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24阅读
  • 11回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余姓名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策忠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8-14
余宁 余永武 余远辉(瑶族) 余凯新 余欣荣 余晓兰(女) 余留芬(女) 余锦柱(瑶族)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罗田余斌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8-14
还有 余策忠
良善开科地,登本世源长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8-14
策忠兄也躬逢其盛啊,不錯喔!!!
家族網站需要大家多多支持,才能可長可久!!!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8-16
M)-+j{<  
江华余锦柱当选为十八大党代表 ~+4OG 0  
2012-6-6 11:39:47 来源:永州新闻网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MSN 淘江湖 网易微博 复制 [导读]中国共产党湖南省代表会议在长沙举行,选举产生了湖南省出席党的十八大63名代表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万生)6月1日至2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代表会议在长沙举行,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了湖南省出席党的十八大63名代表,作为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的党员代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水口瞭望台的瞭望员余锦柱光荣当选。 s V{[~U,|  
JLs7[W)O  
  余锦柱,1959年7月出生,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山马村人。1978年余锦柱高中毕业,子承父业,顶替双眼接近失明的父亲余德明(全国林业劳模)登上了海拔1400米的水口尖子岭瞭望台,在那里一干就是34年。他以敬业的精神、精湛的业务,实现了辖区60多平方公里3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被瑶汉人民亲切地称誉为“森林的眼睛”。这次当选为中央十八大党代表是余锦柱继荣获全国优秀乡村护林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生态贡献奖、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YSeXCJ:Iy  
本文来自道州网:http://www.425300.com/News/NewsShow-10140.html
BQ".$(c q  
8R-?x/:  
5 {'%trDEy  
|-2,k#|  
\@tt$ m%  
pdmeB  
.GkH^9THP  
OTalR;:]r  
余锦柱 idGM%Faur  
u[ "Pg  
S'2B  
k >U&Us0  
  余锦柱  cfpP?  
  余锦柱,男,48岁,瑶族,中共党员,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水口瞭望台瞭望员。 p@>_1A}qh_  
  站在海拔1400多米的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尖子岭森林瞭望台上,每隔一小时,用高倍望远镜环顾浩瀚的林海,观察50万亩林区内是否有异常用火——这,就是高山瞭望员余锦柱每天的工作。 #![b9~%WTh  
  29年前的一个晚上,当了一辈子瞭望员、已经年迈眼花的父亲,把瞭望台交到了余锦柱的手上。那一年,他年仅18岁。 @dD70T  
  大瑶山里,人迹罕至,芭茅丛生,毒蛇出没无常。为全面掌握管护区的情况,余锦柱利用雨天不易发生山火的日子,先后翻过70多道山梁,穿过3000多条峡谷。 h7kGs^pP  
  尖子岭与粤北接壤,常有雷电裹挟着暴雨呼啸而来。29年中,余锦柱已经记不清多少次遭受雷电的袭击,自己曾4次被雷电击倒,只有瞭望台外墙上那触目皆是的凹坑,记录着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身而过的惊险。 B,, f$h!  
  一到森林防火戒严期,余锦柱就必须24小时坚守瞭望台,往往一守就是好几个月不能下山,生活用品和饮用水,全靠妻子十天半个月送一次。为此,余锦柱常常“洗不起澡”,就连喝水,也只能像喝酒似的,小口小口地抿。 S1*n4w.H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29个年头里,余锦柱有21个春节是在瞭望台度过的。余锦柱结合自己的观察实践和父亲过去的言传身教,摸索出了识别烟火性质的“二十四字诀”:观两面,察浓淡,分季节,析晴雨,测远近,观动静,别粗细,区缓急。运用这一口诀,29年来,他准确报告火警284次,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创造了管护区内无一次森林火灾的成绩。 x gnt)&7T  
  “眼睛望得多远,事业的天地就有多宽,肩上的责任就有多大!”尖子岭60多平方公里莽莽林海,倾注了余锦柱的心血,更演绎着他对事业的真诚和执着的追求。 * t{A=Wk  
  余锦柱先后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优秀乡村护林员;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8-16
pMHY2t  
IwiR2K  
K)`, |q* \  
余留芬 Ps4spy0Fp  
N0,.cd]y`  
Y4YA1F  
JM0'V0z  
n9B1NM5 \  
*6cP-Vzd  
S^HuQe!#  
r]iec{ ^  
人物简介 zHw[`"[  
D:sQHJ. y  
):E4qlB  
  余留芬[1]  余留芬,女,贵州省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1969年8月出生,2000年1月入党,大专文化。2005年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2006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1] ~rN~Ql%S  
H.qp~-n  
Zmw'.hL  
先进事迹 r'wam]1Z  
vG`R.  
  余留芬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0年时间,使一个人均收入不足800元、1/3村民没过温饱线、村级债务缠身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纯收入达5600元、集体资产达800多万元的示范村。她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创办村集体企业,建成蔬菜基地200亩,脱毒洋芋基地2000余亩,养猪场4个,存栏2000余头。她带领群众退耕还林500多亩,坡改梯生物护埂几千亩,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她注重基础建设,修通30公里进村公路,建成4.5公里通村油路。全村90%的农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平房,适龄儿童入学率、计划生育率、电视覆盖率都达100%。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8-16
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余晓兰 >xb}AY;  
GZ( W6 4  
%H Pwu &  
4/e|N#1`;[  
■人物名片 w6(E$:#d  
3.>M=K~09  
余晓兰,籍贯云南省开远市,现山西省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乡村村民,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全国劳模”、 话剧《立春》中云南姑娘小玉的原型人物。 o|FjNL  
r&6X|2@  
LCKCg[D  
Q{FK_Mv<  
■     采访背景 =Ts2a"n  
&/)2P#u  
从四季如春的云南到偏僻的塞外右玉,从满眼黄土的荒山到远近闻名的花果山,从一穷二白的贫困人到致富路上的带头人……十余年的岁月里,我们不知道余晓兰究竟有过怎样的梦想和艰辛,但漫山遍野的青翠和鸟语花香却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改变。在“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到来前夕,记者在山西与内蒙古接壤的古长城脚下,在满眼翠绿的宜人景色中,对余晓兰,这位敢给荒山换绿装的女子进行了专访。 I|&<!{Rq  
X+6`]]  
Xm#rkF[,  
DAYR=s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家 rf@Cz%xDD  
#GoZH?MAF  
NJ%>|`FEi7  
_-MILkx\  
记者:听说你出生在云南开远市一个干部家庭,云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当你看到今后要生活的地方如此荒凉时,你最直接的反应是什么? Ui:WbH<b{  
)-jA4!&  
余:当丈夫指着远处一个个小土堆似的地方告诉我“到家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当时的我根本不相信咱们中国还有这么一个地方,更不相信我的丈夫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长大的,我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说着“不可能、不可能!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家呢……” ,1|Qm8O  
`#g62wb,HY  
记者:什么使你最终留了下来? P]A~:Lj  
ScCp88KpFI  
余:应该说是爱情的力量吧。我的丈夫对我非常好,而“爱他,就要跟他一辈子”的信念,使年轻的我对未来充满了遐想和希望,于是我自我安慰地想:这里的土地这么宽广,肯定有发展的空间。 ":I@>t{H*  
FN+x<VXo(  
XJSI/jpa@  
!_P-?u  
把家乡的绿色带到山西 U,g)N[|  
a#pM9n~a  
)x<oRHx]  
O>c2*9PM  
记者:怎么就想起植树造林了呢? (?vKe5  
3?x}48  
余:我喜欢家乡的绿色,于是冒出了“把家乡的绿色带到山西来”的想法。就在我为这种想法寝食不安的时候,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开垦荒山的优惠政策,一下子就坚定了我的信心和勇气。 CBu$8]9=  
#I-qL/Lm  
记者:一个小女子,竟然想把南方的绿色带到山西来,有气魄!可理想和实现之间往往有一段距离,十余年的时间里,在向理想迈进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8R\!i.  
X B[C&3I  
余:说到困难,真是太多太多了。首先是语言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从小在南方长大的我喜欢吃大米,但上世纪90年代,在右玉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最偏僻的南崔家窑村,能够吃一碗大米饭对我来说是一种奢侈。 C%QC^,KL  
nK>D& S_!  
其次是气候上的不适应,右玉这个地方,漫天的风沙常常一吹就是一年半载。可是我想,既然丈夫能够在这里生存下来,山西人能够在这里生存下来,我也一定能够在这里生存下来。这样一想,就更加坚定了我植树造林,改变这里的决心和信念。 p8X$yv  
r.10b]b  
记者:属于年的时间里,你总共植了60多万棵树,开垦了5000余亩的荒山,你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yoVN|5  
*OR(8;  
余:自从来到山西后,我就没有带过表,从来都是天不亮就上山干活,天黑了才下山回家。饿了,在山上烤几个山药蛋吃;渴了,到沟里喝几口山泉水;累了,就躺在山梁上歇一会儿。很长一段时间里,一锹一镐一双手几乎是我们改造荒山的所有工具。开山取石围堰,拉土垫地种树,挑水上山浇灌,所有这一切都是i从前的我根本没有想象过的。 W}.p,d  
7p+uHm  
记者:一个享受过南国风光和都市生活的女子,对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近乎原始的生活,你后悔和委屈吗? L~} 2&w  
F/chE c V  
余:有过孤独和寂寞,但从来没有后悔过。我父亲是开远市政府秘书长,来山西前,父亲告诉我说,他去过山西的大寨,知道山西很穷。可以说,我是抱着吃苦的态度跟着丈夫来到山西的。 8+U':xR  
Jm {~H%  
u9^R ?y  
_<P~'IN+n  
人心齐,泰山移  zFk@Y  
WX9pJ9d  
9,;+B8-A  
h8uDs|O9n  
记者: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并且仍以年均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到目前为止,你一共承包了一万亩的荒山,但你和丈夫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才改造了5000亩,面对大自然,有没有感觉到人的渺小? *tZ#^YG{(  
\ml6B6  
余: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渺小的,但“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的愚公精神并没有完全过时。就说我现在开垦的这5000亩荒山吧,说起来是我和丈夫开垦的,其实也离不开群众和政府支持。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把苹果树栽到山上了,靠每天五六十担的人工担水,却远远满足不了那么多果树的需水量。就在这个时候,县政府、县水利局、县扶贫办给我送来了一个“两相流水泵”。可以说,这个水泵在帮助我解决果树灌溉的同时,也增加了我改造荒山的信心。 lt&30nf=  
'd@Vusq}2  
记者:在治理荒山这件事情上,你觉得自己是理想主义者呢,还是现实主义者? |fk,&5s  
8@a|~\3-  
余:我觉得我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我很现实地接受了这里的荒山和野岭,但同时又在这片黄土地上做起了“绿色梦”。 {l7@<xZ??M  
^Y:Q%?uB/  
记者:看过梁晓声写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吗? =c8U:\0  
VM3H&$d(h  
余:没有。 'g a1SbA]  
@$79$:q N  
记者:那是一部关于拓荒者的书。你虽然没有看过他们的故事,但从你的身上,我却看到了30年前北大荒人身上的品格。 -7" >A~c  
gHlahg  
=fHt|}.K  
yg2~qa:dZ  
种树使我的人生有了价值 j<+iL]b  
Vb 4Qt#o  
Q$,8yTM  
X2i<2N*@  
记者:十余年了,除了那60多万棵树,5000亩荒地,你觉得你还改变了什么? o D* '  
nfDPM\FFD  
余:我觉得我改变了许多。从小的方面说,我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观念。我刚来南崔家窑村的时候,这里的女人是不去地里干活的,我去山上种树,她们都以为我在云南是搞林业的,后来在我的影响下,村里的女人都开始下地干活了;十年前,这里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荒山是不可以改造的,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承包荒山:想种树,也敢种树了。大的方面,我觉得我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这里的生态环境。 JpD YB  
C [2tH2*#  
记者:那么,这十多年来,生活对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  
1C$^S]v%a  
余:十年的生活把我变成了一个伟大的人、高尚的人。 { J0^S  
e#'`I^8l  
记者:你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为什么? XbH X,W$h  
,OasT!Sr  
余:十年前,作为女人,也许我只为丈夫而活,为儿女而活。可现在不一样了,我要为5000亩、一万亩、甚至更多的荒山而活。想起自己的劳动可以使子孙后代们受益,我觉得自己的人生真的非常有意义。 D!m hR?t  
d;;=s=j  
记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为种树,你和这个世界息息相关了。 ifgaBXT55  
1OGlD+f  
余:是啊,原来只有丈夫和孩子认识我,现在不一样了,不但右玉的人知道我,山西的人知道我,全中国的人都知道我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可自从当了党的十六大代表以后,中央办公厅就经常给我寄文件。每每想到这些,我就非常有劲,都会在心里给自己说:一定要用更大的努力,回报社会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 gvU6p[D  
q@!:<Ra,){  
记者:除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意外,种树对你个人的经济收入有改变吗? SA&wW\Ym]  
16+@#d%#p  
余:种树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长期投资,目前对我个人的经济还没有什么改变,但有人替我算过一笔账,按每棵树每年增值1元来计算,30年后,60多万棵将是个什么概念?于是,大家把开发的这一座座荒山戏称为“绿色银行”。 DuE>KX{<!R  
evs2dz<eA  
B 3h<K}  
wLO/2V}/  
■采访手记 5a`}DTB[Co  
9C.cz\E  
M,@SUu v"  
 ;E&XFTdO  
十余年了,余晓兰用每天都种下一些树,丈量着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当林立的树木覆盖了光秃秃的山岭。徜徉在百鸟欢鸣之中,这对于她该是一种多么大的满足,这样的一片绿色,对于防治荒漠化的号召弥足珍贵。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悠闲地,全国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年都种一棵树、绿一块土,10年以后、100年以后,这将是怎样的一个数字,怎样的一种情形? G#V22Wca8  
_e 3'f:  
也许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当你的付出和这个世界息息相关时,平凡的你便不再渺小,无数的平凡付出积累在一起,成就的就是伟大。 (+_J0i t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8-16
%;=IMMK  
(5Z8zNH`3  
u:AfHZ  
余欣荣 5A2Y'ms,/  
_q$0lqq~u  
7GBZA=J  
r+[#%%}ea  
Njy9JX  
l#2r.q^$|  
$n=W2WJ6f  
vKU]80T  
  余欣荣余欣荣,男,汉族,1959年6月生,江西樟树人,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2012年3月任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di]$dl|Wi  
中文名:余欣荣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樟树
出生日期:1959年6月
职业:公务员
毕业院校:南昌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管理学博士
入党日期:1982年12月
参加工作日期:1983年8月
=Q/w%8G  
Z-4K?;g'k  
=,&u_>Dp  
3n.+_jQ>s  
XsAY4WTS  
个人履历 r\A@&5#q  
Tjd&^m  
  1979.09——1983.08,南昌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生 t!6\7Vm/  
  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余欣荣在颍州考察[1]  1983.08——1985.03,江西省委农研室 =1gDjF9|  
  余欣荣同志干部 &FL%H;Kfx  
  1985.03——1988.08,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干部 Tx y]"_  
  1988.08——1988.09,中共江西省委农工部副处级干部 y\[L?Rmd  
  1988.09——1989.01,江西省农办副处长 YEg .  
  1989.01——1992.06,江西省农办改革指导处副处长 lKf Mp1  
  1992.06——1993.08,江西省农办经济开发处处长 IJ hxE  
  1993.08——1995.08,江西省农办经济开发处处长兼省农业开发办副主任 DY$yiOH9  
  1995.08——1996.02,江西省农办副主任兼省农业开发办主任 Xyb8u})p'  
  1996.02——1999.09,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省农业开发办主任 7^c2e*S  
  1999.09——2001.12,江西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1997.09—2000.07 在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院土地税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6(:)otz  
  2001.12——2002.12,中共江西省上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1.03—2002.01 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学习) [0K=I64 z  
  2002.12——2003.01,中共江西省委常委,上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Gj6<s./  
  2003.01——2003.04,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常务副书记(主持工作) n1_ %Td  
  2003.04——2011.04,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 EH(tUwY%{  
  2011.04——2012.03,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 S<*';{5~  
  2012年3月中央决定:余欣荣[2]不再担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3] m^ z,,t9  
  2012.03——2012.05,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4],兼任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农业部党校校长[5]。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6-7]中共十六大[8]、十七大代表[9] d"Bo8`_  
.hxin [Y  
+5#x6[  
工作分工 %z=`JhE"Q  
P7'M],!9w  
  主管工作:负责部机关常务工作、发展计划、种植业、种子管理、机关党务方面工作。分管办公厅、发展计划司、种植业管理司、种子管理局、直属机关党委,兼任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农业部党校校长。 Rb?~ Rs\  
tO7I&LNE  
A^8x1ydZ  
调研 !W(`<d]68:  
]/a g*F  
  3月31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到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大北农集团金色农华种业公司调研,了解育种科研进展及种子企业研发等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他强调,各级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要坚定信心,坚持不懈,以科学、务实、高效的精神,尽快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决策落到实处,用政策效应推进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种业支撑。 v3~FR,Kl  
  余欣荣首先考察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并参观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重大科学工程公共实验室、小麦基因资源研究室、水稻和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同时听取科研人员对有关科研进展情况汇报。他强调,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要加强基础性研究,把这些资源尽快转化成可以被开发利用的育种材料。我国种业在一批批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种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未来我国种业发展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跟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国种业发展还比较滞后,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难以应对国外种业进入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作物种业发展,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8号文件),又召开了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对我国种业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我国种业发展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这对推进中国种业的改革、对改变世界种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善于把握机遇,勇于面对挑战,共同努力,拧成一股绳,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好8号文件精神,推动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Ll?g.z"  
  随后,余欣荣赶赴大北农集团,参观了大北农生物技术中心实验室,同时听取育种科研进展和金色农华种业情况汇报,并与企业负责人和科研人员座谈交流,听取公司发展情况及今后打算。他首先肯定了金色农华在推进商业化育种、培育生物技术产业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他指出,中国农业的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的关键在种业,种业是农业科技最直接的载体,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之一。希望金色农华能以战略的眼光、全球的视野来谋划企业的发展,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来突破体制阻碍,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资源整合力度,尽快培育出一批能够满足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突破性的优良品种,能够带领民族种业,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种业之路,为中国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要推动力量。 2!BsEvB(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8-16
余凯新从抹灰工到【十八大】代表 g9`[Y~  
%OEq,Tb  
原创作者:杨莉 来源:孝感日报 2012-07-01 10:07 0`6),R'x  
o_(0  
一个普通农民,没有任何工作经历,只身来到北京,却在二十年内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突击队标杆、北京市优秀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首都五一劳动奖章、人文奥运贡献奖、孝感市十大外出创业之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 4QO/ff[ o  
    一个普通农民,没有任何工作经历,只身来到北京,却在二十年内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突击队标杆、北京市优秀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首都五一劳动奖章、人文奥运贡献奖、孝感市十大外出创业之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同时担任北京市工会十二大代表、孝感市政协委员、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gnF]<  
    熟悉余凯新的人,都说他的事业是从“脚下”起步的。他从一名普通的抹灰工干起,通过奋斗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施工队长。经他施工的大大小小100多项工程合格率达百分之百,曾获“市优工程”20项、“长城杯”30余项、“国优”6项、“鲁班奖”4项。 ld95[cTP  
    二十余年来,凭着一颗赤诚之心,凭着一股坚韧的劲头,余凯新从当初的露宿北京车站,到如今带领家乡农民工在北京站稳脚跟,余凯新付出了太多……“只有踏实做人,才能被人瞧得起” 'g~@"9'oe  
    余凯新出生于孝昌县孔砦村一个农民家庭。1989年,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0岁的余凯新跟随老乡到北京打工,渴望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u0g*O]Y  
    可刚到北京,余凯新就遭到当头一棒,“我记得那天是农历正月十六,天气非常寒冷,我们到达北京火车站,才听说之前联系好的活儿被别的施工队抢走了。我们突然无地可去,只能露宿站前广场。”余凯新对刚去北京时的艰辛记忆犹新。 [g`,AmR\!  
    “可我并没有感到沮丧,因为我坚信只要用心,一定会找到工作,并且一定会干好!”余凯新没有让自己失望,他很快在北京一家建筑企业当上了抹灰工。 e"~)Utk  
    打工的生活异常艰苦。烈日下暴晒,晚上又挤在拥挤的工棚中忍受蚊虫的叮咬。余凯新坦陈,自己也想过放弃,但凭着坚韧的毅力与改变命运的渴望,最终坚持了下来。 nP OO3!<{  
     “无论何时,都要对得起自己手中的活儿,也只有把活干好,才能被别人看得起!”余凯新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虽然只是在工地上给别人当小工,但他从不偷懒,还抓紧点滴时间练习抹灰技能。  $WR?  
- ^SAq^3^P!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8-16
X+at%L=  
 i6 L  
余远辉 9U'[88  
" 5|\X<f  
Mz\yPT;Y  
)S Q('vwg  
rhoeZ  
n ,1tD  
  余远辉 &57U? oY  
余远辉,广西恭城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讲师。 2&x7W*  
;dOs0/UM&  
中文名:余远辉
国籍:中国
民族:瑶族
出生地:广西恭城
出生日期:1964年1月
性别:
+f|6AeE  
n}:t<  
bP03G =`6w  
余远辉(20张)  余远辉,[1]男,瑶族,1964年1月生,广西恭城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思想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讲师。 >HIt}Zh  
  现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自治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兼)。 L~ 2q1  
  1982—1986年 广西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学习 cUsL 6y  
  1986—1989年 广西农学院农学系团总支书记 JT#7yetk'  
  1989—1991年 大连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学习 '%ebcL  
  1991—1992年 广西农学院团委副书记 ]4GZ'&m}  
  1992—1994年 广西农业大学团委书记兼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正处级)(其间:1993—199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4(8<w cL  
  1994—1995年 广西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9#fp_G;=  
  1995—1997年 广西钦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Z 8,e  
  1997—1998年 广西钦州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Vpw[B.v  
  (1996—1998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q- H&5K  
  1998—2001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事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其间: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1年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中青年领导干部赴美英语培训班学习) |mvM@V;^8{  
  2001—2006年 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 KD=bkZ&  
  (2000—2003年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2004年外交学院司局级干部英语强化班学习;2004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学习) 8(^ ,r#Gy  
  2006—2008年 广西梧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4@mso+tk  
  2008—2008年 广西梧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Wxc^_iqA1  
  2008—2009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梧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OiF]_"  
  2009—201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自治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兼) 3@'lIV ?,q  
  20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自治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兼)(2008—2011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思想史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班学习)  v?}pi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_\!0t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C6CGj8G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h)P]gT0f/  
  共青团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 $M-NR||k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八、九、十一届委员; 7fUi?41XA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UFos E|r: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8-16
四川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T4l-sJ'|  
{rs6"X^  
GCZu<,  
余永武(四川德阳什邡市七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ca#U-:g  
kqQphKkL  
壮志雄心,不畏艰难  \\y}DNh  
|+>%o.M&i  
>N :|Km\  
;b{pzIe=F  
来源:工委办 发表时间:2011-6-23 9:54:18   h4J{jh.  
l2z`<2mp  
——什邡市七一中学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余永武先进事迹材料 eTLI/?|+N  
d#X&Fi   
tf.q~@Pi  
_|Y.!ZRYP  
余永武,男,汉族,56岁,1976入党,大学本科,该同志1980年9月在什邡南泉初级中学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85年调到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工作,1991年担任政教处副主任,1992年担任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1996年担任学校副校长,2002年兼任方亭初中校长,2004年担任雍城中学校长(雍城中学于2010年4月更名为“什邡市七一中学”)。这期间他每新到一所学校就带好一所学校,成绩显著,受到什邡教育同仁与社会的普遍赞扬。 p~v2XdR  
yfRUTG  
“5.12”大地震发生时,雍城中学尽管教学楼超高,楼梯过道狭窄,但在教师们的镇定指挥下,2760名学生全部安全撤离,最后撤离教学楼的是学校干部和教师。震灾发生后,余永武同志一直没有回过家,坚持在学校工作,为150多名不能回家的重灾区学生安排住宿和生活,为到学校操场避灾的53名灾区学校师生和本校教职工及其家属搭建帐篷。检查安全隐患,清理学校财产。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到重灾区帮助受灾群众抗震救灾,组织了1000多名志愿者参加搬运救灾物资工作,组织教师学生办起了帐篷学校。同时与教职工一道,自己动手为学校高三同学复课搭起了帐篷教室和宿舍,并安排好了受灾较为严重的云西中学340名高三学生到雍城中学复学迎考。这期间,他经常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5月22日深夜,他与老师一道冒着狂风暴雨到市救灾物质管理中心搬运学生住宿需用的帐篷,一至工作到凌晨3点。为了搬运活动板房的材料、课桌等物资,他也经常与教职工一道干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不休息。教师们说:“余校长你白天又忙,搬运东西我们干就行了。”他却说“我是校长,是党员,我不干只让老师们干,怎么行呢?”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全体行政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处处起好带头作用。 ; 'b!7sMO~  
搬入板房校区后,学校一分为三,老师们露天开会,校区没有一棵树,没有厕所。但坚持在干中求进,在干中谋发展,师生自己动手平整土地,除草搬石,筑基修路,挖坑植树。搬走近30立方石块,平整了近万平方米的地面,并将原来的垃圾堆和臭水沟改造成一湾鱼塘和一个供学生休息学习的小岛。在劳动中,同学们得到了锻炼,品格得到了提高,化艰苦条件为育人机遇,校园内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 |SSf G~r  
2010年是学校在板房学习工作的最后一年,经过两年的居住,板房老化,设备旧损,安全隐患严重,管理难度增大,教室内夏天天气炎热,汗水淋漓,而遇雷暴天气则教室浸水,雷电掣檐,惊人心魄。加之灾后重建为外北村居民挖下水道、输气管、排汅管,板房校区几经折腾,面目全非。临近2010级高考的前20多天,城建为了打通一纵大道北段,又在高三教室门前一米远处破土动工,教学困难非常之大。但在余永武同志的带领下,老师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学绵阳,学曲靖,游题海,自加压力,殚精竭虑,披荆斩棘,终于获得了全德阳市高考一等奖的殊荣。2011级和2012级也以优异的成绩给家长和社会报捷。进一步打响了学校声誉,为告别板房划上一了个圆满的句号。 GU;TK'Yy?  
学校近几年来的教学质量快速提高。以高考为奋斗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不断攀升,2010级在应届生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几经周折,夺得了德阳市的教学质量一等奖。更可喜的是,他们的2011级德阳“一诊”应届生上本科达到了205人,总人数达到240人。2012级上期统考入围人数达到了321人。高2010级德阳“二诊”取得入围225人的好成绩,其中杨韬以587.5分的成绩荣获什邡市文科第一名,德阳市第七名。 n $D}0wSM/  
十五年的校长岗位,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不畏艰难,开拓创新,到一所学校就带好一所学校。能够勤政廉洁、以身作则,能够善于团结干部,善于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富有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这是余永武同志最显著的优点。 %l9WZ*yZ`2  
u"Hd55"&  
a[d{>Fb.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