运多舛的罗国或罗子国或罗侯国或上罗国的历史尚未完结,因为在遥远的东方——朝鲜半岛的南部出现了新罗国。在那里有全罗北道,有全罗南道,在朝鲜半岛的西南角还有罗州。罗人所到之地通常以罗为名。 rP'me2 B  
[CTnXb  
    在罗子国被楚国灭亡后的2700年,即公元2005年,中国与韩国因“端午节”、“端午祭”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问题展开了情绪异常激动地争论。甚至中国文化部部级官员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最终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团,在巴黎将韩国的“江陵端午祭”选定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7`BP%6  
h,(26 y/s  
    其实我们没有大发光火的必要。韩国推崇端午祭,是中国罗子国的后代延续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他们是这一文化遗产形成的组成部分。他们有权利在新开创的国土上继续延续这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行为应当得到全体中国人的尊重及赞赏。韩国江陵端午祭应当与荆楚的罗子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Ky`qskvu  
(Nq=H)cm8  
    罗子国遗民流放至洞庭湖以南,长沙以北的地区,依然为罗。“汨水在罗,故曰汨罗也”,《辞源·汨罗江》解:“水名。在湖南省东北部。上游汨水,流经湘阴县分为二枝”,南流者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两水复合,故曰汨罗。”中华书局版《辞海·汨罗》解:“战国楚屈原自投汨罗以死。即此,沉水处曰屈潭”。《地理志》:“长沙有罗县,罗子民之所徙”。公元前278年楚怀王时任左司徒的伟大诗人屈原在被放逐20多年后的夏历五月初五的端午“于是怀石遂自沉以死”(《史记屈原列传》),投于汨罗江,终年62岁。7年后秦灭楚,秦始皇统一中国。司马迁有“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等描述屈原生活状态的文字。同样已经被放逐到汨罗江流域几百年的罗子国的遗民自然非常同情屈原的遭遇。“去故都而就远兮,尊江夏以流亡……”;“已矣哉!国无人莫吾知兮,有何怀乎故都……”;“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屈原的诗句深深打动了与其命运相同的罗子国遗民。所以最先由罗子国遗民在端午的时候纪念屈原也就顺理成章了。 cQjv$$&6[  
5frX   
    朝鲜最古老的民歌《公无渡河》中有屈原投江的痕迹。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中记载:晋崔豹《古今注》云:“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其妻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名曰箜篌引。”这首四句朝鲜民歌收集在《汉乐府》中。 \wmN  
 C;v.S5x  
    正史《梁书·列传四十八·诸夷》:“新罗者,其先本辰韩种也(东夷有三韩:马韩,辰韩,弁韩)。辰韩亦曰秦韩,相去万里。传言秦世亡人避役来适马韩,马韩亦割其东界居之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韩。其言语名物有似中国人,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皆为徒。不与马韩同。又辰韩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相系,辰韩不得自立为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恒为马韩所制。辰韩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新罗则其一也。其国在百济东南五千余里。其地东滨大海,南北与高句丽、百济接……” #j;^\rSv-  
D2 #ZpFp"h  
    《梁书》表明,新罗国的移民来源于中国大陆。“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江陵市就在“东滨大海”的新罗国域内。 pt?bWyKG  
]IaMp788  
    公元前57年新罗建国,在今庆州建都,统治地区先在朝鲜半岛东南部,直到公元三世纪,四世纪后,开始征服周围部落,成为半岛东南部的强国,继与百济、高句丽形成鼎足,互相争霸。新罗国在唐朝的配合下,于660年灭百济,再于 668年灭高句丽。后唐朝试图占领百济、高句丽故地,新罗国奋力反抗,在公元676年新罗首次统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新罗在统一后的两个多世纪内,出现和平、繁荣景象。独具特色的新罗文化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广为传播,最终成为韩国主流文化之一…… c&6 I[ R  
]dVGUG8  
   《世界地图》1972年2月版第9页朝鲜地图上的有些地名与楚国及今湖北省的地名完全一样或近似,这应当不是一种巧合。韩国的汉城(现在改称首尔,原称汉阳)、汉江,与湖北的汉阳、汉水(汉江)相对应;韩国的襄阳、江陵、丹阳等地名与湖北相应的地名完全相同,并且丹阳、江陵都是楚国故都郢,襄阳是罗国的故都。韩国也有洞庭湖,湖南的洞庭湖东面的汨罗江是罗人被流放后主要聚集地。中国汉水发源于陕西秦岭太白山,韩国汉江则发源于大白山。 ZT*ydln  
v4<nI;Ux  
    新的对称是旧,没有旧罗国,何来新罗国。新罗国的国名,显然是为了纪念故罗国。罗国后人在新罗国(今韩国)的江陵市,端午之日祭天祭地祭鬼神祭祖先祭屈原,而形成了端午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没有理由对他们申请“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横加指责。 |*Yr<zt  
T}Tp$.gB  
    有报道称,中国端午节的习俗有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不吃粽子,不赛龙舟,也不纪念屈原。 E#34Wh2z  
~i= _J3'  
    前述《梁书》中已经表明“韩国江陵端午祭”是新罗国文化的体现。新罗文化又源于汨罗江,所以“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源头是清晰的。这其中是一个文化异化的过程,文化的异化可以是渐进演变的,也可以是人为强制的。《梁书·列传四十八·诸夷》:新罗国“无文字,刻木为信”。所以仅靠“刻木为信”的方式流传端午文化,且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难免异化得面目全非。汉城改称首尔,禁止使用汉字就是将一种传统文化强制异化,或者说是去中国化。也许有一天,汉江等地名也会改变。所以江陵端午祭表面上不纪念屈原也就不足为奇了。  ,i NXK  
@3i\%R)n;  
    至于罗氏遗民是如何渡海、多少人渡海到朝鲜半岛的,没有确切的史料。《汉书·郊祀志第五下》云:“秦始皇初并天下,甘心于神仙之道,遣徐福、韩终之属多赍童男女人海,求神采药,因逃不还,天下怨恨。”这就是楚人韩终方士在公元前215年渡海到的韩国的说法。 d7^}tM  
b)#hSjWO#  
    关于罗国的历史最终在朝鲜半岛结束。作为国的历史,包括公元前2000年建立的罗国,到罗子国、罗侯国、楚国的附庸国、新罗国,罗国存在了将近3000年。罗氏的子孙已经融入各个民族,并迁移到世界各地。但是寻根溯源,都是源于不大被世人注意的河南省南部的罗山县。从河南的罗山县到甘肃的罗川镇,到湖北的房县、宜城、枝江、江陵,到湖南的平江县,再到江西南昌,直至韩国的新罗,一条不算十分清晰,但也前后有序、合乎逻辑的脉络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罗国的历史。今天的罗山人应当为此而骄傲。 wVXS%4|v  
Oxnp0 s  
                                ——全文引自作者尚未正式发表的小说《罗山条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