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77阅读
  • 0回复

侯山余氏祠堂===孝思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u1945194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5-01-29
g_3Ozy  
余氏孝思堂记译文 w5+(A_  
我曾听说,士君子远大的理想能够实现,推行自己的政见,刚正而获得美誉,照耀史册,他的德泽,普遍地留给后世,使千年以后,子孙能继承他的精神财富,沿着他的足迹前进,这样的后人,是值得称赞的。所以《诗经》说:“永言孝思,孝思维则。”《传》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按余襄公家本南粤韶州的始兴人。在赵宋,有辉煌的业绩。下传六世,有孙叫竹轩先生的,迁居东莞。十世孙余泰,字景亨,思慕祖先,于是在侯山建筑一室,匾额称为“孝思”。今年秋天,他准备好详细的原委,往惠阳拜见教育官龙表俊,请我作一篇《孝思堂记》。 6/.kL;AI  
啊,孝子顺孙,不忘先世的光辉德业,想日常能接近它,心中铭记它,所以建堂来表达他的孝思。何况孝是各种品行的基础。如果只是孝,但不记住前人所建立的伟大勋业,作为子孙,就没有什么可以激励他的意志了。这样,很少能保持他的家声的。我想余氏一门老老幼幼,常在惠风和畅的朝晨,明月朗照的晚上,踏上这所整齐洁净的孝思堂,想起余襄公的勋业德泽,春秋祭祀,有规定的日子;墓田荒废,想及耕耘,祠虽然在曲江故家,但堂建于侯山胜地,虽然相隔数百里之遥,但思念襄公仍然是很近的。所以现在余氏子孙众多,吉庆延绵,自然无愧于先世。事情大概都是这样:不要在事前夸口,这样做,即使做出盛事,也不会传扬的;不要在人家做出成绩之后再去做,这样做,即使做出好事,也不会是显著的。(需要的是于实事,有独立见解,景亨这样建孝思堂,是最恰当的了。)现在我的景亨是余襄公的后代,资质优异而且好学,气度闲雅,言语温和。《传》说:“公侯子孙,必复其始。”怎么知道景亨以后不飞黄腾踏,被朝廷所用呢?被广大人民寄以很大的期望呢?景亨一定能够辅助君王达到尧舜之治,一定能够给人民得到恩泽如尧舜之时。辉煌照耀,振起于后,不仅仅是表达孝思于这所厅堂,而且是符合做襄公子孙的条件。 sB*!Nf^y  
建这堂的时候,来不及议论,于是写了这篇记,作为对余襄公后人的勉励。 v*kX?J#]5  
时·明洪武壬午岁乡贡进士、惠州府归善县儒学教谕庐陵周鼎书 G|I}x/X"Q7  
o?d`o$  
BS2'BS8  
. )E1|U[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