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8阅读
  • 44回复

我祖“总辖公”是元朝人,不是在黄州起兵反元的“余总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9-12
为了节省空间,写到前面 TV&4m5  
余芳柏先生: *E-VS= #  
      你从哪里查到真六公的生卒年月?你手中有老谱吗?我推算的真六公出生时间(1306年)与你说的时间(1294年)只差12年,应该还算准确吧。 U~Ai'1?xz  
      据《岳西县志》记载: 元末明初,江西彭泽等地居民大批迁入境内。清代,境内盛产优质茶,朝廷在陕西一带设立茶马司和茶镇,以茶换马,境内茶商贩茶随迁一些人口入陕南等地。你的祖宗就是那个时候迁到陕南的。世派前十个字相同,后面的是你们重编的吗?我们现在任然沿用康熙二十六年编的老谱派: hm5A@Z   
      士应宏昌运    贤良永锡芳    毓英崇典则    积厚焕潜光 RZ:i60  
      孝敬昭成式    经猷立宪章    本深蕃衍密    笃实履平康
8(Y=MW;g  
RL;>1Q,H  
!"Q8KV  
[ 此帖被余夕水在2011-09-15 12:02重新编辑 ]
离线余芳柏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9-14
四十公应该卒于1363年,真六公  讳仕贵,生于至元甲午年(1294年)三月二十六日,妣汪氏名福贞,生子一:振卿。公卒于明洪武庚戌年十月十八日丑时,公葬上清羊角河小龙潭上龙王庙后椅形与刘姓合墓,乙辛向有碑。妣葬三河坪五家园亥巳向有碑。
离线余冲16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9-14
四十公宋理宗时官居总辖。宋理宗最后一年是1263年,四十公就是理宗最后一年生的到卒时也有100岁啊
离线余冲163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9-15
我们祖先可能在瓦屑坝大移民早,后来居住地来自江西瓦屑坝移民多了,后代也跟随大部分人以讹传讹,也以为自己是瓦屑坝移民了。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9-17
1351年------至正十一年八月﹐徐寿辉与邹普胜等在蕲州起义,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国号天完。 nC*/?y*9  
1352年------至正十二年﹐天完红巾军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 /y-P) 3_  
1353年------至正十三年﹐天完红巾军因兵力分散,被元兵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 `kz_ q/K  
1355年------至正十五年﹐天完红巾军复起﹐连败元军 J$P]>By5:  
1356年------至正十六年﹐天完﹑宋红巾军分头出击﹐连获胜利 ; 6zu!  
1358年------至正十八年,天完红巾军连克江西﹑福建广大地区 v EX <9  
1360年------至正二十年五月﹐天完红巾军攻克太平。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建国号汉 Y/hay[6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陈败死。 R.fRQ>rI  
       根据上述史实,加上适当的推理,我认为大迁移的时间应该在1352~1353年。任何人都不会预测到蕲州起义,不可能提前逃命。起义发生初期,由于元军毫无防备,基本没有大规模战争发生,起义军迅速向四面推进。激烈的战争发生在元朝集结军队反攻起义军的时候,当时可能是元军由江西南部向北进攻,起义军且战且退。后方的居民为躲避战火而越过长江,逃进深山老林里,跑得快的就能活下来,跑慢了或者跑错了方向,就可能被打死或者饿死。 jQdfFR  
       《皇明古皖重修宗谱序》中 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八月,我太祖败陈友谅之兵于彭蠡之滨,时鄱阳瓦屑坝戎马生郊,靡所定处,而余之真一公兄弟六人避兵来皖。这句话反而不合情理,鄱阳湖大战主要在湖口和长江沿线进行,而瓦屑坝在都昌县,在战区的南面,如果此时逃命,应该往南逃,往北跑就是送死。 kjmF-\  
        如果把迁移时间定在1352年,此时真一公七十岁左右,真六公五十岁左右。由此推算:真一公生于1280年左右,真二公生于1283年,真三公生于1286年,真四公生于1289年,真五公生于1292年,真六公生于1295年。 vSyN_AB?$  
11楼余芳柏先生说:真六公  讳仕贵,生于至元甲午年(1294年)三月二十六日,与我的推算基本吻合。 !hc7i=V ?  
余芳柏先生认为:四十公应该卒于1363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兵荒马乱,他们不可能抬着棺材逃命啊。 {.2C>p  
三合堂谱中明确记载:六子由饶州负骸骨来潜。百度百科中的解释:骸骨:1.骨头(多指尸骨)2.挖掘出的尸骨 b9vKux  
在某些风水宝地,尸体几百年不腐都有可能。考虑到鄱阳湖区雨水较丰,尸体变成骸骨大约要三五十年。按四十年计算,总辖公卒于1312年前后。 /U`"|3  
结论:迁潜一世祖总辖公,伯伦公子讳四十,生于1250年,宋末任总辖官,妣金氏、汪氏,生子六:真一、二、三、四、五、六。公卒于1312年左右,寿六十有余。1352年真一公昆弟六人避红巾之乱负父骸骨迁潜,葬余家宕。二妣卒缺,葬瓦屑坝。 5_O.p3$tV  
8sIGJ|ku   
[ 此帖被余夕水在2012-07-21 14:08重新编辑 ]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10-12
先去余井。早年车行潜山,要走高河,走源潭,走余井。远远看到一街竹器制品,把汽车逼至勉强通过,你就知道,余井到了。余井因井而名,井又因“余”姓而名。仅由余姓人家就组成远近闻名的繁华小镇,可见其家族之庞大。 yx-{}Yj^  
O}D]G%,m  
来余井是采访老博物馆馆长余本爱。退休之后,老人隐居于此,专心研究家族源流,姓氏源流。知道我们过来,老人准备了多本当地家谱,有笃亲堂余氏,有弘农郡杨氏,有潜阳杨氏。查其祖先,多是从江西迁徙,时间也为元末明初。如“元凶时,鄱阳瓦硝坝居无所定,云徂何往,而余之真一公避兵来潜。”又如,“元顺帝间,朝纲腐败,义军四起……总轄没于王事,子六共负父骸居皖潜山。”但余老认为,他们那一支,从谱上看,迁居潜山时间更早些,或在元初,或在宋末,与瓦屑坝之“移”无关。家谱为后人所续,续之中带有家族情感,一些史实在家族情感的浓烈色彩中,被粉饰,被美化,完全可以理解。 a. gu  
OixQlAb{  
官庄余姓也是潜山余姓的一支,村民介绍,他们的老祖宗,肯定是从江西瓦屑坝移民而来。余姓在官庄是大姓,现仍残存的两处余氏宗祠,一在官庄小学,一在德馨庄。后者是五世堂支祠,两者的总祠,又在岳西来榜。残存于官庄小学的余氏祠堂,原为4进,现只保留其二,近些年修复了一下,但现代色彩太浓,已经看不到老祠堂的味道。五世堂支祠后进保存稍好,但前进及大门已完全破坏。 \Q3m?)X=Gd  
E2\)>YF{ P  
说到官庄“余”,必须要提德馨庄。里面自然有些故事,说乾隆五十五年(1790),村中长老余文章87岁,下有7子,子有孙,孙有重孙,重孙有玄孙,老少共130余口五世同居,和睦相处。后地方政府层层上报,龙颜大悦,“余文章年臻耆艾,绕膝曾玄,洵为升平人瑞,赏给‘五世同堂’扁额。”隔3年,余家又添两代,乾隆帝再赐“七叶衍祥”。德馨庄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占地3千余平方,大门进去,又分5路5进,每进均有单独的天井、堂厅,回廊。互不干扰,又互相通接。 1 ltoLd\{  
v=/V<3  
官庄余姓名人,余受之著有《天文韵言》,余谊密曾代理安徽省长,余英时2006年获克鲁格人文与社科终身成就奖。另外,始于汉末的桑皮纸制作,在官庄坛畈村仍有保留,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57x5qP X  
$i3/||T,9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4207f0100gjx5.html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2-07-21
《宋会要辑稿》兵二/乡兵/忠义巡社 4 ILCvM  
WWH T;ST  
    建炎初见州县结集民社,名为忠义巡社。所立条注及废罢事,并后来义社,具载此门。 ogDyrY}]  
    高宗建炎元年八月十日,诏诸路州、军、府巡社并以忠义巡社为名,仍专隶安抚使司。以户部尚书张悫〔言〕:「讲究到河北路坊郭村乡民户自结集强壮巡社,可因其情而用之,奖之以忠义之名,加之以抚驭之方,用御金人,捕遏?盗,每有实效。除依靖康元年七月七日敕劝募强民招集强壮御捍贼寇补授官资指挥,以人数借补官资,并将校获金贼并?盗有功之人,即行激赏外,再讲究得籍丁壮,分队伍,务训习,简器械,严阶级,正师律,敦教化,宽征役,明赏罚,重选举,宜体咸平、庆历年置兵选义勇诏旨,增修条制,速下诸路行之,便可得忠义巡社百万,其官军、保甲、弓手,并弓箭手,皆不预焉。」故有是诏。 cAA J7?  
    同日,三省,枢密院言:「今参酌,立定诸路州、军、府忠义巡社可行之法,乞遍下诸路。」诏依。仰诸路安抚使及钤辖司、提举司,各依今来措画,督责州县举()[],每旬检举取会诸路已施行次第,缴申枢密院。一、乡村民户,除三路保甲并京畿诸路诸色役人,并稚小老病外,虽客户但有家属烟爨,而愿入巡社者亦听,即不得抑勒单丁贫弱之人。仍逐社置籍,县置都簿。内有能自置马者,于籍内开说,别加优恤。谓如免户下差使之类。 K|E}Ni  
    籍内载其县分、乡村、户头姓名及充巡社正身姓名、年甲,并听乡村民户自结集到人数,即不许州县抑勒。其坊郭民户巡社,并依乡村巡社法施行,并以忠义强壮为名。仍各供申户部左曹置籍。一、忠义强壮巡社,令自相团结,每一十人为一甲,互相保识。每一甲内推择一名为甲长。每五甲为一队,有马者别为队,并注籍。于本队内推择一名为队长。每四队为一部,于本部内推择一名为部长。每五部为一社,于本社内推择二人,内上名为社长,次名为副社长。每五社为一都社,于内推择二人,内上名为都社正,次名为副都社正。若及两都社,谓及一万人以上者。社内推择首领为忠义强壮巡社都总辖,副首领为副都总辖。遇逐阶有阙,依格目资次升补。有劳绩、无过犯之人,应充甲长以上职名次人,并免本家保甲身役。其逐阶部辖人,从初并令本社内,互相推择自来有信义及有材勇智略、兼物力高强为乡里众所推服者充。依靖康元年六月一日?节文:『劝募到乡民丁壮、忠义社,各使推择为首领,自相团结。若及千人以上,与借授保义郎;八百人以上,借授承节郎;五百人以上,借授承信郎。』今除依上条施行外,若结集及一万人以上者,首领并副首领,并与借授成忠郎。各据劝募结集到人数,令借授官资。差充社长以上,至都、副总辖职次,日后迁转,依资次条格。若同力劝募结集到人数,即从众人推排,依资次借授官资,差补职次。所有社长、副社长、部长及队长、甲长,非时捕盗、御金贼有功、合补官者,更不拘年限资次补授外,自都总辖至甲长,各三年一次递迁。内有过犯事理,或情理重及有病者,不在迁转之限。内自甲长迁至正、副社长以上,依元结集到人数借授官资,充逐阶职名。至该后项条格解发者,如以武艺解发,即赴阙引见。呈试合格,赴吏部补正元借官资,仍便注授监当、队将并许权入县尉、巡检及新置县尉诸县指使差遣。若转至都总辖,实历二年、合该解发者,即直赴吏部补正元借官资,依上条注差遣。所有借官公据,从本州岛统制官、知、通及两职官验实,通签给付,仍申户部左曹注籍。一、每十人结为一甲,互相保识,觉察奸细贼盗、窝藏外来奸细贼盗等事。如失觉察者,减罪人罪三等,甲长、队长各减一等,社长、副社长又减一等,社正、副及都、副总辖又减一等。能自觉察捕获者,依条格推赏。一、乡民集为巡社,御贼备战,理须教习武艺阵队。若驱率赴本州岛县教场教习,窃虑民户劳费。访闻巡社尝于庄井近便处札寨,以聚丁壮,以防寇盗,可各从便轮番就寨教习。如寨地系官地,即据地数,权免赋租。若系民田,即以官地拨,或给价钱。其近江河乡村,仍相度沿江河置寨教阅,各分轮人准备应援。本州岛县并邻接乡村州县,或把截津渡外,当留一半人数防守村乡庄井,并务要土著人应援。若知邻近乡村或连接州县缓急盗贼窃发,巡捕官及兵将未到,并许都总辖以下至部长、队长、甲长,实时呼集社人,互相应援伤二等。其违犯本属官者,徒一年,詈者徒二年,殴者徒三年,仍配千里,伤者斩。若情犯凶恶,或事涉扇摇者,勘罪闻奏,即陵迟处斩。若不因点集等有犯,各加凡人一等。若遇御捍金贼,或捉杀?盗,临阵有犯,并依军法。一、巡社自都、副总辖及社正长下,事本县令、县尉及本州岛知、通,皆师帅之官也,合以县令为本县忠义巡社统领官,县丞为同统领官,知州为统制官,通判为同统制官。若知州系本路安抚使或都总管,自依帅臣节制一路官军、民兵条法。仍以一州一县忠义巡社增耗功罪立法,知、通、县令及县尉殿最,岁终考较,最优者各转一官,最劣者各降一官。知、通最优者转一官,更减?邻近乡村州县,或拦截掩杀盗贼。申报不及者,听都、副总辖或都、副社正及社长临时随宜从便管押前去,仍飞申所属州县。其应援本州岛军府及邻近州县,并把截津渡、离家地远者,依保甲戍守巡防例,日给钱一百文、米三升,其马日给草料七分。仍令逐州县各将管内逐乡村民户合纳义仓粮斛,桩充前件支用。如不足,以应系官钱粮、草料充。一、忠义巡社人,各许置合用器械,或甲胄之类,并赴本县置籍拘管,应副本社使用。一、忠义强壮巡社,一阶一级,全归伏事之义。每遇点集御金贼,及应援本州岛军府,或邻近州县乡村,及把截津渡,但依公聚集之时,若有违犯阶级者,杖一百,殴者加一等,伤重加一年磨勘,最劣者展三年磨勘。仍以邻近有盗不犯,而犯不能扰,或能克获者为优。一、帅守、县令,各实任教化之责,务化民忠勇,和睦孝悌,仍不废农务。令逐县于乡村冲要去处,粉壁晓谕巡社在家之人,并须依时农作。若于家孝悌,又勤于农作、事显著者,从本乡社保明申县,县申州审实,特与升补本社内阶级职名。一、忠义巡社官司,并本辖官等,若专擅拘抽私役差使者,以违制论,徒二年,不以失减,仍不以去官、赦降原减。如遇点集收捕盗贼,及应援州军府,把截津渡,并都保聚集之时,本辖官并都副总管及社正等,如有率敛,取受社人财物,罪轻者徒二年,赃重者自从本法。若许而未得,并依监临主司因事受财物法,加一等。事若枉法者,自依枉法断罪;不因事而率敛者,杖一百。一贯文徒二年,不入己减三等,应被率敛者不坐。并许人告,计赃依格支赏钱。统辖人知而不告,各减罪人罪五等坐之。其州县()[]吏及诸色公人、百姓等,如因点集,敢起动社人乞觅钱物,委州县收捉。赃轻者科徒二年,刺配五百里外州军本城;赃重者禁勘具奏。一、忠义巡社犯放火、强盗、持仗劫盗,并各加凡人一等。如不因点集及教,遇本州岛军府及邻近乡村县分非次盗贼警急,即委自逐县令或县尉,画时量盗贼多少,呼集社人,并力掩捕袭逐。其社人若捉杀到贼人,除依条实时支赏外,功大者具功状保奏,当量功力补授,或迁转官资名目。若见贼不用心捉杀,有走透及自为贼盗,并窝藏盖蔽盗贼,至因事彰露,本管都副总辖、社正等不能觉察者,殿降一年名次。若能自设方略,率众杀获持仗强盗及杀人贼,各据身分获到人数,除依条支给赏钱外,若所获人数多,及获到近上首领、事状明者,量功更与转资。如无资可转,即量劳效,别优加酬奖。若赴官司陈告,捉获凶恶贼一名,除支赏钱外,亦与等第迁转。如未有名目人,即特与借补官资名目。其告捉到杀人及持仗强盗,每获一名,除支赏钱外,给与公凭,更获一名,即依前项酬奖。其杀获金寇立军功、战功之人,即量功力优加酬赏。功大者保奏,超授官资。一、巡社往往以辨认奸细为名,劫夺居民或过往客旅、公人、官兵财物,或杀人者,其犯事人并行处斩。许人告,每名赏钱一百贯文。如根究得情理诣实,其赏钱并以官钱代支,于犯事并干系人名下均备还官。一、巡社都总辖、副都总辖、都社正、副都社正、社长并副社长,各能统辖社众,及教习社内人武艺精熟,并自结集成社,后来自己不曾犯盗,并纠察屏除得本城分内贼盗稀少,及应援本州岛县并把截津要,及应援邻近州县乡村,别无违误,每岁从本县统领官按试武艺解发。内都总辖及副都总辖各射得弓九斗、弩三石,都社正及副都社正各射得弓一石、弩三石二斗,社长及副社长各射得弓一石一斗、弩三石五斗,本社保明申县,县申州,州审察按试得实,各保明申()[]抚使司或钤辖司,内京畿即保明申提刑司。核较得实,闻奏得旨,解发赴阙引见,呈试前件身分弓弩斗力,赴吏部补正元借官资,仍便注授监当及队将,并许权注授县尉、巡检及新置县尉诸县指()[使]差遣。仍依弓马所子弟呈试武艺合格出身法,都总辖以下至副社长,每岁每〔州〕管内诸县,所管以十分为率,解发不得过五分。若合格人数多者,先取职名高者;若职名同,即取武艺斗力大者;若斗力同,即取精熟者解发。内有武艺不合格之人此句语意未尽,且其下一段又与前重出,显见此处有误。姑仍其旧,更俟详考。。都总辖实历二年,自己不曾犯盗,并纠察屏除得本地分内贼盗稀少,及应援本州岛县并把截津渡要害,及应援邻近州县乡村,别无违戾者,本州岛县保明,申安抚司或钤辖司,内京畿即保明申提刑司,解发赴吏部,补正元借官资,仍更注授监当及队将,并许权注授县尉、巡检,及新置县尉指使差遣。仍依弓马所子弟呈试武艺合格出身法。遇都副总辖转资出官,以次递迁。若一职至两名以上者,即以次人为守()[]。一、巡社部长以下,至众社人,每岁十月,从本县统领官按试武艺。内部长、队长、甲长,弓箭一石二斗,兼射亲二中,弩射三石八斗;众社人弓各射一石三斗,兼射亲三中,弩四石。内部长、队长、甲长能部辖及教习社人武艺精熟,并社人各不曾犯盗及徒以上罪,并不曾违犯阶级,并从本县保明,解发赴州。本州岛再试合格,听解发赴安抚使司或钤辖司,内京畿诸县即解赴提刑司,覆较得实,方许保奏,候得旨解发。每岁,每州管内诸县所管巡社,共及三万人以上,许解发六人;一万人以上,许解发五人;一万人以下,许解发三人。并依解发保甲赴阙引见呈试授官注授差遣。若无人应格,或应格者数少,即听阙。一、逐社部长以上()[]都总辖行遣文字,各从本州岛给木朱记行使。一、每遇春天,其社人并免身丁,自养马者并非次科差夫役丁数并免。一、本社防护过往纲运、使命,转送朝省文字及军期急速文字,保护无疏失违滞,仰本州岛保明闻奏,当议特与推赏。一、除本县官充统领官,本州岛军府知、通充统制官,仍隶本路安抚使司;无安抚司处,即隶钤辖司。京畿即隶提刑司。逐路提刑充提举巡社官,除遇御杀金贼并贼盗,许会合点集外,并不得非时追扰、役使巡社人。其提刑司人吏、公人、军人,敢起动巡社,乞觅钱物者,并依州县人吏公人等断罪条法。一、诸县奉行巡社措置先次就绪不扰者,许本州岛保明申帅司,帅司审察诣实保奏,当议优与推恩。其今来措置到巡社画一,若与已降指挥文意相妨者,并依今降指挥施行。如有未尽或于本处土俗人情未便者,仰本县条具申州,本州岛审实,内京畿申提刑司相度,如有利便可行事节,先次施行讫奏。诏依「依」及下句「仰」,原无,据本书本卷第五○页补。。仰诸路安抚使及钤辖司、提刑司,各依今来措置,督责州县疾速推行,仍令尚书户部遍牒行下,及令本路置籍举催路:本书本卷第五○页作「部」。。每旬检举取会诸路已施行次第,缴申枢密院。 yz,ak+wp  
    十月二十一日,枢密院言:「诸路招集巡社,内一项,除本县官充统领官,本州岛军府知、通充统制官,仍隶本路安抚司,无安抚司处即隶钤辖司,京畿即隶提刑司外,逐路提刑充提举巡社官。今来契勘逐路创置武臣提刑一员,其旧保甲提刑,并今提刑()[]内,自合带入『提举巡社』字。」从之。 Y Q3%vH5#y  
    十二月二十五日,诏:「除京畿、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路依元降指挥置巡社外,后来增置路分并罢。内有已就绪去处,民情或以为便,愿存留者,仰本处申取朝廷指挥。」以臣寮言:「访闻近日州县颇行追呼,点集频数,遂致农民失业,公私纷扰,殊乖朝廷立法本意。愿申?提举、统制、统领官,令各以至诚恻怛之心,推广至意,无令侵害吾民。仍令监司互察,敢有违戾者,重行黜责。」故有是命。 ,HYz-sK.  
    二年四月六日,诏:「京畿、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依元降指挥置巡社外,余路应权添置武臣提刑去处,并于衔内带『兼专一措置捉杀盗贼公事』,仍除去旧衔内『提举巡社』四字。内杭州、温州巡社已就绪愿存留指挥更不施行。」从臣寮请也。 &I<R|a  
    五月三日,诏诸州巡社内人户自置出战鞍马,今后官司不许差顾彳昔借。从知()[]州韩宗胄请也。 h$4V5V  
    三年七月二十五日,知()[]州向子仍言:「乞罢民兵,复巡社。缘朝廷并监司等,将巡社例差把隘,动经岁月,并无请给;其民兵则有减免科率,而巡社亦无减色。若有差出,往往破家,由此人不愿募。今来所集巡社,系民自相纠率,保守乡井,已晓谕不许差出州界,及诸处勾押把隘。以此愿就者众,所属三县巡社,比以前召募增及十倍,委实利便。欲望立法,将募到巡社人不许差出州界,及行下诸司照会。所贵不坏良法。」从之。 Su-LZ'C\  
    绍兴三年五月十一日,三省、枢密院赏功房言:「迪功郎、前无为军庐江尉谭友,本贯宣州太平县待阙,自备钱粮,招集义社,捍御?贼。江东提刑司保明诣实。」诏谭友转一官,比类施行。 YtxBkKiJ2V  
    十月九日,枢密院言:「淮南州县有团集到义社民兵,每岁防秋,自保乡土,及准备所属州县使唤。窃虑本路监司、帅司辄有呼集,及差往别州县,不惟有妨本处缓急守御,兼恐差出失所。」诏札下淮南州军,应管下防秋团结到义兵,并从守臣使唤。札下监司、帅司,不得勾集及差出州界。 nS]/=xP{  
    四年四月九日,诏:「洪州武宁县义兵首领材武人畲茂、社长摄忠训郎李真卿,并与补守阙进义副尉。其借补文帖,令拘收缴申尚书省毁抹。 M'R^?Jjb  
    五年五月三日,知和州皇甫彦言:「团结到巡社,虽合守臣使唤,切虑缓急难以统率,乞听守臣节制。」从之。 IeZ}`$[H  
    六年正月五日,宰执进呈岳飞言:「太行山忠义保社梁兴等百有余人,夺河径渡,欲自襄阳府至飞军前。」上曰:「果如此,则梁兴当与优转官资,以劝来者。朕固知谍者之言未可尽信,若此等人来归,方见敌情。」沈与求曰:「若虏诚衰,则此等人皆相继来归,何但梁兴。来归者众,则敌情寡矣。」 [&3G `8hY  
    十年七月十六日,尚书省言:「淮北见有土豪,自备钱粮,聚集忠义民兵,札立山寨,保守乡土。今来杨沂中已除淮北宣抚副使,理合一就措置招谕。」诏:「遇有率众前来愿就使唤之人,令杨沂中斟量功力高下,先次出给照札,逐旋申朝廷取旨推恩。」 {;=+#QK/  
    十七年五月六日,知福州沈调言:「福建诸县有忠义社,各随乡村人户多寡团结,推择豪右众所畏服者,以为正副,仍量置枪仗、器甲之属,以故盗贼屏息,民以为便。今访闻县道不能安恤,尉司因而追集骚扰,及有科率置()[]器甲之属,却致社户不得安处,甚失元置忠义社之意。乞委逐州守臣常切觉察,务要不扰。如有违戾,令帅、宪司按劾以闻。」从之。《永乐大典》卷八千三百六。 5 -5qm[.;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3-02-22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03-03
我是真五公后人,辈份:贤良永锡芳,毓英崇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3-11-05
回 7楼(余夕水) 的帖子
余夕水:三合堂谱记载:第一世  公总辖,伯伦公子,讳四十,宋季任总辖官。这个记载应该是有根据的,考虑到自元朝占领江西(1275年)至鄱阳湖大战(1363年)只有88年,我推断:余四十生于南 .. (2011-09-10 00:06)
-6X+:r`>u  
一派胡言,先人生卒岂容尔等造次, (\wV)c9  
7 9k+R9m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