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13阅读
  • 21回复

[人物传记]余靖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10-15
我认为精华华部分在这里:
1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少不事羁检,以文学称乡里。 (少年不羁,不要紧的,余玠也这样,缺点往往是优点 坏事会变好事:余玠,自小就聪明敏锐,勤奋好学,且有非凡志向,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16岁的余玠在就读于久负盛名的白鹿洞书院时,因与一茶翁口葛,失手致使老翁跌地身亡。此时的余玠面对身负命案的后悔与恐惧,唯一的办法只有隐身外逃。其弟余璇早已由分宁随叔父迁居湖广蕲州连城街(后其父也随迁居于蕲),投奔弟家隐身是上策。据谏草堂《余氏春秋》、明·张溥天撰《宋·余玠守蜀论》载:“……玠少为白鹿洞诸生,杀人亡命,寄迹襄淮……”。《宋史·余玠传》载:“少为白鹿洞诸生,尝携客入茶肆,欧卖茶翁死,脱身走襄淮。”如此等等“因事亡入襄淮”的记述在很多历史书籍中都有。http://imyu.cn/read.php?tid-1918.html HI 61rXNF  
2他因向皇帝上疏为被贬的礼部员外郎范仲淹辩护而遭降职为监筠州酒税。庆历三年(1043),复起任为谏院右正言,专司向皇帝进谏奏事,余正直敢谏,曾多次为建言“轻徭薄赋”整顿户政,去除贪残之吏,抚疲困之民事而向皇帝抗声力争,以致唾液飞溅至皇帝的“龙颜”上仍意犹未尽。他的建议大多为仁宗所接受,并因而与欧阳修等同被誉为朝廷敢于进谏的“四谏”之一。 0u\@-np  
3余靖三使契丹(辽),安定边疆,威名远扬,是他宦海生涯中的一大亮点。北宋最大的外患,是来自契丹,西夏的威胁。为了抗击他们的来犯,杨家将、韩琦、狄青等都先后作出过重大贡献。但问题依然存在。余靖任京官后,就密切注视边疆安全,关注辽、夏动向。在吸取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多次上表仁宗,提出对待辽、夏的主张。他认为要防范辽、夏,除了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以外,还要有坚定灵活的政治外交配合,做到刚柔相济,恩威兼用。既不能一味退让妥协,也不能单纯依靠军事武力。在策略上要防止辽、夏联合犯宋,要利他们之间的矛盾,便之互相牵制,在三方关系中力争主动,余靖的精辟见解使仁宗耳目一新,得到赞赏采纳。因而就有庆历三年至庆历五年,余靖三使契丹的壮举。当时有个大背景,就是宋、夏交战之后,西夏有意议和通商,要求删封,这本是宋、夏之间好事,但契丹表示强烈反对,并提出要与宋结盟,联合攻夏,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余靖从全局考虑,认为对契丹的要求不能简单拒绝,以避免宋、夏议和未果,又使宋、辽纷争骤起,要求删封西夏推后,先对契丹进行外交说服,取得三方和约。由于余靖胸有成竹,目标明确,又雄辩滔滔,出使后,经过纵横捭阖,折治樽俎,终于说服契丹放弃成见。与此同时,余靖又化解了三方其他争端,达成了宋、辽、夏之间的和好,这是来得不易的,但当余靖完成使命回国时,等待他的不是荣耀,而是第二次被贬,这是令人发指的。原来余靖有语言天赋,在出使期间学会契丹语言,这本来是他的长处,有利于开展外交活动。但却被政敌作为参劾的借口,说他习”胡语”有失”国格”而被贬。这无非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余靖出使契丹的重大贡献,他非凡的外交才智和魄力,是不容抹煞的。 {rLOAewr  
34余靖两次广南平乱,建立殊功,朝野赞誉,是他宦海生涯中的又一辉煌篇章 c= u ORt>  
4余靖长期为官,结识了许多名流挚友,是他精彩人生的一个侧面。(大家不要忽视第四点,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余靖很会交朋友啊) 69yyVu_  
此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也!
[ 此帖被washington在2008-10-15 04:29重新编辑 ]
离线余本海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11-05
为先祖自豪1!
离线余锦秀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11-16
不好意思!好久没来了!
离线爱无痕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12-14
             
离线余媛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6-10
记得父亲说我们余相巷的祠堂还在的时候 {f3&s4xj=  
门口有对联,那是祖先留下的。 [#S}L(  
世世代代都要知道,要以对联为孩子命名。 - |n\  
“武溪市集,风采家升”
离线ming589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08-16
我们这里都是余靖的后裔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1条评分
thinfo 威望 +10 谢谢提供照片资料! 2009-08-16
离线gdydr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11-16
余家人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2-04-13
余靖(1000—1064) zMX7 #,  
#{(?a.:  
   宋诗文家。字安道,初名希古。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任集贤校理,右正言,知制法等职。皇祐四年(1052)为广南西路经制使,次年参与平定依智高乱,迁工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英宗朝,官至工部尚书。说为襄。余靖生长于天援、天圣间,时文尚华侈,欧阳修等人起文复古,靖亦弃华从质,道理相交。文存三百余篇,清俊雅正,落落不常,《大宋平蛮碑》最为世所称道;其他如《海潮图序》、《秦论》、《汉论》等亦斐然可观。《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评曰:“以方驾欧、梅,因为不足;要于北宋请人之中,固亦自成一队也”。诗存一百三十余首。有《奏议》二卷、《武汉集》二十卷传世。生平事迹见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蔡襄《蔡忠惠集》卷三六《余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O。 'DF3|A],  
[ 此帖被washington在2014-06-12 11:09重新编辑 ]
1条评分威望-5
廣德堂余成 威望 -5 【皇访四年(105)为广南酉路经制使】皇祐四年(1052)为广南西路经制使, 2014-06-12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2-05-11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韶州人(今广东省韶关市),是宋仁宗时期的谏议大夫。 po"M$4`9  
PiI ):B>  
1000年,生于韶州府(今广东省韶关市),出身于仕宦之家。天资聪颖,刻苦读书,24岁时中进士,任新建县知事、秘书丞,后官至工部尚书。景祐三年,因上疏为被贬的范仲淹辩护而降职为监筠州酒税。 Opmb   
ZERUvk  
庆历三年,重获取用,任为谏院右正言,负责向皇帝进谏奏事。余靖正直,敢于谏言,甚到把唾液溅到皇帝的“龙颜”之上也意犹未尽,与欧阳修等同被誉为“庆历四谏”之一,提出‘清、公、勤、明、和、慎’的著名从政六箴。他曾受命出使契丹,运用外交手段,使辽主折服,维护了宋朝的利益。皇祐五年(1052年)随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任广州知州多年,离任时,两袖清风。英宗二年(1064年),在金陵(今南京市)染病辞世。赠刑部尚书。 Rjo6Pd{d<  
#x#.@  
[编辑] 参考书目 x:;8U i"&B  
《欧阳修集·卷二十三·赠刑部尚书余靖襄公神道碑铭》 (5-"5<-@R  
余靖:《大宋平蛮碑》,碑位于桂林市铁封山西麓 oX3Q9)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2-05-16
余靖 2c0eh-Gf  
1000—1064 FjiLc=RXXz  
zd#qBj]g  
^_5$+  
    北宋大臣。字安道。韶州曲江 (今属广东)人。天圣进士。少以文学称乡里。初为右正言。仁宗景祐三年 (公元1036年),范仲淹被贬时,谏官御史均不敢言,他上书反对,与尹洙、欧阳修同被贬逐。人称他与欧阳修、王素、蔡襄为四谏。他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多给西夏岁币。他三次赴辽,通晓契丹语,因作“蕃语诗”,被劾贬官。皇祐年间 (1049—1054),被起用,知桂州,为官廉洁,不取民间一物。后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有《武溪集》,不传。   sS5#Q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