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9阅读
  • 44回复

我祖“总辖公”是元朝人,不是在黄州起兵反元的“余总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夕水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9-02
在真一公余庆堂余胜武先生发的帖子《岳西(潜山)余氏宗谱序》中有一篇《皇明古皖重修宗谱序》: R!%nzL@e&`  
        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八月,我太祖(朱元璋)败陈友谅之兵于彭蠡之滨,时鄱阳瓦屑坝戎马生郊,靡所定处,而余之真一公兄弟六人避兵来皖,遇异人遥相谓曰:“遇清则安,遇河则居,遇茆则藏,永奉蒸尝”,此莫知云何。已而,游潜(潜山),喜其山环水绕,地土僻沃,曰:此境可以居我辈矣!自是真一公居罗源山之西河,继徙怀(怀宁县)之徐山洙流河;真二公居龙山槎水河;真三公迁霍山之黄梅河;真四公迁桐(桐城)之白兔河,公携季子往;其长子元吉仍居潜邑南之古河,次子初志仍居潜邑北之白虎河;真五公徙太(太湖县)之银河;真六公居潜之羊角河;仙人讖语曰逢河则居,其谓此乎? t|$ jgM  
         迄今子孙蔓延,涣居四方者凡一十四世,不召不相见,不问不知名,苟族谱不修,则婚姻死葬不相往来,类聚分不相别白,何以■■九族,念兹厥初哉? gLB(A\yG  
       兹乡饮介宾雪山千镜公博学多闻,终日以尊祖敬宗为念,与春泉、华毕、济轩、富积等修辑家乘,请正于鸿,因相与参互考订,作为世谱,虽有鄱阳故碟,自周至宋,自宋至元,世次甚详,不敢远摭。今则仅录其序,不录其系。惟自可知者以真一公昆季六人为始迁之祖,自世系之外,仍为璇玑分合之图,分之为五支,合之为一族;庶展卷披览,而远近亲疏了然易见,各房之璇玑,仍各详其所亲,各系其所出;如此则上同其始祖,而九族之义备,如此则子孙虽多而不乱,世传虽远而无穷,此四作璇玑图之简易,使览而非若世系之浩瀚,所以编观而尽识也。书此以为序, `^Vd*  
       时  明万历丙戌春三月既望 I@MG ?ZQ  
                             邑庠平冈王鸿撰 c1"wS*u  
明万历丙戌年即西元1586年,距鄱阳湖之战(1363年)223年,这个记载应该是可信的,与我搜集的材料基本吻合。 3)y1q>CQf  
s`jlE|jtN  
现在可以确定:我祖“总辖公”是元朝人,不是在黄州起兵反元的“余总辖”。 2n,z`(=  
Hw o _;fV  
LN|(Z*  
[ 此帖被余夕水在2011-09-09 22:43重新编辑 ]
2条评分金钱+5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2013-02-22
余雄彬 金钱 +5 谢谢提供资料! 2011-09-02
离线余冲16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9-02
如果总辖不是官职,你的解释可以行得通,总辖.宋代军职。总提辖的省称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9-04
“总辖”是国家编制之外的 非 常设 低级 军官
“总辖”是个什么官? t%y i3  
新华词典的解释  总辖:宋代军职,总提辖的省称。提辖:官名。宋代州郡多设置提辖,或由守臣兼任,专管统辖军队,训练教阅﹑督捕盗贼。在《宋代官制辞典》中既无“总辖”,也没有“提辖”、“总提辖”这一官职。 1Uah IePf  
在《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吕宗力编)中也没有“总辖”、“总提辖”。但是有“提辖”和“提辖兵马捉贼事”。 aYtW!+#  
“提辖”:官名。1.北宋州郡有提辖兵甲官,多由知州兼任,掌统辖州兵、训练校阅、维持治安。2.南宋榷货务都茶场﹑杂买务、杂卖务﹑文思院﹑左藏东西库主管官,合称“四辖”,皆简称提辖。“提辖兵马捉贼事”:官名,北宋真宗咸平四年于益州、梓州、利州夔州置,皆宜知州兼任,职掌与(钅今)辖略同。 fHuWBC_YO  
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提辖:宋代一路或一州所置的武官,为“提辖兵甲盗贼公事”的简称。主管本区军队训练,督捕盗贼等职务。略相当于现代军衔“少尉排长” 或“三级警司”。也有网站说:“编制在30人上下,应相当于现在的排长或武警中队长”。 #T>pu/EQX_  
),,0T/69+9  
《宋史》和《元史》记载的总辖官 N7q6pBA"E  
宋史 本纪第32    高宗九:   甲午,武钜遣乡兵总辖杜隐等复嵩州。 ?wIw$p>wT  
宋史 本纪第40    宁宗四:京东总管李全自楚州、忠义总辖季先自涟水军各引兵来援,金人乃解去。 Qdy/KL1]  
宋史 本纪第41    理宗一:雄边军统制、总辖范胜、谷汝砺等诛逆著劳,各官五转,...。 r.]IGE|  
宋史  本纪第46    度宗:乙卯,知房州李鉴调权竹山县王国材、统制熊权、总辖马宗明,战落马坪、白羊山,...。 }?CKE<#%  
宋史  列传第236  李全:癸卯,遣总辖韩亮、戚永升率多桨船及民船四百入射阳湖,击贼于谕口。 I 'ha=PeVn  
宋史  列传第255  蛮夷四:蓄卜连年入寇,皆青羌曳失索助之,守臣袁冉遣安静砦总辖杜轸招降之。 gP!k[E ,Q8  
元史  本纪第10   世祖七:庚戌,东川副都元帅张德润大败涪州兵,斩州将王明及其子忠训、总辖韩文广、张遇春 b-J6{=k^  
元史  列传第48   杨大渊:宋开州守将鲜汝忠邀遮归路,与战败之,获总辖秦兴祖、谭友孙 CE4Kc33OU|  
元史  列传第52   齐秉节:时黄州复叛,令秉节往讨,斩余总辖于阵。 (Kw%fJT  
        这些人在史书中均无传记,说明他们的职位较低。另据王曾瑜著《宋朝兵制初探》一书考证 [KEw5-=i@  
       南宋初,有些乡兵已设总辖,如建炎时的忠义巡社,曾规定设都总辖和副都总辖(《宋会要辑稿》兵2之51)。直到南宋中期,仍有“义军总辖、总首之类”(《翠微北征录》卷1《平戎—卜策·恩威》)。后来,一部分新军也设置总辖一官,如有“雄边军统制、总辖范胜、谷汝砺等”(《宋史》卷41《理宗纪》),“濠州总辖樊显战没洛阳”(《许国公奏议》卷2《奏申论安丰军诸将功赏》)。估计总辖的差遣,最早可能是在一些由乡兵升格为正规军的新军中,因沿用旧制而设。 0<Rq  
《宋会要辑稿》兵二/乡兵/忠义巡社 MZ^(BOe_  
      ......其坊郭民户巡社,并依乡村巡社法施行,并以忠义强壮为名。仍各供申户部左曹置籍。一、忠义强壮巡社,令自相团结,每一十人为一甲,互相保识。每一甲内推择一名为甲长。每五甲为一队,有马者别为队,并注籍。于本队内推择一名为队长。每四队为一部,于本部内推择一名为部长。每五部为一社,于本社内推择二人,内上名为社长,次名为副社长。每五社为一都社,于内推择二人,内上名为都社正,次名为副都社正。若及两都社,谓及一万人以上者。社内推择首领为忠义强壮巡社都总辖,副首领为副都总辖。... k4J Tc2b  
^aqBL  
g9F?j  
gS!zaD7Nr  
[ 此帖被余夕水在2012-07-28 22:14重新编辑 ]
离线余冲16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9-08
灊山余氏宗谱 姓  氏:余氏 M<P8u`)>4H  
堂  号:笃亲堂 QSOG(}w  
出 版 地:安徽灊山 9^@)R ED  
出版时间:民国20年(1931) e/}4Pt  
版  本:木活字本 $dG:29w  
纂 修 者:余际泰等纂修 I:("f+ H  
册  数:0册 'UM *7  
加入收藏本家谱目前只收入条目名称,资料来源:中国书网。 祖    先始迁祖:余侍辅  元、余俊辅  元、余良辅  元、余四十  元 d0;?GQYn:  
分迁祖:余真二  元 4eJR=h1  
提    要始祖四十公,宋元之际为武职,卒于官,其六子同负父骸由鄱阳迁葬飅山。次子真二为本支祖,初居飅山天堂,後迁槎水坂,复迁乌石。真二生良辅、俊辅、侍辅三子,其後遂分良、俊、侍三股。卷二公文书(诰命、判牍等)、私文书(田契等),卷三至三十为三股世系。 KtGbpcS$f  
离线余冲16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9-08
国人修谱,喜欢把自己的祖先美化,官职夸大,甚至把他房名人纳入自己谱中。古时信息不通,情有可原,现在资讯发达,我们要面正史,综合家谱来考证我们历史真相
离线mryufeng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9-08
回 楼主(余夕水) 的帖子
不知道家门是否为铁改余的支系
离线余冲16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9-08
我们不是铁改余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9-10
三合堂谱记载:第一世  公总辖,伯伦公子,讳四十,宋季任总辖官。 c>bns/f  
这个记载应该是有根据的,考虑到自元朝占领江西(1275年)至鄱阳湖大战(1363年)只有88年,我推断:余四十生于南宋末年,年轻的时候曾担任“总辖”这一官职。现在担任“排长”的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干几年就升官了。余四十担任“总辖”应该也是这个年纪,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升官,宋朝就灭亡了,只好解职归田,娶妻生子。生孩子是很辛苦的工作,需要补充很多营养,如果母亲营养不良,易造成孩子夭折,而要生六个孩子尤其艰难。要想孩子个个都健康,必须间隔3年以上。连续生六个健康的孩子至少要18年时间。也就是说真一公比真六公至少大18岁。 Xi="gxp$%  
到1363年余氏兄弟避兵来皖时,真一公约七十多岁, 年龄再大就不可能完成一千多公里的“长征”;真六公约五十多岁。 如此推算:真一公大约生于1290年,真二公生于1293年,真三公生于1296年,真四公生于1300年,真五公生于1303年,真六公生于1306年。四十公娶了两房夫人,余真六很可能是后娘生的,出生时间还要晚一些。 & bTCTDZh  
如此推断: qd a 2  
四十公大约生于1250年,在宋朝生活了二十多年,当了几年“总辖”,在元朝生活了三十年以上,娶二妻生六子,卒于1310年以后,寿六十有余。 .fWy\ r0  
真二公生于1293年,至18岁时生长子良辅,那么良辅生于1311年,比小叔真六公只小几岁,当然是元朝人。
离线余冲16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9-10
卒于官,即还在任职时死去,并未解甲归田。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9-11
“始祖四十公,宋元之际为武职,卒于官......”一语出自《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 ?F05BS#)X  
笃亲堂民国20年族谱,我在上海图书馆里查阅过,但是不完整,缺少关键的《卷首》。 &qbEF3p^@  
既然没有《卷首》,图书馆工作人员从何处查到这个资料的?三合堂谱中就没有“卒于官”三个字。
如果余四十“卒于官”,那么余真六最晚出生于1275年前后,到1363年就八十多岁了,真一公一百多岁了,这么一帮耄耋老人如何行军一千多里,从鄱阳迁到潜山? 'ma X  
余卫国先生:您手中有没有这个谱牒?谱中是怎么记录的?谱中有没有真二公长子良辅出任河南南阳府太守一职的记载? /"e@rnn  
[ 此帖被余夕水在2011-09-13 14:03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