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14阅读
  • 13回复

《饶平客家姓氏丛书》余氏渊源(余广孝提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萃元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4-26
《饶平客家姓氏丛书》余氏渊源
(余广孝提供)
$<wU>X  
() HIcu*i  
   余氏始在熙河,南渡镇江,因官于泗州下邳郡.晋石勒之变,迁徙浙江睦州遂安县.祖有兄弟六人,最少之弟曰雍为鄱阳令,鄱阳令之孙燧公为建阳令<南朝梁任建阳令,载于建阳县志>,而家以籍溪村,燧公生有八子分居各州,谱厥有载,望念始祖焕因建而南闽后,子孙官诏,因家韶州曲江龙归乡,一世从公………………, 9/GC8*+  
    熙河[甘肃临眺]—镇江[江苏镇江]—下邳郡[江苏宿迁]—睦州遂安[浙江淳安]—鄱阳[江西波阳]—建阳[福建建阳]—古田[福建杉洋]——泉州同安县—邵武光泽—广东韶州曲江 k3"Y!Uha:  
春秋时期[甘肃临眺],秦汉时期[下邳郡],魏晋时期梁[浙江淳安],南朝时期[江西波阳],南朝梁时[502~557年,福建建阳],唐天宝九年(750年)福建古田杉洋,唐僖宗时期[泉州同安县],五代时期[广东韶州曲江] EEp,Z`  
    余雍任鄱阳令,孙余燧{余青}任建阳令,因家籍溪而为余家墩.后代余焕在唐朝年间<750年>时迁徙古田县。下面摘有些网上资料校对;《余姓入闽的历史》 b _0Xi  
南朝时,由余的五十一世孙余雍任鄱阳令,率其子余青(字隆对),自安徽休宁往江西。南朝梁时(502~557年),余青因任建阳令而入闽(见《建阳县志》)。其裔孙余焕,字有文,于唐天宝九年(750年)迁古田县杉洋。 hI 1 }^;  
    如果广东北宋余靖公[1000-1064年]真的是春秋由余的57世孙,那么余青[字隆对]不可能会是52世,余雍也不会是51世。从时间来推算,余靖距离余青的年代太远,单是岁数就离了500多年,以古代每代人三十年来算,他们之间就应该在17代人左右,如以由余公来算,南朝时期离春秋时期才1100年的时间,要传52代人的可能性较低。至于余青是余雍的儿子或许是孙子,相差不远,可以查考。另外有的资料说古田余焕公是建阳令余青的儿子,更是无稽之谈。因为他们之间的年代隔了250年左右,何谈可以是父子关系?有的清代<<余氏族谱>>这样写着,宋代余靖是余钦的第九代孙,如果余靖自己也认为余钦乃自己远祖,那为什么治平二年{1065},仲荀恭请欧阳修撰写<余氏神道碑铭>,里面就说,余氏世为闽人.这样就不可能是唐朝余钦的后代.欧阳修撰写<余氏神道碑铭>比起其他族谱可信度强。 Q|o~\h<  
    根据福建古田芝山余氏宗谱载,余靖也是古田余焕第九世孙,其祖仕于曲江。那么余焕应该会是由余的49世孙,所以余焕的祖先余青更不应该是排在51世。 gg%OOvaj5  
    另外根据《余氏历代世系表》,焕公为春秋由余的21世孙,官建安守。但是这涣公是西汉时期人,非唐朝的古田涣公,不能混为一谈。建安也就是现在的建瓯,离建阳不远,至于是不是同一个人而讹为两个不同年代的涣公,余氏世系表是否真实可靠,这里暂时不查考。 DrB PC@^  
    来源:余家人论坛 jsG epi9  
AA um1xl  
Q0_UBm^f  
[ 此帖被余萃元在2012-09-08 15:53重新编辑 ]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補加分鼓勵!!! 2013-08-12
余萃元
离线yu19800819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4-27
余瑶(860-),名端,字开说,号云泉。赋性重厚,喜怒不形于色;见义勇为,临财不苟于心。娶洙水章氏,生子六:镇、远、永、昕、鼓、陆。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听说黄巢犯境,即根据邑令指示,以岩前大将军的名义,率领地方武装“余琼(字开讲)娶雇氏,生五子,不愿拖家带口远遁,仍冒险留在萝蔓塘后面的九势山上重建家园,首先维护了萝蔓世家的尊严。 ?-mDvW  
PMER~}^  
余瑶本人和堂侄余及(字周仁,会稽府君),匆匆搬到安阳琅川定居,后代又分迁到后山、金峰。长子余镇迁往远离县城的万年乡木连社。次子余远则投奔平坦社亲戚家,后迁江西新安。三子余永,母感异梦而生,相貌凶顽,刚毅勇决,仕后唐为金吾大将军(正二品)。致仕后,徙居连理乡外坦社——(其长子余延英仕闽为泉州刺史,居任所,是为闽人;其次子余延俊,字以文,跟随父亲鞍前马后,同吃同居,其孙余元谅退休后迁居开化青嶂;其三子余延侃有官不做图清闲,迁居开化金溪高屏,后分迁遂安,成为璜瑭支派,世居陈村)。瑶公四子余昕(名周)迁遂安丰厚里;五子余鼓(名同,娶汪氏,生子以礼、以仁、以义),迁遂安之风沂鼎,建永宁庄,后分迁游溪、夏洲及开化明廉、池淮、江西德兴等处;六子余陆(名纳)足智多谋,任饶州鄱阳县令,其孙余达,任建阳县令,遂居任所,其后分迁德兴与徽州。 Ig9yd S-.  
~ZbEKqni2  
有幸摘录《芳山余氏溯源》供探讨。
由余——余靖公——太一郎——斌公-福-积-玉-有-士-师-日-大-成-宏-才-经-济-远-万-代(世)-永(颂)-昌-隆-明-。。。。。
离线余广孝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5-02
《饶平客家姓氏丛书》余氏渊源一文以前是我发表的 dvUBuY^[  
:=#*[H  
而《芳山余氏溯源》(余瑶(860-),六子余陆(名纳)足智多谋,任饶州鄱阳县令,其孙余达,任建阳县令,遂居任所,其后分迁德兴与徽州。)这话的时间是错误的,众所周知,福建古田杉阳余焕的上代祖先就是建阳县令,而建阳县令的上代祖先才是饶州鄱阳县令.谱称三阳一脉相承,余焕进入古田杉阳的时间是唐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755年,等于比余瑶(860-)早了150年左右,六子余陆(名纳)的时间早了200年,更何况《芳山余氏溯源》记载的饶州鄱阳县令,其孙余达,任建阳县令年代是在五代时期,比起南朝梁时(502~557年)相差400年,张冠李戴的情况是不负责任,混肴历史  z"BV+  
?U0iHg{  
JWG7QH  
我是潮汕人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8-22
我們台灣桃園及新竹的客家余氏宗親應該就有從饒平渡海來台的!!!
家族網站需要大家多多支持,才能可長可久!!!
离线余萃元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9-06
谢谢分享
余萃元
离线余保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9-06
                两个不同年代的人名字相同也不是没有可能。“祖生公”是我支分别出生在两个不同朝代的同名者。前者为明时“教儒”,平常被人以“德翁”'称之而流传于世。真名字反而被人遗忘。而清代出生之“祖生公”却是受了“国子监”封号,因看不惯官场昏暗而无心致仕,以“待贈”之身闲置隐居。只可惜牌匾已于文革时期遗失。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9-07
感謝萃元叔的分享!!!
家族網站需要大家多多支持,才能可長可久!!!
离线qdhylg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7-12
古世系真有些乱。迁遂安萝蔓塘始祖就有多种说法。但自萝蔓塘分迁则大多在唐宋时期。
离线qdhylg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07-12
遂安余氏明朝以后基本统一认为是禹之后裔,不承认是由余后裔。而且认为,是禹之越裔,汉时迁临淮,再迁入遂安。遂安,今淳安,早时属会稽郡。
离线qdhylg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7-14
回 5楼(余保) 的帖子
余保:                两个不同年代的人名字相同也不是没有可能。“祖生公”是我支分别出生在两个不同朝代的同名者。前者为明时“教儒”, .. (2012-09-06 09:20) 
}:iBx  
呵呵,致仕相当于现在“退休”的意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